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给婆婆两千,大姑姐愤然:你回娘家去过年,就给我妈这么点钱
过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又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幸福是因为一家人凑在一起,可以热热闹闹的吃个团圆饭;糟糕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矛盾可能就会趁着过年爆发出来。
积累矛盾的人基本存在于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姑嫂之间等等,引发矛盾的原因大多是金钱。
临近过年,王女士和老公商量后给了婆婆两千块钱过年用,大姑姐知道后非常愤怒:你回娘家过年,就给我妈这么点钱。
来自王女士的自述:
我已经结婚五年了,也是一个远嫁的女子,可能和许多远嫁的女子一样,自从结了婚,回娘家的次数可以说能用手指头数过来。
如今疫情彻底放开,三岁的女儿也能出远门了,所以和老公、婆婆商量后,今年我们回我娘家过次年。
临回娘家前,我和老公给婆婆置办了一些年货,比如:鸡鱼肉蛋、对联等等,另外给了婆婆2000块钱,以备她不时之需,也告诉了婆婆钱不够的话再和我们要。我原以为这样就挺好了,可结果没遂了大姑姐的心愿。
腊月二十八下午,大姑姐发微信问老公:过年我给了妈6000块钱,你们给了多少钱?
老公回复说:2000元,我们现在已经在你弟妹娘家了。
这下惹得大姑姐不高兴了,阴阳怪气地说:你们怎么那么小气,才给了咱妈2000块,你们是不是打算把钱都就给她娘家了。
我看到消息后,立刻火冒三丈,就让老公给大姑姐电话问问什么意思?
老公也是知道大姑姐的脾气,就和我说:不用和她打电话,打通了除了吵架还是吵架,她愿意什么意思就什么意思呗,不用理她。
可我是不服气呀,就直接和大姑姐拨通了电话问她什么意思?
只听电话那头的大姑姐传来了刻薄的话语:“以前过年都是给6000元,今年回娘家了就给2000元,剩余的钱是不是补贴给你妈,还有你兄弟了。”
老公说的还真对,打通电话也就只有吵架了,我故意顺着大姑姐的话说:对,我就是要补贴给我娘家人,你管的着吗?而且这件事你兄弟也知晓,所以也困不着你来管我们家的事情。
大姑姐听后,比我还生气,破口大骂道:你把电话给他,这个白眼狼……
还没等她说完,我就把电话给她挂了,我想她一定在那边气得直跺脚,因为电话给我打来,我直接挂了,就这样来回了有三次。
她又开始就给我发来微信消息,没一会就有了五六条语音,点开第一条语音传来的是她的污言秽语,后面的语音我就没点。
见我没有理她,她变本加厉起来,又蹭蹭蹭发了十多条语音,我还是没读,但我给她回复到:你给妈6000块,是不是也要贴补下你弟弟,要不给你弟弟也转点,看看你婆家妈说你吗?
我觉着这一句话应该是惹毛她了,她分别给老公和我打起来了电话,我没有接,我也没有让我老公接。
原因是我和大姑姐都是做女儿的,唯一的区别是她嫁的近,我嫁的远,但她不应该那么羞辱我。
自从我嫁给了老公,也是任劳任怨的,几乎没有和婆婆起争执。虽然我们家里的钱是我管着的,我有时给娘家父母转钱,但他们从来不收,还告知我要孝敬老人。
我猜是我父母就是怕遇到今天大姑姐的这个局面,怕我说不清、道不明,怕我离得远而受欺负。
老公见我情绪不高,就给我出了个“坏招”:让我给大姑家拜个早年,然后就拉黑她。
我也成功被老公逗笑了,也照着老公的说法去做了,所以后面的耳根子还算清净些,在娘家的心情也没被过多的影响。
结语
孝顺,不是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重在日常的行动中,结婚五年了,王女士几乎没有和婆婆有过矛盾,可以说非常好了,同时王女士的娘家父母也再三叮嘱她要孝顺,也可以看出来她的家风很好。
相对来说,王女士的大姑姐就有些蛮横无理了,不仅制造了家庭矛盾,还不知过错。既然都嫁出去了,就不要再事事过问娘家的事,自己能出钱出力是应该的,但不要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