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人,为啥还要做个人品牌?怎么做?
原标题:我是一个普通人,为啥还要做个人品牌?怎么做?
咱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在同一个领域,有两个人,A和B。
A明明很专业,却不被人知,也没赚到什么钱,清贫又清高。
相比之下,B水平没有A高,入行时间没有A长,但因为会折腾、很高调,很快就拿到成果,个人品牌做得很好,赚钱雪球越滚越大。
这时候,A的心态难免发酸,一边羡慕一边又不屑,纠结、受打击,专业做着也不香了,觉得自己生不逢时。
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的?
A差在哪了?主要就是,没有个人品牌。

做个人品牌这个事儿,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从不愿做,到不敢做,再到不得不做,是一个逐渐觉醒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要低调做人、不要太张扬、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说法,贯穿了一个时代,而那个时代,普通人不需要做个人品牌。
那时候以吃大锅饭为主,会赚钱的那些人,要么开厂子,要么就掌握了渠道;那时候,只要能生产产品,有渠道卖,就能赚钱,产品供不应求,消费者没得选。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生产过剩,供大于求。
现在消费者买个东西,选择太多。这时候,就需要消费指导,需要向导来告诉我:什么东西适合我?什么东西价比高?
这个向导,就是拥有个人品牌的人,这个人受别人喜欢,他推荐啥,别人都愿意买。这就是个人品牌。
比如,你喜欢某个明星,她生活中穿什么带什么吃什么,你都很关注。她随便张口说个牌子,你都想去买。因为,你喜欢她的审美和品味,你想变成她的样子。
再比如,你想读书了,是不是想去找身边读书有经验的朋友,让她给你推荐,让她告诉你适合读什么书,比你自己大海捞针,要节省很多时间。

这个给别人推荐东西的人,就在做个人品牌。
做个人品牌,要迈出第一步
一个人,想要靠自己的专业变现,想用自己的技能赚到钱,一定要打造个人品牌。
否则,没有人看见你,不知道你在这方面专业,也不会向你来询问意见,你无法发挥价值,怎么能变现呢?
一开始,很多朋友觉得不适应,觉得要在人前表达自己、炫耀成绩,觉得太高调了,不喜欢那个高调的自己(这就是我最初的感受,哈哈嗝嗝~)。
但是,如果突破不了这个卡点,就很难成长;迈不出这个舒适区,就很难变现。
一旦迈出去了,就是觉醒的第一步。
做个人品牌,要有责任感
打造个人品牌,并不只是“让别人看见自己”这么简单,还要有责任感。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用户,要珍惜自己的羽,为用户创造价值。
用你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不懂的人,帮他们避免被割韭菜、帮他们少走弯路、帮他们少踩坑。
比如,某情期间,像钟南山这样的专业人士站出来讲话,我们会很感谢。

做个人品牌,要内心强大
做个人品牌要有心理准备,就是一定会被人骂。
一个人再厉害,都会有人骂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你该做的事儿,帮助了该帮助的人。
被骂是大概率的,应该感到荣幸,说明有人看见你了,总比没有人看见好。
个人品牌三部曲:定位、输出、借势
先定位。
确定“我是谁?”在别人面前,快速呈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定位分为主标签和副标签。
主标签,就是你手上那把最尖的刀,体现你最棒的地方,拿成果最大的地方。尖刀要足够尖。
如果尖刀不够尖,就一边削尖,一边做个人品牌;
如果你目前有好几把刀,但都不够尖,不知道怎么选,那就先选一个,好好做,把它做成尖刀。
就像选男人。其实,每个男人都差不多,重要的是你先选一个,好好过日子,把他培养成好男人。
记住,人生可以从头再来。如果一开始选错了,没关系,重新选。

重要的是,先选一个立马行动,不行再换,最可怕的是,一直犹豫,一直没行动,停滞不前。
主标签,一般是用来显示能力的,不会带来大幅度收入,想要赚更多的收入,就要搭配副标签。
副标签,可以有两到三个。
比如,你喜欢珠宝、旅游、瑜伽,都可以带相关的货。
前提是,你的主标签这把尖刀足够尖,这样用户只要喜欢你,你干啥都行。
就像刘润老师带货,他带啥,都不影响他的主标签,都有人买。
再来说输出。
确定了我是谁之后,就要通过输出来证明“何以见得?”
如果是本来就很专业的人,输出就会轻松容易一些,只要展现你的专业就可以了。
如果是不太专业的人,也可以一边输出,一边打造个人品牌。
一个小技巧是,定期展现你的成果,隔段时间就要展现你的成绩,用这个来作为你的背书。所以,要逼自己拿成果,没有余地。
最后说借势。
确定了“我是谁”,用持续输出证明“何以见得?”,最后就是告诉大家,在哪里能最快找到你,这就是借势。
选对渠道和平台,让你的输出效果事半功倍。
比如,你所在的圈子,借势高能量人的帮助,让更多的人看到你。
所以,找一个合适的圈子和平台很重要。前期,先为圈子和平台做贡献,让他们看到你,他们就会帮助你了。
好了,以上跟大家主要分享了两点:
第一,普通人为什么要做个人品牌。
第二,普通人如何做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