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离婚的夫妻,谁越“亏心”,谁的后半生越凄凉
原标题:中年离婚的夫妻,谁越“亏心”,谁的后半生越凄凉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积攒的情分终究要为老年生活买单,这是婚姻的归宿。
于是有的夫妻恩爱如初,有的夫妻相见两恶,有的夫妻则凑合度日,而不同的结果在最需要陪伴的阶段全方位呈现,让过得不如意之人悔恨以前的所作所为。
但千金难买早知道,哪怕被无数过来人提醒安顿,无所谓的人依旧我行我素,甚至隐隐有些不屑,觉得自己现在能把对方牢牢的拿捏,担心什么以后。
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盲目自信,让他们在婚姻里各种作贱,半分余地都没留。
其实要是搭伙过日子的凑合好歹能有个伴儿,或趁年轻离了再婚还能培养点感情基础,可拖到中年离了婚,很多事都会变得复杂不易。
而好聚好散尚且能留住点底气,一旦胡作非为的闹离婚,会和孩子亲人背道而驰,因此到了中年离婚的夫妻,谁越“亏心”,谁的后半生越凄凉。

杨琴嫁给孙涛后,经历过婆婆小姑子各式各样的刁难,比如饭做不好吃婆婆摔筷子;饼烙不好小姑子能冷嘲热讽一天;怀了孕照样做一大家子的饭;月子里没人照顾自己熬加吃了一个月小米粥;还总被恶人先告状挑拨夫妻俩的关系……
反正在一起过得那五年,婆婆小姑子没一个善茬,什么月子仇、不带孩子的仇与往日磋磨的手段相比根本都不算回事。
所以盼着分了家后,她撺掇着丈夫举家去外地打拼。那段日子虽然一贫如洗且过得又苦又累,可心里有盼头让她一直咬牙坚持。
生活确实不会亏待努力的人,艰难的熬了十余年,他们的小日子渐渐过得有声有色,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好。
但她怎么也想不通吃苦受累的生活都挺了过来,为什么日子有了起色家反倒被颠散了。

不知道孙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她离了心,只记得他那几年的所作所为。而夫妻俩的感情被撕开了一个小口子,由钱引起。
孙涛给父母兄弟姐妹借钱,别说商量连提一声都不,她心里的气火冒三丈但碍于都是一家就硬生生忍了,可让人寒心的是她父母生病住院,她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就被丈夫处处提防,被婆婆拐着弯骂天天吃白饭还想着扒外。
为此她第一次和男人大吵了一架,然等来的不是男人的愧疚认错而是理直气壮,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照顾老人轮不到她这个外嫁女。
生了嫌隙的口子在家庭矛盾中日益增长,她的一退再退,到头来成了软弱可欺。只不过这一切被具有弹性的忍耐不断包容,要不是孙涛出轨,这跟弹簧或许坚持到最后都不会断。
可惜孙涛没给机会,杨琴只好提前断了线,但为了孩子,她一直想法设法的拖着,即便让他拿捏着软肋耀武扬威得寸进尺。

婆家上下瞧不起她,在孩子面前风言风语,那几年娘仨抱团取暖,心拧成了一股绳。
杨琴替孩子图谋,孩子为母亲省心,于是忍辱负重到儿子结了婚,女儿嫁了人,四十五岁的她立即离婚。
这一转变,让所有人诧异。
因为杨琴是个标准的中国式妻子,在外吃苦耐劳,回家照顾老小家务全包,为了婚姻委曲求全,男人犯了错一忍再忍,现在突然的离婚,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不过在侧目了一下后,大家又掉头看她笑话,毕竟女人上了年龄离婚,再嫁也不会好到哪去,以后的日子远远比男人过得艰难。
但离婚三年,本该落魄的杨琴容光焕发,整个人都年轻了五岁,潇洒无畏的孙涛被被生活折磨的就剩了后悔。
原因有二,一是儿女都向着没过错的母亲,对杨琴孝顺照顾,对孙涛仅是面子情分。
二是孙涛娶了出轨的那个女人,但她并不适合过日子。家务活懒得做,经常和婆婆闹,两个人还逼着他二选一,把好好的家折腾的乌烟瘴气,加上孩子与他生疏,整个人苦哈哈的。
而杨琴除了工作,还会约上几个朋友出去旅游,买以前舍不得买的衣服,看从未看过的电影,周末会与两个孩子一起聚餐。

短期内的差别已经有了明显差异,时间一长,只会更加不好过,甚至面临凄凉的晚年。
可见到了中年要离异的夫妻,谁“亏心”,谁的晚年不好过,这和经常说的善恶有别难逃一劫恰是一个理。
当你在年轻时肆意挥霍对方的付出,让炽热的心冷却,忍耐不了会不计后果的离婚,为了孩子会坚持到他们长大。
前者离了好歹恨意会随着时间淡化,后者加剧了痛苦留下的后患就过渡到了晚年,尤其是孩子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对错面前自然偏向了对的人。
而且你失去了对你好的人,对方离开了糟糕的人,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损失大的人本就讨不了好。
于是在种种因素成倍叠加下,亏了良心做错的人就要承担起酿造的后果。轻则,儿女一视同仁,父母站在你这边,重则,失去了孩子,又要被父母责怪。
有句话说二婚夫妻喂不饱,那么到了中年再婚的夫妻纯粹是不尽兴有防备的搭伙过日子,所以何苦为了一己私欲离开同甘共苦的枕边人,给晚年留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