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即将访华,美媒称中方已拒绝与美防长通话,五角大楼:失望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布林肯即将访华,美媒称中方已拒绝与美防长通话,五角大楼:失望》是一篇关于中方,大楼,布林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东方时事评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把握世界宏观大势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自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G20峰会期间会晤后,两国如何落实双方元首达成的共识,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这段时间以来,美媒不断放出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在2023年年初访华,以进一步梳理中美关系。
目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已成功访华,马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要来,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加快了与中方的协调,希望尽快促成布林肯任内的首次“中国行”。
不过美媒在近日透露,中美之间的沟通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为就在布林肯即将到访中国之际,中国军方却摆出了“有意冷落美国军方”的态度,五角大楼试图举行两国防长通话,但是却被中方给拒绝了。

美媒称,美防长奥斯汀希望就去年两国空军飞机在南海的危险遭遇进行讨论,但中国没有搭理,使得五角大楼只能自己取消了通话建议,显得颇为尴尬。
据悉,美军此前曾指责称,中国歼-11战斗机,在南海空域逼近一架美军侦察机,而后者当时正在国际空域执行任务,符合飞行自由的范畴。其还表示,两机最近距离仅6米左右,为保障自身安全,美侦察机不得不作出紧急规避动作。
对于美方的说法,中方当时作出回应和澄清,事实上,中方战机一直在正常伴飞,是美方侦察机故意危险靠近,而且我们还公布了视频,足以证明他们是在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既然事情的原委已经非常清楚了,确实没什么必要针对这一问题继续纠缠,而且不用猜我们也能知道奥斯汀会说什么。结果美国方面好像还很委屈,五角大楼发言人梅纳斯在回应此事时,称对中方取消军事磋商感到失望。
至于布林肯访华一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则表示,其将与中方讨论“竞争影响到的领域”,两国关系在这些领域可能更加对立,但双方将找到管理这些竞争的办法,并在那些可以合作的领域加强协调。
结合美媒报道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其实还在玩弄过去那套老把戏,只不过在言辞上又作了进一步修饰,通过分析,可以从中梳理出关于美国行为的三条规律。

一、美国试图继续推进“竞争、合作、对抗”策略。这一策略的本质,就是想在美方占优势的领域,打压中国的发展。而在中方占据优势的领域,让我们帮助美国,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的明确拒绝。
我们认为,政策必须是连贯的,系统性的,所以美方不能搞两面派,一边与华合作,一边又围堵中国。现在,拜登政府不再重复那套话术了,但其政策的逻辑,依然围绕这三个概念运行。
二、美方无法放弃“极限施压”的做法。“极限施压”的概念,因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而闻名于世。很多人以为这是特朗普本人的专属招式,这明显对美国文化存在误解,把他们想得太好了。

因为美国在参与国际谈判时,经常会在达成协议或共识之后,又随即毁约重新开启谈判。这样的做法,可以让美国在探得对方底线之后,重新拟定对自己最有利的协议。
相比起更像地痞流氓的特朗普和彭佩奥,布林肯完全是一副精英派头,但其行事逻辑和前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方式上有些差异。比如,在中美首脑会晤中,关键问题早就敲定,美国总统拜登本人还亲自作出庄重承诺。
在这种情况下,负责落实细节的布林肯还要处处制造事端,向中方施压。三、美国非常擅长把自己的挑衅行为,包装成正义之举。中美之间的各种摩擦争端,基本都是美国跨越重洋来挑衅,而中国不得不反制。

然而,事情从美国口中讲出来却完全变了样。他们把自己描述成维护规则与秩序的“正义使者”,中国在自家门口的行动反倒变成了“威胁”,对于美国的这种叙事语言,一定要非常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在大肆意炒作各种争议话题,恰恰说明布林肯的访华之旅很快就会到来,所以他们要为自己创造谈判筹码,不过美国的伎俩我们早就识破了,自然不会买他们的账。
不出预料的话,布林肯来中国后,中美关系会进入一个短暂的缓和期,但缓和时间肯定不会超过今年。因为随着中美博弈逐渐进入深水区,未来两国在科技等领域的交锋会更加激烈,甚至不排除会引发军事冲突。
以上就是关于《布林肯即将访华,美媒称中方已拒绝与美防长通话,五角大楼:失望》的全部内容,如果《布林肯即将访华,美媒称中方已拒绝与美防长通话,五角大楼:失望》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时事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