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房贷借款人选择到银行提前还房贷。要说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之前总是听说因为不愿意还钱,或者还不上钱闹的不愉快不开心的,这提前还钱难道“债主”还不乐开花。
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这样。
首先按揭贷款被银行公认是风险较低、整体回报率较好的资产。一般不到万不得已,违约率极低。而且和其他诸如“小微企业贷款”比,不管是合规风险,还是审查方面都更为简单,属于特别好做的业务。
同时从银行角度而言,面对一笔提前归还的较长期限贷款,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这笔贷款,还要面对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和流动性管理要求。因为要了解银行的钱也是有成本的。所以,面对提前还款潮,银行肯定是不乐意的。所以一些银行就想办法去限制“提前还贷”。某些银行要求想要“提前还款”必须先线上预约,但是线上预约额度已满,排队等待时间动辄在在半年以上。
先说结论: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五年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加杠杆”,而不是“去杠杆”。事实上,2023年已经是中国这一轮债务周期的的“末期”了,而新一轮的债务周期即将启动。今天的现代经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后,早已经不是贵金属时代,今天的国家货币是锚定在债务上,经济发展依赖于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往往就是债务扩张。
债务周期,就是财富周期。
债务过多会导致债务危机,债务过少会限制经济发展。桥水基金创始人,也是我唯二喜欢的投资人达里奥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几乎不可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15年左右出现一次大型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达里奥认为,虽然市场无法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但掌握其中的规律便能更好地自保。
达里奥将债务危机分为两类:通胀型债务危机、通缩型债务危机。其中前者通常出现在拥有大量以外国货币计价债务的国家。因此达里奥认为,债务以本币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债务危机。

世界范围看,全世界处在已经触顶,向大萧条开始的时刻,事实上从去年美国3月14号加息开始,就是这次去杠杆的起点。而我一直判断是在今年3月20号会有标志性事件让大家感知到这次冲击。而从中国范围看则不同,我们的去杠杆其实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今天已经7年了,所以可以看到在过去那些依靠各种杠杆发展起来的企业,靠上杠杆暴富的炒房者。基本这几年都逐步崩了。
这里可以说一下李嘉诚,2016年最热的话题之一是“别让李嘉诚跑了”。实际上,7年后回过头来看,李嘉诚只是弄懂了债务周期,也看到了中央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所以把高杠杆的项目都出手了。
综上所述,世界范围看会快速降杠杆,而中国范围未来会快速升杠杆。这个时候,如果选择在中国发展,应该琢磨的是怎么能够有能力,有渠道去加杠杆。如果是为了优化债务和杠杆结构,把利率高的房贷置换成利率低的房贷,这是没问题的,或者原来只能借到40%,现在去可以借到70%,那是没问题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担心债务高,不想承担资金成本。那么,未来五年,大概率更高的通胀成本会教会你,什么叫做时代把你甩在后面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对了,为什么专门说“年轻人”呢?因为,如果是已经吃到时代红利的“老年人”,更为关键的是守住财富,但是对于希望“层级跃升”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是比赶上一次新的“财富周期”更好的呢?
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