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会战有多激烈?8万日军惨败湘西,为求生挥舞白旗,跪地求饶
原标题:湘西会战有多激烈?8万日军惨败湘西,为求生挥舞白旗,跪地求饶
书接上回,我们把目光放在日军的中路。
担任中路主力的是日军116师团,116师团是一个极为精锐的甲种师团,抗日战争后期更是侵华日军顶梁柱的存在。116师团分三路出击,企图将驻守芙蓉山的国军合围。
第一路日军于112月17日偷渡资水,突袭国军芙蓉山主阵地,同时派出1000余人从侧面迂回到桃花坪。桃花坪附近的中国守军只有1个连,但该连毫不畏惧,与十倍于己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拖延了日军三天时间。
芙蓉山的外围阵地岩口铺,也遭到了日军的猛攻,守卫此处的只有19师57团3营9连,但幸运的是,这里能得到国军主阵地的炮火支援。9连190多名官兵与数千日军展开激战,居然奇迹般地坚守岩口铺整整12天,以牺牲不到20人的代价击毙190名日军。

进攻芙蓉山的日军133联队,再加上山炮工兵联队的助战,始终无法突破国军一个半团驻守的外围阵地。日军惊呼:“对面全是美械装备,火力太猛了”。
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国军已与开战之初有了天壤之别。国军斗志旺盛、粮弹充足、火力强大,日军每占领一处,便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急袭,在国军外围阵地前连脚都站不稳,更不要提突破主阵地了。
日军又开始想歪主意,120联队绕过了重兵布防的芙蓉山,偷袭了洞口镇。国军守军没有准备,洞口镇被日军攻陷,但国军很快在外围组织大量部队,将120联队包围。
116师团的第二路是109联队。该联队同样攻不动芙蓉山,只能奉命转进到隆回司一带,进攻第100军19师。但日军没想到,这里正是国军兵力最充裕的地区,19师派一个团在炮火掩护下正面推进,一个团从侧后迂回,很快打得日军阵型大乱,109联队开始退守高地。
国军时期正盛,火炮无法展开,国军便组织敢死队打白刃战,19师56团团长刘光宇亲自带队冲杀,国军士兵冲上日军高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日军不敌,被国军占领了所有高地。
随后,100军51师采用美式战法乘胜追击:先用重炮轰击、再用步兵冲锋,同时使用迫击炮精确打击日军防守火力点。交战仅仅一天,109联队就被51师打败,退到山区。

战与退?
从112月初到112月下旬,中日军队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激战了20多个昼夜。日军投入了在湖南的所有可用部队,最远推进距离也不到30公里,三路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位于战线最前方的116师团主力,还面临着被国军包围的态势。
而国军只动用了部分一线部队,大量正规军和预备役还没有投入使用。国军第四方面军参谋长认为,日军的攻势已经停止,主力被中国军队打败,国军应立即投入预备役,在日军撤退前将其全歼,很快,总指挥何应钦就批准了这一计划。
与此同时,日军内部也在对是否撤军争论不休。日军两个师团长致电冈村宁次,要求终止作战计划。理由是:日军左翼右翼已经遭遇惨败,中路日军也没有取得实际性进展,反而即将被围。而且国军防线难以撼动,日军各部损失惨重,在空军和游击队的打击下,士兵毫无斗志,在此无益不如早撤。
但日军总部对撤退计划不予批准。

在日军的中路主力中,109联队在龙潭陷入包围,133联队为躲避美空军轰炸,不停地绕道山间小路,人员始终无法有效集结,120联队攻下洞口后进攻受阻,无法前进。于是,116师团调整部署,命令133联队和120联队向109联队靠拢,日军还调来了一个重炮大队,企图在正面打开局面。
但国军手握诸多优势,对日军的行动了如指掌。133联队、120联队以及重炮大队多次试图靠近109联队,都被中国守军阻击下来。
112月2日,中国军队全线出击。
在南路,27集团军第5师和第44师对日军发起强攻,日军第58旅团拼命抵抗。5师和44师不是美械装备,对比日军没有火力优势,于是两个师决定采用近战。5师副师长邱行湘亲自带领突击队,在当地民众的带领下悄悄绕到了日军主阵地侧后,突击队突入58旅团指挥部,当场打死上百名军官,58旅团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随后,突击队突入敌人炮兵阵地,日军阵脚大乱,正面军队趁机强攻,58旅团全线溃败,士兵纷纷扔下武器辎重逃命。
驻守新宁的日军第34师团见国军势大,拒绝出城救援58旅团,58旅团几乎被国军全歼。94军在歼灭58旅团残部后,又以重兵包围34师团,34师团架不住中国军队的猛攻,弃守新宁。自此,日军的南路攻势被中国军队瓦解。

日军中路的溃败
112月1日,日军中路军116师团的另外两个联队,试图与109联队汇合,但遭到了74军的节节阻击。74军57师170团在青岩打退了日军数十次冲锋,击毙日军1600余人,冈村宁次大为震惊,他突然意识到,这样打下去,116师团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他命令116师团全军撤退,但为时已晚。
得知日军动向后,王耀武果断命令胡琏的18军跟进,务必与74军一起截住116师团后路。同时,王耀武以100军为主攻,压迫孤军深入的116师团109联队。109联队被围十多天,伤亡超过70%,几乎弹尽粮绝,左右又等不来援军,只得固守在几个小山头山,承受着空军和重炮的打击。
100军两个师继续使用美式战法,重炮开路、步兵进攻、火箭筒迫击炮清除火力点。这种打法进展不快,但好在伤亡很小。112月13日,日军109联队主阵地被攻陷,其余各阵地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日军纷纷丢丢下武器各自逃生。经过几天漫山遍野的搜查,最终,109联队包括联队长泷寺保三郎在内,被中国军队全歼。
随后,100军回师合围116师团另外两个联队。日军120联队曾以重大伤亡的代价占领洞口、山门,可眼下日军兵败如山倒,两地的日军也不得不突围撤退。

负责堵截日军的74军58师,与洞口日军发生激战。18军也一路收复失地,兵锋直指山门。一旦攻下洞口、山门,116师团余部的退路将被完全封死,日军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派出主力部队与74军、18军交战,企图控制此地,让整个师团安全撤退。
112月10日,18军以猛烈的攻势进攻山门,山门日军抵挡不住,向116师团总部呼救。可眼下战场上哪还有友军,18军经过3天血战,成功剿灭日军,收复山门。
负责进攻洞口的74军则犯了一个严重失误。74军暂6师对上了日军精锐,双方激战一天,暂6师才勉强拿下外围阵地。王耀武决定让暂6师修整一天再发动总攻。
18军从山门日军的口中,得知了116师团全线撤退的消息,但日军抵抗较为顽强,18军对情报的准确程度不敢确定,没有通知74军。
就是这一天的时间,让74军错失了全歼日军的宝贵时机。当暂6师重新进攻洞口时,才发现日军主力早已撤走,日军3个工兵联队、2个步兵联队、2个炮兵联队外加1个骑兵联队,如同潮水一般向东方涌去。74军立即出动所有部队追击,芷江机场也出动35架飞机轰炸溃逃日军,但最终只歼灭了日军1000多人的殿后部队。
自此,日军中路主力彻底战败,余部全部撤出湘西战场。

国军抓获的日军俘虏
湘西会战中国军队取得大胜
中国军队节节胜利,北路的日军也很快遭受灭顶之灾。
112月12日,73军2个师围住了重广支队,赶来支援的18军也迂回到了日军后方,47师团一部果断撤退,卖掉了重广支队,该支队被中国军队团团包围。13日,芷江机场出动飞机对被围日军展开了猛烈轰炸,日军被炸得皮开肉绽,四散而逃。被打得没地方跑的日军,甚至跪在地上,向印着青天白日旗的飞机挥动白旗,企图让中国军队饶他们一命。
但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这支重广支队被中国军队全歼。
战至112月1日,日军三路大军全部撤回到会战前的地区,接近2个月的湘西会战落下了帷幕。
此战,日军10万人的部队被歼灭2.7万人(日方数据,中方统计为伤亡3.5万人),1个师团被重创,1个旅团4个联队被全歼,没有达到任何战略目的。中国军队则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重创湖南日军,缴获骡马辎重无数,牢牢地掌握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湘西会战以日军整个态势处于被动的情况下开始,以日军的溃败而告终。国军的胜利,有自身实力大涨和日军势力逐渐衰微的因素,但也离不开先守后攻的正确战术运用,以及湖南各界在人力物力上的鼎力支持。驻扎在芷江机场的国外空军、中美空军混合团,始终掌握着战场制空权,有效打击了日寇,支援了正面战场,同样功不可没。

日军在湘西会战中遭遇惨败,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正面战场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整个中国战场的日军,都陷入到混乱溃败的境地,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开始由防御转为反攻。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军队的大胜,国军在此战中,表现出了不同于抗战初期的精神和士气。即使在局部战场陷入劣势,官兵们仍英勇无畏、誓死抗争,给予了日寇沉重打击。
我们应永远记住这些为国捐躯的壮士,正如网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题: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网民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网民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