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3岁女子被公公用板凳砸头,报警期间差点被打
原标题:浙江:23岁女子被公公用板凳砸头,报警期间差点被打
文/江湖独白专栏
“公公打儿媳有没有触犯到法律?”
在网传的一段视频之中,浙江嘉兴的一名女子控诉公公插手孩子的教育,多次打伤他,即便是丈夫上前理论,还是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女子被打伤的模样)
一直以来,孩子会有隔代亲的说法,同住的老人喜欢溺爱孩子,父母在管教的时候,老人会阻止维护孩子,因此发生打儿媳的行为十分不多见的。
在女子的诉说之下,事件的发展一步步被揭开。
当事人陈女士解释,视频的画面发生在12月5日,因为教育小孩的问题,公公和她发生了口角,正常情况下,两辈人在生活中由于观念的问题是会出现争执的,可是接下来公公的动作让她感觉到难过。
“他上来骂我后,我还嘴了,他就拿着板凳冲上来打人”,陈女士在谈到此次家庭纠纷之中的一个细节,另外还有在打人之前,公公还将家庭监控关了。
后续的采访之中,陈女士发现自身的头部、手和后背都有损伤,因为公公拿起的板凳是实心的,砸在陈女士身上就会出现瘀痕,这已经是触及到随意打人的家庭暴力,随后陈女士选择了报警。
民警到陈女士家中协调处理,公公就提前离开了家中,让丈夫代替接受民警的教育,“怎么能让你爸打你媳妇呢?”
在从陈女士的口中,公公打人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可是由于涉及到家庭纠纷上,民警只能协调解决,提醒丈夫保护妻子。

(矛盾发生的画面)
在网传的监控画面之中,陈女士与公公发生口角之后,小孩站在一边看大人的争吵,除了公公发脾气之外,丈夫因为妻子被打出声反对,婆婆在一边劝导公公。
这个画面看起来有些心酸,为了孙子好的爷爷用暴力行为对待儿媳,在多数人眼中是无法接受的。
作为孩子的母亲,是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长辈在看到孩子被教育时,要注意自身身份,不能轻易插手父母的教育,否则会让孩子养成知错不改的性格。
一个孩子调皮捣蛋是常有的事情,对比其他熊父母的问题,陈女士对孩子管教是正确的,公公应当想清楚这一点。
可是公公选择了责骂儿媳来维护孩子,这本身是一个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而引发家庭矛盾,让孩子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要知道,父母和长辈是孩子的行为模范者,暴力行为是最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的,轻则吓哭孩子,重则影响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

(陈女士背部的瘀伤)
君子动口不动手,只要动手了,很有可能引发纠纷的进一步恶化,这是家庭教育之中需要避免的一个问题。
现场的画面加上陈女士的瘀伤,让事件一下子引发网友的关注,以公公这个脾气,拿起板凳向家人砸过去,才是导致陈女士打算离婚的原因。
12月12日,警察上门回访时,陈女士的公公态度十分嚣张,甚至还威胁陈女士。
考虑公公的态度问题,警察开具了家暴告诫书,这侧面说明,陈女士的公公为此次家庭纠纷的施暴者,陈女士还提到:“在2019年生完孩子之后,就被公公多次打过,导致睡觉都不觉得安稳。”
在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支持陈女士离婚,对于多次打人的公公很反感,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陈女士选择离婚都有自己的理由,可这一切伤害最深还是孩子。
在社会调查之中,双方成年人在决定离婚时,一方有些非离婚不可的原因,另一方只能走法律程序等待离婚,接下来还有婚后财产和孩子的归属问题,都是婚姻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陈女士的丈夫在拜访中提到,“她经常体罚孩子,父亲看不下去了才会一时冲动,事后父亲也曾道歉。”
我认为公公应当向陈女士道歉,而不是让儿子出面解释,毕竟他对于父亲的行为是不满的,不是第一责任人。
在视频画面之中,丈夫与父亲当面沟通,阻止了他进一步伤害陈女士的行为,连婆婆也是好言相劝,可是公公还是态度不改,还警告儿媳,说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气话。

(监控画面)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此次的家庭纠纷之中,民警是有进行跟踪处理的,对于陈女士的公公也给予了警告书,可是公公仍然没有停止下来,还在民警面前发脾气。
从这段时间的打人案件之中,个人越来越觉得家庭监控是很有必要的,人可以说谎,但是监控画面不会,它记录了一个人在发生冲突后的所有行为,不容抵赖。
必须清楚的一点是,家庭暴力是所有人都讨厌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伤害了夫妻之间的关系,还对家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可以看到发生冲突时,孩子是全程看着的。
如果成年人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那么就会给身边人带来很大的影响,陈女士的公公能够多次对陈女士动手,其心里对儿媳是不满意的。
试想一下,一个长辈面对儿媳,这反常的举动从2019年儿媳生完孩子后,持续到现在,期间发生多少次矛盾,为难的永远是家里的其他家属。
这也是我们一直拒绝家庭暴力的问题,它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不良情绪发泄的过程,造成的人身伤害是无法预估的,道歉已然无法解决问题。
如今陈女士决心离婚,公公是否会后悔自己的行为?

(心酸的一幕)
可以说,监控拍下了家庭纠纷之后,各人的反应,懂事的孩子上前安慰父亲,婆婆在一边劝导暴躁的公公,年纪较小的孩子不知所措,不难发现,在此次纠纷之后,陈女士能够回心转意是未知之数?
虽然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但是出于对陈女士的人身安全考虑,还是让双方冷静一段时间。
希望此次纠纷能够给同样有暴躁脾气的人员一次警告,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应当从理性沟通和实际问题出发,不能简单地动手解决,否则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