现实点:真正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人,但不是你的“枕边人”
原标题:现实点:真正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人,但不是你的“枕边人”
作者丨同羽

昨天晚上,一个女生和我聊天,她对于自己一直单身感到困惑。
她是这样说的:“我感觉自己条件并不差啊,有个子,有身高,有学历,工作也不错,编制内,原生家庭也不差,父母也给我买了房子。我还会做饭,感觉自己格也蛮好,怎么就是找不到对象呢?我一直都没谈过恋爱。”
这个女生,现在的年纪是28岁。
我听完以后,问她:“你的要求是什么呢?”
她说:“身高长相没有明确要求,学历和我一样,本科就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原生家庭和睦,我希望他是一个阳光正能量的人。”
说实话,如果她真是这个要求,应该前些年就已经找到了,不至于说一直母胎单身。
于是,我继续问:“你应该还有隐形的要求吧?”

她终于说:“是的,我感觉自己对待爱情有着很多幻想吧,我想找一个特别懂我,理解我的人,就是灵魂伴侣那种状态吧。”
哎,听罢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又是一个陷入灵魂伴侣的框架,导致自己的恋爱观不那么现实的人。
之所以用“又”这个字,是因为大致相同的情况,我已经见过不少。前两个月还有一个男生和我倾诉,说他想找灵魂伴侣,结果找到了35岁还没找到,如今也迷茫了。说个实在话,这个男生的条件很好,身高长相学历家境基本都没什么短板,属于现在相亲市场上很多人形容的“六边形战士”,就是各方面都均衡发展。
尤其如今到了35岁的年纪,他的经济实力已经很强,更是不愿意妥协,但寻找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理想中的那个人,他的心里也免不得有所怀疑:我理想中的灵魂伴侣,真的存在吗?

这要怎么说呢,我认为不能说绝对不存在,虽然我在生活中,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没有找到灵魂伴侣,大家最终在一起的原因基本如下:在不讨厌彼此的前提下,衡量现实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感情,自然而然就走到了婚姻的地步。
要说结婚以后有多么深刻的感情,不至于,但你要说心里真的没对方吗?肯定也不是。
平时的生活中,两个人基本的关心和妥协,肯定还是有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所以这段婚姻关系才能继续下去。
但世界很大,肯定还是有人遇到了心中的灵魂伴侣,只是这个概率真的太小了,更遑论有些人以为的灵魂伴侣,只是自认为的而已——因为自己深爱对方,所以自然把其视为灵魂伴侣,但对方是不是真的如此,她自己应该并不清楚真实答案。
人嘛,有时活得糊涂一点,也并不是绝对的坏事。

我以前也是那种要找灵魂伴侣的人,我他能很懂我,很理解我,希望他能看穿我所有伪装下的情绪,明白我内心真实的脆弱,同时我希望他能保护我,一直真心爱我。
年轻的时候,我并不怀疑自己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并且自己也经历过爱情以后,我的恋爱观也终于彻底落地——所谓的灵魂伴侣,更多是自己塑造的爱情牢笼。
说白了就是,这个理想中的灵魂伴侣,是我根据自己内心真实的诉求,在幻想中打造的一个人而已。
要想他出现在真实生活中,这个概率太难了。
毕竟现实是拼不过想象的,想象可以无敌。
现实点吧,真正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人,但不是你的“枕边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唯一的灵魂伴侣只能是你自己。

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因为你能够和自己心里进行最真实的对话,你明白自己要什么,但要想别人明白,就算你把自己的诉求一一摆出来,他人都不一定能够感同身受。
人与人之间,在成长环境中的一丁点不同,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千差万别。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你要想对方彻底理解你的话,那么至少对方需要做到的一点是——其真的完全复制你的成长环境。
事实上光是这一点就绝对不可能了。
在亲密关系里,能够最大程度上地做到有同理心,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其实就已然是真爱的一种体现,要是你再想要得过多,基本就是在自我为难。
你绝对会困囿于现实。
因为你发现自己不管如何寻觅,不管用了多少年,始终都寻不到这个人。

所以,那些把灵魂伴侣作为寻找要求的人,找不到真的再为正常不过,不是那个人不出现,而是你的期待原本就充满了诸多不可能因素。
说到底,大家都是普通人,你的灵魂有趣,有时不过是你自认为的而已,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普通,说得再为扎心一点,就是你的灵魂本就平庸,可能压根没那么值得共鸣。
这个世界上的多数爱,最终讲究的都不是你要懂我,你要和我一样,你要明白我的想法,而是和而不同,大致来说就是:虽然我们之间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你身上有我欣赏的优点,我会因为这份欣赏去包容你的缺点,彼此都进行相应的妥协,磨合,最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然后在相处的时光里,慢慢把这份爱不断升华下去,都变得更加笃定。
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责任和牵挂等其它情绪,甚至在婚姻关系里,还会有利益的作用,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往往一段关系到了最后,真正纯粹的爱是很少的,大家都是爱和利益掺杂其中,裹挟着前行。
看清了这些现实,你才适合走进婚姻,不然的话你会很容易失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