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痴迷赚大钱屡败屡战,现在全家无处安身,我该离婚吗”?
原标题:“丈夫痴迷赚大钱屡败屡战,现在全家无处安身,我该离婚吗”?
导语: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话放在感情里也是一样。明显的伤害可以防范,隐藏的、被包装的伤害却不易察觉。而我们需要格外警惕的,正是这一类爱的魔咒。
肖琳今年40岁,有丈夫有孩子,却无处安身。
肖琳家原本在市区有套大房子,是当初结婚时双方父母帮忙买的。后来丈夫痴迷创业赚大钱,拿房子做了贷款抵押,结果生意失败,房子没了。
肖琳至今还记得被迫搬离的情景,那天下着雨,初冬的寒意把女儿冻得嘴唇乌青……这场雨在肖琳心里扎了根,现在说起来眼泪仍然止不住。
双方父母于心不忍,再次伸出援手,帮着他们在郊区买了个小户型,这才算又有了一个家。肖琳是个温柔传统的女人,看着因为生意焦头烂额的丈夫也不忍心再责备,还安慰他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房子大小不重要。你去找份工作,咱们踏踏实实的干,不愁日子过不好。”
可是丈夫一口回绝了,他准备东山再起。丈夫握着肖琳的手,满眼含泪:“老婆,你放心,我一定要赚到大钱,让你过上好日子,要比所有女人都活得脸上有光!”肖琳说我不在乎跟别人比怎么样,我只要一家人安定生活就好。但是丈夫却像着了魔,拉都拉不住。

丈夫二次创业,很快又血本无归。这次投入全是他背着肖琳借的外债,生意陪了钱不能不还,二人只好把这套小房子卖掉了。一家三口再次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
没办法,丈夫只好带着妻儿回爸妈家借住。爸妈跟哥嫂一处生活,哥嫂原本就对父母资助肖琳一家颇有怨言,这次家里凭空多了三口人,心里更加不满。肖琳寄人篱下,风言冷语只能默默咽下,到了夜深,一个人拿被子蒙住头不敢出声地偷偷哭。
日子总要过下去。肖琳把女儿送去住校,自己打两份工,一心想赶紧攒钱租房子搬出去住。肖琳再次苦劝丈夫去找份工作,老老实实地赚钱养家。
丈夫闻听此言,立刻一把抱住了肖琳,语带哽咽地说:“老婆,你再信我一次,我一定能赚到大钱!靠打工哪天能发财啊?老婆,我都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啊!”
肖琳丈夫仍然一意孤行,据说又看好了一个新项目,正在四处找人借钱。肖琳闻听胆战心惊,她实在受够了这种居无定所四处欠债的日子,心里第一次有了想离婚的念头。可是转念想想,丈夫除了痴迷赚大钱之外,对自己确实不错,而且像他说的,这也是“为了我好”;可如果不离开,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究竟该怎么办呢?”肖琳陷入了无法抉择的困境之中。
肖琳家庭如今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01过度沉迷,是一种性格缺陷
肖琳的丈夫疯狂地想要赚大钱,说是为了让全家过上让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为此即使受苦受累、赔钱卖房也在所不惜。貌似很感人,可是我们把这种疯狂的行为替换一个词:赌,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与其说肖琳丈夫是在为了爱苦苦打拼,不如说他是克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屡战屡败的事实证明,他并不具备做生意的才能,或者说创业的时机还不成熟。他需要做的是踏实工作,勤奋积累,无论是财富还是经验。
他一次次的疯狂尝试,显然是被一夜暴富的幻想迷失了心智;这幻想令他不甘心,所以拽上全家跟他一起赌。这种沉迷,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02什么是真正的“为你好”
”我都是为了你好“,简直是一句爱的魔咒,我们在各种背景下都时常能听到。可是,什么才是真的”为你好“呢?
真正的“为你好”,前提必然是尊重,尊重对方的真实意愿。给我我想要的,而不是你想给或者你以为我想要的。这才是真正的”为我好''。肖琳想要的是什么?她从来没有奢求大富大贵,一家人整整齐齐平稳安定,那就是她想要的岁月静好,而不是丈夫口中的“为你好”。
虽然你要的是A,但我就是要给你C,而且你还必须接受。这就是肖琳丈夫“为你好”的逻辑。所以他才会罔顾肖琳的心愿,把妻儿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置之度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他那个赚大钱发大财的荒唐梦想。

03警惕“以爱为名”
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上天给予人类的珍贵礼物。正因如此,才有人会扛着“爱”这面闪闪发光的大旗,以爱为名,把各种欲望包装成动人的爱情。
而这,正是我们要格外警惕的地方。那些显性的,比如滥情,比如暴力、欺骗……都容易被人识别,而那些被巧妙包装的危险却令人难以分辨。
如何区分?说来也简单。看这段爱情与你的真实需求有多少吻合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V连岳也说过:什么是爱?爱是给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爱将不存在。能力范围内让妻儿生活安定,至少满足基本的生活水准,这才是一个男人的爱与担当。
肖琳丈夫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或刻意或潜意识里去忽略妻儿的基本需求,不断将家庭带入困境,让妻子备受煎熬。这不是真爱,而是”以爱为名“的一种洗脑。
肖琳应该做的是,不要再被”我都是因为爱你“所绑架,尊重自己的内心,果断说出并坚持自己的需求。
04写在最后
肖琳丈夫一直在反复说,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家庭,希望妻子理解自己的“爱”。孰不知真正的爱既要互相迁就,也要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