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对你好的人,多数不是真爱,你信吗
原标题:无条件对你好的人,多数不是真爱,你信吗
亦舒在《流金岁月》中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总有原因,哪有这么多无缘无故。”
是啊,这世上的感情,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朋友会对你友善,是因为你给予了他们陪伴与关爱;爱人会对你深情,是因为这份爱给了他愉悦。就连家人,也是在亲情的驱使下才牢牢拥抱在一起。
这些好,看似没有条件,其实都隐含着双方的期许。正是由于彼此在对方身上得到了想要的情感、价值、体验等,这段关系才变得牢不可破。只是这些要求往往体现在精神方面,不像金钱那般明显,我们才误以为别人都是那么“无私”而已。

人与人的交往是各方面的互换,只有自身具备他人想要的价值,才能吸引别人为你付出;唯有懂得他人的需求并及时回馈,才不至于让别人失望离开。
就像《流金岁月》中,朱锁锁对蒋南孙说:“舅母对我好,是因为父亲付给她很多津贴。但你母亲爱你,就没有原因。”
南孙答道:“那是因为我是个听话的女儿。”
纯粹如亲情,都包含着期待与被期待的因素,更何况其它感情呢?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这般伟大,又何必要求别人呢。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他人应该无条件对你好,那太难,也太不现实。如果有人总是说自己会无条件对你好,最好不要相信。因为他很可能是在骗你,如果你被这番虚伪打动,说不定会被辜负。
提醒女人,别去爱无条件对你好的人,未必是真爱。

别相信虚伪的甜言蜜语,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才能收获幸福
一个总是说自己有多无私,总是承诺会无条件爱你的人,往往深藏目的。要么,他想借此稳定你的情绪,掩盖真实想法。要么,他只是玩玩,说几句话哄你开心。如果因此感动不已,那么等到失去时,后悔的只有自己。
真正让爱情升温的,从来不是那些华丽的语言,而是细节里的一点一滴。真爱你的人不会时时将爱放在口中,只会将情意融在对你的关爱与陪伴里。与其听信他人频繁说出的情话,不如观察他的爱是否落到了实处。如此,才不会看错一个人。

爱情里的“目的”从来不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相反,这才是感情中“相互付出,相互抚慰”的真谛。而我们,也应该大大方方地面对这一现实。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一位女士与李海潮相亲未成,又恰好撞见贺梅来看望李海潮,于是便讥讽道:“怪不得跟我说不合适呢,男人啊,果真还是只看外表。”
这一番话瞬间贬低了李海潮,仿佛他只是一个见色起意的伪君子,而贺梅也只是靠美色赢得爱情。
可没想到,贺梅不但没有被激怒,反而非常冷静地说:“他啊,就是太老实,没看上眼,也不好意思说得太明白了,那不是太伤人了吗。你图他人好,他图我漂亮,都是图点什么,谁也不比谁高贵。”

很多时候,我们不肯承认爱情是有条件的,因为那会显得彼此太现实。殊不知,越是不肯面对,越说明自己不够坦荡。倒不如像贺梅这样大大方方地袒露心扉,起码问心无愧。
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说: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主要东西。
爱情,本身就是相互取悦的过程,你一定包含着对方期待的优势,而对方也必然符合你的一部分条件。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价值”,让彼此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进而在相处中形成长久的感情。
所以,因为“条件”爱人或者被爱才是现实。如果你还未邂逅真爱,不如努力提升自我“价值”,默默绽放,让别人闻着花香而来。如果你已经恋爱、结婚,不如放下无意义的幻想,及时回馈对方的深情。
没有人无缘无故对你好,无条件对你好的人,多数不是真爱。唯有你足够好,才值得一直被爱。

学会感恩,及时回馈对你好的人
虚假的爱与真爱都有“条件”,区别在于,前者的需求多在表面,比如,求财、为名为利等。而后者需要的多是情感上的回馈,如关爱、陪伴、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