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首例终身禁业刑事案,在校老师性侵未成年人值得特别关注
原标题:宁夏:首例终身禁业刑事案,在校老师性侵未成年人值得特别关注
文/江湖独白专栏
这是一起令人窒息的案件,可是热度远远低于其他案件,事关在校老师性侵未成人,受害者人数查明为15名未成年女性,值得特别关注。
全民关注的胡鑫宇案件真相大白,此前的5大疑问都公之于众,细节曝光让人信服,可是宁夏首例终身禁业刑事案渲染,关于它的报道却很少。

(相关报道)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教师先后侵害15名未成年女学生获刑13年,宁夏判决首例终身禁业案》,文章一经发布,获得了173万的阅读量,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这个处罚是不是太轻了?”
在相关话题之下,热度并不是很高,基本都是将案情解释一下,可是谁来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
在媒体的报道中,强调这是首例终身禁业的案例,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嫌疑人即便是刑满出狱之后,也无法从事与之相关的任何教育行业的工作,连同学校的保安和小卖部都不行。
这是一个长期的处罚,可以认定为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重大处置,可真的会对侵害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就此我查看过多个评论,大部分都是要求将其处以无期徒刑和死刑,可是根据专业的刑事处罚,他的判决并没有问题,这样才让人感觉到奇怪。
作为一个很有普法案例的事件,应当更多地进行报道,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警惕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网络照片)
犯罪嫌疑人李某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在通报中指出“自2012到2018年,李某多次编造补课辅导、批改试卷、接热水、家访等看上去很正常的理由,将班里的女生从宿舍里单独带出。”
这是此案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受害者的年纪不大,我国刑法规定与14岁以下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无论是否自愿都构成强奸罪,因此李某持续的时间长,受害者人数众多成了宣判他罪大恶极的依据。
受害者才上小学的年纪,老师是除了家属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李某能够在2018年才被爆出有丑闻,可见他对于受害者是有一定的胁迫和诱导的。
李某将魔手伸向了受害者,整个过程令人愤慨,不止是伤害了当事人,对于当事人家庭也是严重的打击,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孩子遇到如此下作的老师。
在犯罪的5年时间里,要不是提前曝光李某的犯罪事实,说不定还会危害更多的受害者,事后查明,李某有实锤证据犯下的强奸案有1起、强制猥亵案6起、猥亵儿童案8起,再加上当事人的年纪未满14周岁,情节十分恶劣,对于教师行业是一次严重的伤害。
虽然案件热度不高,但是犯罪嫌疑人的处罚已经是顶格,一审判决公开宣判,以被告人李某犯Qj罪、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判决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且禁止被告人李某终身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科普未成年人知识)
在搜索相关话题之后,会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件正在逐步增加,分析此类案件的根本原因,还是从熟人下手这占比最高,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性知识要及时的科普。
李某利用教师的身份哄骗多名受害者上当,罪名主要为以上的三个罪名,按照刑法的规定,一般Qj罪的量刑标准是3到10年,13年的处罚已经是从重处罚了。
可是在处罚了犯罪嫌疑人,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个人认为,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应该采取从重处罚的方式,受害者的年纪和反抗的方式,根本无法对抗成年人的侵犯,对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另外在学校层面,对于教师的品德和性教育的宣导,应当摆在台面上进行,定期复查相关人员的特殊性,尽可能地趁早发现学生的异常。
在互联网的角落之中,受害者在匿名社交上发声,他们在受到侵害之后,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自救,介于这个问题,构建与学生更直接的对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另外家长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应该对他们的日常有所了解,如果是外出打工的家长,还可以打电话联系沟通,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安全感。

(未成年保护法)
对于此次案例,最大的关注点在法律的处置上,面对15位受害者的遭遇,按照现行法律顶格处罚才13年,恰恰说明法律在惩戒上,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目前该案件只是一审,不排除在二审上有另外的处置,关注此事是为了推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机制,对于任何伤害孩子的行为,都应当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