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圳一22岁空姐自杀身亡,短信揭开禽兽上司的丑恶面目
原标题:2010年,深圳一22岁空姐自杀身亡,短信揭开禽兽上司的丑恶面目
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个成分构成。虽说两人在一起,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是重点,但也需要激情的维持,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责任,并对彼此加以承诺,这样的感情,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脱离了责任,只为了追求一时的快乐,不过是将感情当做儿戏罢了。
诚如2010年1月发生的一起事件,给众多女提了一个醒,“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深圳一22岁空姐自身亡,短信揭开了禽兽上司的丑恶面目,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主要就是因为该空姐误将花言巧语当做了爱情,为此错付了真心。

于丹丹,1988年出生在辽宁凤城,是个十分娇俏可爱的姑娘,可她的童年的缺爱经历,却让她在追求爱意的途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于丹丹出生的时候,父母便因为格不合而离婚,母亲再嫁,父亲外出打工,从于丹丹有记忆以来,自己与父母好像从来没有一家三口团聚过。虽然爷爷奶奶对她悉心照料,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她最好的,可家庭带来的伤害,永远也无法治愈。
但她的生活轨迹还是在不断的前进,长相艳丽大方的她,在2007年成功的考入中国民航大学,并在校内与一个男同学结缘,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彼时所有人都认为,只要于丹丹沿着这个轨迹好好发展下去,她与男友又是郎才女貌,对方家境也不差,日后定然会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然而,一个名叫陈某的男子的出现,让于丹丹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转折。

在2009年的时候,于丹丹考虑到临近毕业,需要对未来工作有个规划,正好又碰上了深航到她所在学校招聘,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丹丹想也没想直接报名。她对自己很有信心,结果也不负众望,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且专业成绩也十分优秀的于丹丹,自然会被录用。在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之前,于丹丹需要按照流程,先进行集中培训,彼时的陈某就是于丹丹这批实习生的主要负责人。
对于陈某,于丹丹一开始十分敬重,对方不仅仅实践经验丰富,从他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年龄也她大了两轮,因此,于丹丹对陈某还带有晚辈的尊重。可很快,这样的敬重却渐渐转变成了暧昧。
陈某已有家室,但多年的婚姻生活已经让他感到腻烦,所以在一众空姐当中,外形条件脱颖而出的于丹丹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并就此产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而他又是个混入职场多年的老手,一番花言巧语下来,哄得于丹丹分不清方向。
不仅以培训的名义单独私下与于丹丹见面,有时还会带她去逛街,购买各种名牌衣裳、包包,这对于家境普通的于丹丹而言,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又对她关怀备至,且承诺自己会打通关系,让她调到可以飞往辽宁老家的航线上工作。

这样宛如被爱意团团包围,什么都被规划好的感觉,是于丹丹从未在自己男友身上体会到的。就这样,在陈某润物细无声的慢慢侵入于丹丹的心底之后,面对如此宠爱,于丹丹向自己男友提出了分手。
她甚至认为,自己与陈某就是天作之合,自己既然先表态,向男友提出了分手,深爱着自己的陈某必定会离婚。可事实又真的如此吗?
陈某根本就没有想过抛弃自己原有的家庭,他对于丹丹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但兴趣逐渐消退之后,为了能够在摆脱她纠缠的基础上,维持原有的稳定工作与生活,陈某开始不断地向于丹丹灌输负面情绪,目的只有一个,让于丹丹自。
而从小就缺爱的于丹丹,彼时对陈某极为依赖,逐渐被陈某诱导的她真的走进了陷阱当中,当陈某以临的口吻,与之约定一同自奔赴所谓的爱情之后,这个22岁的空姐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上吊自身亡。

虽说接到报案的警方,对现场进行调查,初步判定是自行为,但很快便从于丹丹的手机上发现了端倪,短信也进而揭开禽兽上司的丑恶面目,旁观人一看,就能清楚的发现,陈某从头到尾都是在玩弄感情,只有身处迷局中的于丹丹才将这些当了真。
对于于丹丹的亡,其家属痛定思痛,知晓了来龙去脉之后,直接将陈某起诉到了法院。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虽说于丹丹身为一个具备完全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在他人的哄骗下就此了断一生。但这并不代表陈某就可以从中脱身,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身为有妇之夫的陈某,不顾人伦道德背叛婚姻,本就存在行为过错,同时又利用不正当的言语不断的促使于丹丹滋生负面情绪,进而有了自的想法,与此同时,在明知对方已经有着这种念想,不仅不进行制止,甚至还在意一旁推波逐浪。主观上存在刻意,且行为上对于于丹丹的亡也起到了一定的有意推动作用。法院审理,判定陈某承担20%责任,赔偿者家属15万余元。
爱情虽然重要,却不是人生的全部,于丹丹之所以走到这般田地,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婚姻的影响,但她本身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不应当全身心的投入爱情,如果她的人格独立,不轻易受到影响,也就能避免此次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