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验亲”时,皇上出手打了三个人, 爱与不爱一目了然
原标题:“滴血验亲”时,皇上出手打了三个人,爱与不爱一目了然
我一直认为《甄嬛传》中的“胖橘”相比于《如懿传》中的“渣龙”,人品还算好的。
尤其在《如懿传》原著中,“渣龙”出手打如懿,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而《甄嬛传》中的“胖橘”,不管与哪个妃嫔产生矛盾,都甚少动手。
只“滴血验亲”这场戏例外。
在这场戏中,皇上共出手打了三个人。
而这“打”的背后,藏着皇上一生所有的爱与不爱、悲哀与痛楚、软弱和不甘……
01、琪嫔
《甄嬛传》中的皇上,并不是一个浅薄的人。
相比于美貌,他更看重一个妃嫔的性情、才华、气节和底蕴。
无论是之前的丽嫔还是后来的琪嫔,像这种“草包美人”能入皇上的怀,却入不得皇上的心。
甄嬛在甘露寺期间,皇上虽然有琪嫔、康常在以及贞嫔这样的年轻妃嫔陪伴,但他的精神却时常觉得孤独、寂寞。
待到“熹妃回宫”之后,皇上对“不爱惹事”的安陵容还有一份怜悯,对喜欢撒娇闹事的琪嫔,却只剩下了厌烦。
所以,琪嫔为什么要在“滴血验亲”事件中甘当急先锋,愿意为此而赔上全部的身家性命?
因为琪嫔自己也感觉到,如果再不抓住“双生子”之事背水一战,恩宠渐少的她,更加没有与甄嬛对抗的资本。
届时,她和她的家族都将成为甄嬛报复的对象。
而皇上到了景仁宫,听到琪嫔一番控诉之后,狠狠甩了她一耳光!

这一耳光中包含的信息很多。
第一、它暗示了皇上童年的“伤”。
因为亲眼目睹太后和隆科多的亲密接触,皇上从小就对后宫女人不守本分这件事十分痛恨。
当琪嫔说甄嬛与温实初有染的时候,皇上第一感觉是屈辱。
打琪嫔的耳光,就是为了排解这种屈辱感。
第二、表明立场。
皇上虽然生性多疑,但“多疑”的特性实在有损帝王形象。
因此,即便皇上本身有多么相信琪嫔说的话,他也必须表现出主观上的“不信”,如此,才符合“一国之君”的人设。
而皇上打琪嫔那一巴掌,就是为了说明:“朕本来不想来听这些乌糟事儿,是琪嫔非要求我来的。”

第三、顾及甄嬛。
琪嫔提出“滴血验亲”,等于彻底和甄嬛撕破了脸。
在皇上心中,琪嫔是可有可无的,甄嬛却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他很明白:甄嬛气性大,自尊心强。
如果自己听信了琪嫔的话,对甄嬛有所冤枉,恐怕对两人之间的感情会造成破坏。
打琪嫔一巴掌,先替甄嬛出了气,也在这件事上为自己留了后路。
不管是出于以上哪一种原因,被打了一巴掌的琪嫔,此刻在皇上心中都只是一个“工具人”。
令人感慨的是:琪嫔刚入宫时是何等娇俏?
被华妃数落几句就哭着找皇上告状。
而今,被当众打了一巴掌,她却连疼都顾不上,捂着脸投入到对甄嬛的“战斗”中。

这个场景,间接反映出琪嫔境遇之坏,也反映出后宫对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的“自我”的摧残。
有了这一巴掌做基础,琪嫔后来被苏培盛派人乱棍打死,皇上不闻不问,也是顺理成章的。
02、敬妃
有人说:“滴血验亲”环节,敬妃对甄嬛表现得十分“仗义”,从头到尾,她都坚定地站在甄嬛这一边,不失时机地与皇后团队对峙。
其实,敬妃的“仗义”是有原因的。
之前,为揭发苏培盛和槿汐的事儿,皇后先拉拢她,又出卖了她,致使敬妃在甄嬛面前颜面无存。
因此,敬妃打心眼里恨皇后耍弄自己。
除此之外,如果在“滴血验亲”环节,甄嬛被证明与外男有染,那胧月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别说后宫诸人素来爱扒高踩低,仅仅“母亲不洁”这一乌糟的名声,就能让胧月永世抬不起头!
出于这两点原因,敬妃就算拼了命,也要护住甄嬛。

但敬妃在宫斗的能力方面是有缺陷的。
一是善于防守,不擅攻击;二是面对突发情况,容易自乱阵脚。
第一次“滴血”后,皇上看到六阿哥的血和温实初的血相融,勃然大怒,掐住甄嬛的脖子。
端妃只是静静观察和思考,看甄嬛怎样应对;而敬妃却直接走过去拉皇上的胳膊。
皇上正在盛怒之下,听到敬妃在后面唤“皇上”,看都没看一眼,把她重重地甩在地上!
如果说皇上这一不耐烦地“甩”还不能说明他对敬妃的“不爱”,那我们可以回忆历次敬妃为他人求情的场景,从中就会发现:敬妃的“求情”貌似从来没有奏效过。
相反,无论是在“木薯粉”事件中,还是“对食”事件中,端妃的话在皇上听来是有分量的,有用的。
值得欣慰的是,皇上虽然对敬妃从来就没有过“爱”,但他很懂得用别的东西去补偿。
后来“大封六宫”的时候,皇上自己说,曾亏欠敬妃,要封敬妃为贵妃。
03、甄嬛
和把琪嫔当工具人,对敬妃全然不在乎不一样,看到两滴血相融之后,皇上对甄嬛的感情是激烈的,也是爱恨交织的。
他捏着甄嬛的下巴,目的是为了看清她的眼睛,想知道为什么甄嬛要背叛他。

他狠狠地把甄嬛甩到放着水碗的桌子角,之后瘫坐在椅子上,就像一滩没有灵魂的烂肉。
直到甄嬛说水有问题,用苏培盛和槿汐的血来验证了问题所在,皇上才重新有了精神气儿。
苏培盛一句“奴才没有生育的能力,温太医和槿汐怎么会是奴才的孩子呢”逗得皇上嘎嘎大笑,嘴里不停念叨“朕知道……”
皇上前后情绪的变化说明:此时的他对甄嬛和两个孩子是真的投入了感情。
只可惜,甄嬛此时对皇上已经不爱了。
连六阿哥和灵犀,也的确不是皇上的亲生孩儿。
否则,这一场“滴血验亲”怎会被甄嬛轻飘飘放下?
而甄嬛对这件事的微妙态度,皇上也是有所感知的。

正因为如此,后面才又惹出了一大堆的事儿,还有人因此而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