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患儿因耽误治疗时机病逝,瓜州的通报说明了问题,医疗悲剧
原标题:甘肃一患儿因耽误治疗时机病逝,瓜州的通报说明了问题,医疗悲剧
文/江湖独白专栏
11月26日,甘肃瓜州县卫生健康局发布《关于网民反映“瓜州县人民医院耽误患者治疗时机”事件的调查情况通报》。

(相关报道)
对于一名婴儿的意外离世,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针对此事,瓜州县的回复速度很快,将一些情况都罗列出来,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医疗事故后,通报中的细节更加具体,让人直观地看到了事情的经过。
有网友认为,“这是将责任推给家长,试图将医院的责任清楚”显然这样的言论并不成立。
在通报中的最后一段话开头,就指出了“瓜州县人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政策把控不够精准,执行过于死板,没有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群众正常就医需求之间的关系。”
根据事件发酵时间为11月21日,瓜州县是在11月25日才看到网友反应的问题,26号就给出了上述的通报,将此次医疗事故分成三方面解释,尽可能将事故之中的暴露出来的问题展露出来。
要知道,每一次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婴儿的情况,都能让人紧张,由于网络上的信息繁杂,能够如此快地将情况通报出来,这已经是对家属的一种宽慰。
首先是患病情况,2022年11月17日至19日,患儿马某琳在家中出现恶心、作呕、烦躁等情况,家属给孩子口服自备药品,未到医疗机构就诊,病情不断加重,按照正常的情况,当孩子连续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送医,这是家长应注意的地方。
让人不理解的是,指出这一点是为了更加详细地报道情况,可是却被人指责称:“将脏水泼在家属身上?”
这是我的无法理解的一点,还是要慎重说明。
11月20日9点50分,家属在进行核酸检测后带孩子乘车前往瓜州县城就医,证明家属对于疫情防控措施是了解的,到达瓜县人民医院时已经是14时21分,接下来就“因为核酸结果未出,在预检分诊处被工作人员告知前往指定接诊的瓜州县中医院就诊。”

(医院的门口)
这里应该出现两种考虑,一种是考虑到孩子的病情,优先在人民医院之中治疗,另外一种是前往指定接诊的瓜州县中医院治疗,可是在通报中出现另一个选择,家属一行人带孩子到县城的一旅馆住宿,均没有选择以上两种考虑。
通报中指出的这个旅馆细节,完全可以根据家属的租房记录来澄清,这里以通报内容为证的话,至少可以说明家属误判了婴儿的病情。
与之前的医疗事故不同,此次婴儿事故在医院的时间不长,县城的医院路途需要几小时,从早上送医院的9点50分到下午的14点21分才到达,可见存在配套医疗设备不够的情况。
有网友指出,“这是医院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便是医院的错。”但是不可否认,此次瓜州婴儿的离世,不仅仅是因为“无24小时无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入院就诊”。

(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处”是影响此次医疗事故的一个重点,有博主在查到预检分诊的解释时,说到“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在医疗机构内发生交叉感染】,而采用的一种筛查可疑病人的分诊手段。”
从这一点来看,医护人员是根据相关规定对患儿进行安排,向家人提出指定医院,这再程上并没有错误。
直到后续家人发现婴儿问题后,已经是11月21日凌晨,再次送婴儿到瓜州人民医院,时间点为2点41分,查验三人24小时核酸阴性后,在3点入住儿童住院部。
可惜的是虽然有值班医生对婴儿进行紧急救治,可是还是出现诸多问题,最终于11月21日8时,婴儿病情恶化,呼吸循环衰竭,于9点40分不幸病逝。
纵观此次悲剧的脉络,如果家长和医院在处理孩子病情时,能够早一点发现婴儿的问题,那么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明明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在解决问题时无法取得更为合理的解决方式,让悲剧一而再地重演。
每一次的医疗事故都让我们看到了实际操作的不足,可是却无法就发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不懂得防微杜渐。

(网传照片)
患儿因耽误治疗时机病逝,瓜州的通报说明了问题,从时间点来看,家长和医院都是在允许的情况下让身体出状况的婴儿入住医院,没有第一时间为孩子打开绿色通道,导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