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2023年,一些让人不安的现象!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2-09 10:43:09 围观 : 评论

作者:智sir
来源:智先生(ID:zhixs10)


刘慈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放到30年前,《流浪地球2》是拍不成的,因为投资人认为电影不可信,他们会觉得,中国怎么会有宇宙飞船、太空电梯呢?」

现在我们已经不会有这种感觉了,是因为时代迎来巨变,脚下这片土壤已经能让科幻文学和电影先后开花结果,更因为电影所传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能让每个人产生一丝共鸣。

随之而来的非议也有不少,有人指出电影存在的「民族主义」和「主旋律」太过浓郁,充满了京味和政治正确话术。

图片

乍一看好像有道理,细究起来似乎有哪里不对劲,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主旋律是中国和全世界一起并肩作战,里面有不同国家,也有不同肤色,并且全都在镜头里逐一展现出来。

可以看出,导演已经尽可能地在镜头处理上显得公平公正,或者说在立场上不偏不倚,从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质疑,我甚至都觉得这部分镜头保留得十分刻意,属于可删可不删的范畴。

但顶级评论家们看到的主旋律又是什么呢?

是中国制造的太空电梯矗立云端像个威武巨人,是宇宙飞船在天穹虎视眈眈充满了战略压迫,是五十岁以上出列的集体服从主义,是大国沙文主义的冷酷无情……当用有色眼镜去看待时,立场已经可以决定所有观点。

越是这般脱离事实的指责,往往越经不起换位看待,比如美国作为主角去拯救世界,身披国旗弘扬普世价值时,为什么就不批评主旋律了。

类似的反问句我可以罗列无数,就不继续展开了,我其实更想说的是,这些批评《流浪地球2》的种族主义和主旋律话术,为什么总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这些话术是专门服务于战狼套餐的。

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里,战狼套餐已经成为某种污蔑化的象征意义,先是《战狼2》,然后是华为和原神,接着是比亚迪,而当比亚迪的销量攀高峰时,估计很快会迎来新称号「战狼车」,最后才到《流浪地球2》,毕竟它也被称为「太空战狼」。

不知道你总结出里面的规律没有,这些属于中国的影视文化和科技产品,无论质量还是口碑都算上乘,都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之振奋鼓舞,甚至会感到自豪。

但中国老百姓越是如此,越会触碰到一部分群体的敏感神经,他们迫不及待地打上主旋律标签,什么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等等,用稍显冷傲的姿态让自己遗世独立。

凡是民众喜欢的就要反对,这只是第一层伪装壳罢了,凡是中国民众喜欢的就要反对,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用意。

中国人拍的电影得始终围绕着小成本+喜剧的形式展开,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才能迎合批评者的刁钻锐评,但绝不能冲破某种思维桎梏,不能宣扬主旋律和民族主义,不能引起大众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工业得停留在低产业链层次,但凡有点突破性的产品,就肯定是抄来的专利技术,要从道德和口碑层面指责,比如华为海思、鸿蒙、比亚迪电池、京东方屏幕、5G、C919大飞机……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讨论,许多词义已经悄无声息地被改变了。

比如许多人一听到「民族主义」这个词,潜意识里就觉得它好像是贬义词,和民族亢奋、热血小粉红牢牢捆绑在一起,它似乎变成了一个中国专属词汇,然而民族主义是不褒不贬、全世界流行通用的词汇。

现状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属于民族主义所维系的国家,有的是身份认同,有的是宗教文化,再通过政府机构维持着国家运转。

美国虽然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移民国家,它当然也属于民族主义国家,只是里面会有拉丁裔民族主义,有非洲裔民族主义,有白人民族主义,还有亚裔民族主义,最后彼此握手言和,基于共同的政治价值观来形成美国的主体民族。

美国人挺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国家烂透了,政商旋转门、华尔街金融黑幕、毒品枪支和种族暴力等等,可能比你说得还头头是道,但骂归骂,美国百姓却不认为其它国家会比烂透的美国要好,潜台词是,美国虽然烂,总归能在ICU抢救一下,其它国家直接宣告死亡吧。

美国人始终坚信自己处于山巅之城,是民主自由的最后坚守地,是捍卫普世价值的世界警察,也正是拥有这份优越感和自豪感,才塑造出美利坚民族的独特性和侵略性。

因此,拥有短暂历史的美国,未来一旦面临解体威胁,它的下场会比任何一个以民族维系的国家还要惨,连卧薪尝胆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民族主义是什么,其实就是民族认同感嘛,大家普遍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体内流淌的是炎黄血脉,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家国情怀,这些都很正常,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如此。

而民族主义的对立面当然是「极端民族主义」,比如沙文主义,总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世界第一,里里外外充满了优越,总是煽动民族之间的仇恨,对外发起战争,要征服和奴役其它民族,搞种族屠杀,玩各种暴力游戏。

图片

两个概念性质相差很远的词义,在不知不觉中被划上等号,民族主义被扭曲了原意,变得刻板和污名化,再一步步和中国元素捆绑起来,摧毁我们的语境和认知。

让全人类团结起来对抗灾难,为什么就成为中国的特色主旋律了?

我们的牺牲精神被解构成了一种愚蠢,是屈服在集体主义下的无奈之举,试图让全人类团结起来,也被定义为中国的特色臆想主旋律,然而美国的主旋律只需要换成普世价值,就能通过好莱坞顺畅无阻地全球传播,普世价值也伴随着战争硝烟飘到了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

主旋律、中华民族、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当一个个词汇被重新解构和污名化时,最后就归纳到「宏大叙事」的范畴里。

那他们要如何处置「宏大叙事」呢?

对「宏大叙事」加以嘲讽和批判,告诫年轻人远离家国大事,编造一些段子来说明只有3000月薪以下的人,才会每天比较宾利和迈巴赫谁更高级,思考俄罗斯该如何突破北约的封锁。

这一来自精英视角的歧视链条非常奏效,掌握社会舆论话语权的不少大V都被带了节奏,跟风批评起来。

他们在潜意识里默认低收入阶层在阅读国际信息源的盲目愚昧,认为底层百姓不配关注时事,剥夺他们话语权和质疑权,将「宏大叙事」这个词变成了党同伐异和排除异见的武器,嘲讽这个群体的同时还要打上小粉红和战狼标签。

确实,许多文章的宏大叙事总是显得幼稚,什么下一盘大棋,背后布局了几十年等等,充满酒桌式的阴谋论,而且有无数感叹号在字句里排兵布阵,气势是相当足。

这里面的问题不是因为垃圾时事内容太多,相反,是现在写国际时政能不偏不倚,在信息源上尽量保持客观严谨的作者太少了,连文末标注引用资料都做不到,你还能相信文章胡侃内容的真实性吗?

只有更多人参与到宏大叙事的思辨里,有更多的信息源查证,那浑水摸鱼、装神弄鬼的现象才会慢慢消失。

现在优秀文章欠缺,才会导致阴谋论充斥市场,劣质时事文越多,「宏大叙事」的偷懒写法也越多。

这能说明「宏大叙事」是错误的吗?并不能。

宏大叙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待问题,而与之对应的是微观角度,两者本来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既要抬头望天,也得亲身躬行,这就是为什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人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因为有着远大抱负,要为中华之崛起和读书,也懂得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着具体的革命路线,然后一步步带领人民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反殖民反侵略,这才有了新中国。

如果一直沉迷在宏大叙事里,讲大局观,就会变成空想主义,就像我之前说的处于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只需要观察小圈层的样本,就幻想出当今社会现状,不必再将手伸进田里感受炎热和苦寒,去亲自体验真实的生活环境。
社会群体成为一张张扁平可以被量化的表格和数据,未婚已婚,失业率就业率等等,清晰罗列,再通过宏观数据,还有自己过去一套相当成功的经验,来一个所谓的客观理性判断,用正确数据推导出一个个错误结论,热衷构造一个个脱离实际的理论。

后果就是,专家似乎总会站在群众对立面,没法实事求是、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永远通过理论来指导现实,无法透过冰冷

的数字和折线图,将目光往人间世洞察。

而如果彻底否定宏大叙事,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那就失去了对全局的思考和总结,不考虑行业周期,不考虑政策倾向,不考虑宏观人口动态,不考虑贸易风向,甚至还会嘲讽新闻联播里都是岁月静好,后果往往是一条道走到黑,倾尽家产撞了南墙。

我想问的是,宏观和微观究竟是天然矛盾,还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议题矛盾?

直到今日,两者竟然产生如此鲜明的冲突,明明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批判?

整个中文互联网的戾气相当重,一件很简单的社会斗殴矛盾,就能轻易上升到男女平等、社会压迫的宏观高度,真相和反转已不重要;

主旋律、集体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被重新解构和污名化,乌托邦的虚幻民主思潮在社会每个阴影角落里滋生蔓延;

精心包装的糖衣炮弹倾泻而来,而我们的舆论阵地仍然停留在原地辩经的程度,呆在别人设置的普世价值话术里兜兜转转走不出来。

有时候我看着真急,也是真无奈。

《流浪地球2》算是一次浅层回击,它确实有在认真讲述我们的民族文化,阐述中国的未来应该会怎样,也向世界宣扬中国的价值观,讲好一个中国故事,但离燎原的程度还远远够不着。

现在的情况是,既然理念解构和污名化已经难以阻挡,那我们的表达需要更多的锋芒,就别再畏手畏脚了,我们当然也可以重新解构美利坚的文化,将个人英雄主义塞进集体主义里,将民主自由和平等公正相结合,让普世价值和民族主义串联起来。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我们在思想和舆论阵地不能只打防守战,也该主动出击,让别人在家里辩辩经,来而不往非礼也。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