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8子女照应下的养老,告诉我们养儿该否养老
原标题:85岁老人,8子女照应下的养老,告诉我们养儿该否养老

01
养老话题千遍一律,养老的内容却千姿百态。看过太多养老问题,有一个种思维从未改变。
那就是,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不只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情感关系的处理问题。
情到了,关系到位了,还差钱吗?
所以说,归根结底,养儿就是用来养老的。如果孩子靠不住,钱也有不靠谱的时候,外人,你想都别想。
评价对比,哪个最能靠得住呢?
其实,这个“靠”字,不是人老了就非往儿女身上贴,反过来说,儿女主动照应父母,意思不就彻底改变成:我不养生养我的爹妈,谁来养?
挑挑别的人选,七大姑八大姨?
那肯定是错的。

02
我跟老伴都80多岁了,我还算身体硬朗,就是眼睛模糊的厉害。老太婆就很不幸了,去年12月份,不小心摔了一跤,动骨头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几个月,老太婆就躺床上了。
我跟老伴生育8个儿女。两个儿子,六个女儿。他们大都各自成家,不管生活好与坏,做为父母的我们,也算完成了一项大任务。
吃苦享福,那是他们的造化,各有天命。
只是,我这个小儿子,总有些不尽人如意。眉头爬满皱纹,还是没讨着一个老婆。
当年,我们全家都在山上,后来,儿女们慢慢走下大山,在下面造房安家,生活,日子过的比山上方便多了。
唯独我老两口和小儿子,由于在山上生活习惯了,不愿意动身下山。小儿子没能成家,整天唉声叹气,内心郁闷,我跟老伴也不敢多说话。
我们一家三口的日子倒也平静。逢年过节,山下的儿女们也会过来看看我们。
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去了,直到老伴摔伤,一向相依为命的小儿子,说跟大哥商量好了,送我们到他家去。
想想老伴的身体,我不能照顾她,小儿子也不会照顾。或许到大儿子家会比在自己家强。
就这样,我跟老伴没做争执,就去了大儿子家。
大儿子家不富裕,而且家庭情况也不顺利。
唯一的大孙子29岁娶媳妇成家,在我们这个地方,已经是相当晚的结婚年龄了,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娶不上媳妇的年龄。
好歹大孙子结婚了,而且,几年内,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娃。按理说,儿孙满堂,大儿子日子也该顺顺当当了。
谁知道,大孙子竟然患了癫痫病,还有低血压,没过几年,孙媳妇就跟他离婚了,撇下两个孩子,令人伤心。
大孙子感情上受创,精神状态很不好,幸好他要求出去打工。大儿子和媳妇怕他闷个三长两短,就没阻止他,任他到外面打工去了。
不图他挣几个钱,只要精神上平平安安就好。
大儿子也在外挣点钱,但年龄大了,又做不了大活重活。
他结婚后,儿媳妇是管家一把手,儿子就甩手了。
所以,一大家子的问题,全落到儿媳妇一个人身上。
照顾小的,护理老的。还有家禽田地。大儿媳也不年轻了,每天一堆事,人疲惫到不行。
好在她个性强,吃苦耐劳,要不然,大儿子这个家就塌了。
自从我跟老伴到大儿子家后,得到她几个月的悉心照应。
我承认大儿媳妇对我们老两口不错,不像我们在山上,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处处事事都得自己操心。
来到大儿子家,衣服不用洗了,饭也不用做了,大儿媳做好饭,我们只管吃。
渐渐的,大儿媳开始有怨言了。不是对我跟老太婆,是对小儿子。
她总是在外说三道四。说小儿子不要我们了,说老太婆受伤了,不能动了,才找她伺候。
听到这话我就很生气。
我们跟小儿子生活那么多年,平日里,也是他照应我们老两口啊。怎么就能说他不孝敬了呢?
他到现在没能成个家,如今一个人在山上生活,养了几只羊,成日里就是放羊。
他也没有不要我跟老伴啊,就是他放羊没有时间过来看我们,他走了,那些羊怎么办?
大儿媳妇就是不依不饶。在家里对我跟老太婆没什么,该给吃给吃,该给穿给穿,就是有情绪。

03
想起小儿子就心疼,他以后老了可怎么办啊?
我跟老伴每月有几百块的低保。我们老两口怎么说还有这么几个儿女,不管他们对我们怎样,总不会让我们活着挨饿,死了无处抛尸。可这小儿子,谁管他呢?
另外几个儿女自己家都没过明白呢。
我跟老伴有时候就担心小儿子,整夜失眠。自从老伴摔伤之后,我就劝她:“别想那么多了,咱还是顾自己吧。自己都顾不了,哪能管得上别人呢?”
老太婆心领神会。大儿媳妇也不容易,自己一身病,还在操心这老老小小一家。
但是我们又能怎样呢?我老眼浑浊,看不清楚,也想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老伴还能活着陪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儿子们不同意啊,他们各有各的争法。
大儿媳妇说,我们对待她不公平。手里有个10000块的积蓄,就借给她1000块盖房子。给女儿三千五千的。而且还有10000块是在大女儿手里存着的,被儿子又拿走5000块。那是小儿子拿去买羊用的。她心里不舒服,有疙瘩。
如今跟老伴来她这里几个月了,我们的低保应该让她拿着。
那本来就没几个钱。上次一共700多块,我自己留300,给老伴150,方便谁来看她,招待客人。给大儿媳300,她还不愿意,总以为还有钱在小儿子手里。
小儿子放羊养鸡喂鹅,自己攒点钱。我的钱自然都是我带着,可大儿媳妇就是不相信。
低保钱给她了,又说,她照顾两个老人,其他儿女不管不问,多少也都出点钱,算是尽一份孝心。
大儿媳妇希望小儿子哪怕掏出几十块百多块也行。被小儿子一口拒绝。
在我们这个地方,老人就该儿子养,闺女是客。
他俩不合,我俩的日子咋过?
大儿媳妇总认为她一个人照顾我们老两口,不应该。就四处找人协调。可这也造成其他儿女们怀疑,她这样照顾我跟老伴,就是为了图我那点低保金。
协调来协调去,不还是他哥俩的事儿?你还指望女儿女婿?
不过,二女婿还出过主意,他认为哥俩照应老人是很应该的事,不能你的我的分的太清,实在不行,一家一个。
一家一个?这话说的是不是太残忍了。我跟老太婆怎么能分开?我们活到这把年纪,图的就是老来伴。除了老伴,谁能像她一样陪我呢?除了我不能照顾她,谁又能像我一样,陪着她呢?
大儿媳妇好是好,儿子都不如她。但那毕竟是儿媳妇。
儿子好是好,但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们不得已牵绊儿女,但更能彼此陪伴的是老伴儿啊。
我还能用轮椅推着她,出去看看天空的白云,看见花开花落。看看一年四季的更替。我们还能说说话,还能回忆孩子们小时候的日子。
老了,谁能告诉我图啥?
我的孩子们还算不错,大儿媳任劳任怨,虽然也有情绪,那不也正常吗?
人活这把年纪,识人不识心,就白活了。
大儿子憨厚,实诚。
小儿子也不善言词。他孤家寡人一个,让我们做父母的怎么想,都觉得心疼。
最后啊,我们老两口的事情,是这样处理的:我们愿意在大儿子家生活,大儿媳确实好。把我们照顾的也好。
大儿媳是真图我那几个钱吗?她说是生小儿子和女儿们的气。
小儿子说,是大嫂说话的态度让他接受不了。
他们都没有图钱。
大儿子和儿媳妇愿意我跟老伴在这里生活到老。
但是其他儿女不能都彻底放手,不管不问。
而且大儿媳希望小儿子每周哪怕每个月来这里看望一次。小儿说,太勤了羊怎么办?三个月。
我跟老伴满足了,还能怎样?

@紫晴(伏笔无痕)
养儿应该防老。
自己孩子不养父母,是不是真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仔细想想养老人委实那么难吗?
如果有你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他们。照顾他们生活起居不也是顺手的事?
如果,勤快一点,不把辛苦当作过不去的坎儿。乐观一些,想想老父老母还能生存几日呢?想着如何让他们幸福,怕也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吧。
总有一些段子在说养儿防老的观念是错误的。要靠钱。
问题是,有退休金,或者低保的老人还是一部分吧,那农村的大部分老人怎么办?
就算是有了钱,老人生病住院,养病,这部分花费,再加上儿女们没空照顾,请保姆护工。那这两笔费用,长期算来也不少吧。
另外,天堂之乐,绕膝之福,充分说明,人到老了,会渴望孩子们的守护。这是一份真情共享。
但是,无奈的叹息,当今社会就是这样,年轻人压力大,亲情不得已与利益挂钩。
问题是,钱可以表达情意,却无法化作儿女绕膝的温暖。
本故事还算有些温暖之意,农家孩子,不能期望有多高的觉悟,他们能做到把老双亲留在自己身边照顾吃喝拉撒,哪怕平日里吵吵架,斗斗嘴,日子还是过的有阳光的温暖。
是不是,比有钱人家的父母,更充满人情味?因为那些老人,自身优秀,把儿女也培养的非常优秀,送到国外念书工作生活。
最后呢?老伴去世一个,独守老人蹒跚的背影,充满凄惶。黄昏的光线拉长他们的影子,踽踽独行中,洒满凄楚,孤独,无奈,还有伤心的失落无助。
你想做哪种老人呢?

关注❤我,遇见通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