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嫁到隔壁,一家三口每天回家蹭饭,父母是真的欢喜吗?不一定
原标题:女儿嫁到隔壁,一家三口每天回家蹭饭,父母是真的欢喜吗?不一定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真的会有地域之分,如果朋友比较多,经常和朋友们聊天,就一定能够发现这个特点。
当然一定会有个例存在,不过父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就是地域的。
举个例子,安徽、河南等地,女儿一旦结婚,就得遵守当地的规则,女儿是不能逾越的,女儿是女儿,儿子是儿子,在父母那里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江苏和浙江等地,父母和女儿则是另外一种关系,女儿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甚至超越儿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女儿嫁到隔壁,一到每天一家三口回家吃饭
网上刷到这样一个内容,女儿和青梅竹马的发小结婚了,两家就住隔壁,结婚以后,女儿就一顿没落过,一到饭点,闻着味就回来吃饭了,不只有她一个人,还带上老公和孩子。
女儿吐槽说,瞧妈妈那嫌弃的眼神。
我相信这个视频就是故意拍摄的,多少有点表演的意思,而老妈“嫌弃”的眼神,绝对不是真嫌弃,这是幸福的另外一种表现。
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其实一点也不少。

我的老家,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女儿结婚以后,回娘家以后就不能空手回,否则就被街坊邻居说“只会搜刮娘家”,实际上,在当地的道德约束下,成家的女儿,还真的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的名声都不会有多好。
一位亲戚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行为做派恰好相反,老大每次回家都不会空手回,老二每次回家都空手回,走的时候必须得四下咂摸,不带点东西,不回家。
老大的名声很好,亲戚朋友当家人,都称赞老大,老二已经是有了名的“一不拔”。
老二也知道大家对自己的评价,面对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打趣,她就是脸皮厚到底,不管你说什么,反正别让我吃亏就行了。

父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跟什么有关系?
观念保守,在一些方面,不算是贬义词。
就拿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而言,在一些观念保守的地区,女儿结婚以后,就不再是家里的人,女儿的子女回到姥姥家,也被当地人称为“走亲戚”。
在一些观念先进点的地区,女儿始终是女儿,为了和观念齐头并进,当地的风俗都会发生改变,比如“两头婚”,比如父母为女儿准备车子、房子等等,比如女儿结婚以后,依然和父母的户口在一起等等,再比如女儿的孩子也可以跟随父亲的姓氏,也就是孩子跟妈妈姓。
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跟当地的大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甚至这种影响超过了家庭教育的影响。
这也是要说的第二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除了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其实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方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重视沟通,懂得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约束,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一定差不了。
其实不管是哪种关系,只要双方可以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沟通,互相重视,互相体谅,都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的状态。

想说给年轻人的一些话
说到这个亲戚,她脾气好,整天嘻嘻哈哈,每次看到二女儿回家,也会说:“蹭饭的又回来了。”
背地里当有人提起这件事,她只能叹气说:自己的闺女,还能怎么着,拿就拿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可给的。
不过提到老大,她是真的很自豪,觉得老大懂事、孝顺,能替她们两口子着想,好的东西都记着他们,这就知足了。

其实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成家立业以后,还是要适当为父母考虑一下,父母这一代人都是有难言之隐是绝对不会讲,在他们面前,儿女喜欢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说喜欢,只会说“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