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啥要学习爱的能力?清楚3点你秒懂,你的单身皆是事出有因
原标题:我们为啥要学习爱的能力?清楚3点你秒懂,你的单身皆是事出有因

恋爱司原创文章系列
南锋原创,请勿转载

“你有喜欢的人吗?”
“你知道你该喜欢谁吗?”
“你有被别人喜欢过吗?”
“你懂的挑选适合自己爱的人吗?”
“你知不知道应该如何拒绝不想要的喜欢呢?”
“怎么让女生爱上你?”
“怎样让她愿意嫁给你?”
“如何去正确爱一个人?”
“恋爱了如何维系热情呢?”
“分手了如何走出失恋的困境?”
“婚姻的感情如何长期维护永葆幸福呢?”
……

在爱情的路上我们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即便我们在学校里学富五车,你真的懂得恋爱,或者说你懂爱情吗?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上面罗列出关于爱的千百问题中的常见的10个问题,你能回答出几个?
一、我们理解错了爱情和婚姻。
说起爱情,我们可能不由想起:《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者《牡丹亭》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太多太多美好的爱情流传你我之间,让我们不少痴男怨女为爱寻寻觅觅?有“发现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悲剧,更有从来就没有爱过的悲惨。
随着城市化推进,男人们遇上了更加多的挑战,月薪过万、买车买房、天价彩礼……换回来的可能是一个不保证生男生女、啥事不干,还得天天供着“女菩萨”。
接着到了婚后的生活,我们想到了什么呢?对!大部分人都即便不太说得清,但还是印证了文学大家钱钟书《围城》里的那句经典:“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

南锋觉得钱钟书一定想不到,他花了两年多时间写出来的
讽刺
小说《围城》斩获荣誉无数,如今为何成为了无数婚姻里男人们,自我催眠自己婚姻失败的借口?是不是真的挺讽刺的?真不愧是讽刺小说!
你知道《围城》这句关于婚姻十分经典的名言,但是不一定看过《围城》,你铁定不知道其实钱钟书写《围城》十分痛苦,曾几度想放弃,是他的老婆杨绛先生不断鼓励下才完成的。
为什么钱钟书写得很痛苦?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的婚姻太幸福,让如此快乐美满的他,很难设身处地去想象《围城》那方鸿渐的婚姻不幸,这就是写作源于生活吧!
你或许更不知道,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故事轰动文坛,甚至整个中国。杨绛先生还写了记录家庭温馨生活的散文集《我们仨》,其中记录了这么一段话: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先生还有一句关于生离死别的爱情名言:“
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
到这里,你还认为婚姻是一座围城吗?觉得婚姻就是平平淡淡吗?
爱情是更深层次的爱恋,是两人的幸福的主旋律。
你不懂爱情,所以也错解了婚姻。

二、人们对于爱情的需求在改变。
常常有人跟我说,我都有女朋友了,还学什么恋爱学。然而
你口袋里装满了金钱,你真的就不许赚钱了吗?
拥有着爱情,并不意味你一直拥有它。即便你一直拥有它,也并不意味着你懂的善待它。我们常常在遇到喜欢的人时捡起爱情、恋爱时捂着爱情,结婚后就把它扔在了角落里,转身过着平平淡淡地婚姻生活。
如果是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还常常为了一日三餐能吃饱奔波,夫妻俩冷落了爱情,这倒是没有大问题。毕竟为了生存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有精神、情感上的需求。
马蓉和王宝强分手的事情我们依然历历在目,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遇到宝强这样老实又好、实力又强的男人,为什么马蓉会不忠诚?
而直至今天马蓉已经出道,依然没有低头认错的地方,我们不否认马蓉的不对。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就是宝强太老实,没有顾忌到衣食无忧的马蓉心理慰藉的需求和精神上爱的需求,才让马蓉不忠诚都如此理所当然毫不知错?

我们这一代人,吃不忧穿不愁的,
生理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却更加空虚
,不是吗?我们不再需要平平淡淡了!
我们渴望很多的东西,我们渴望爱情,渴望那种婚后依然激情燃烧的爱情,并且从未如此渴望过!这是社会进步洐生的需求,是人本能的心理需求。伴随着这需求的洐生,只会平平淡淡过日子的老实人不受女性欢迎了。
那些还以为“有钱就能找老婆,或者婚后都是平平淡淡生活”的男人们,你们的老婆可能正在跟别人热火朝天地搞婚外情。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婚外情高发的原因,只是很多人都不懂为什么好好地日子不过了。其实,是
你给了过时的爱情,它变质了、维系不了婚姻了
。

三、我们缺少爱的教养。
我国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保守的,习惯默默担起责任,嘴上谈情说爱就十分为难。在原生家庭里,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过,更没有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我们缺少爱的教养。
很少有父母会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有亲昵的行为,孩子成年以后也从未跟父母拥抱过,这些千百年来传承的习惯。可能也没觉得有什么很不对的地方,直到我遇到我一个高中同学给了我很大的警醒。
我这个高中的同学,父母是高中毕业,在县城做生意。他爸爸妈妈都是十分开朗和时尚的人。爸爸常年都是衬衫西裤和西服,妈妈旗袍裙子花样穿。在2000年我们老家,与街上都是土里土气的农民穿着可谓是十分显眼的。
农民的孩子早当家,到了高中父母除了入学出现一次,甚至有的像我爸妈从未出现过。但是我同学他爸周末有空都会来接他,他妈妈是不是来给他送这吃的那穿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没啥,可同学他爸妈来接他常会说:“爸爸太想你了,来抱一下!”“哎呀,看你都瘦了,过来给我抱抱看!”“有没有想妈妈呀!”……
习惯表达爱,让我同学跟懂得爱,当初他跟班里的女同学就很玩得来,而我们大部分男生跟女生聊天都有点不自在。时隔多年才知道他的老婆就是我们高一的同学,他们当初就偷偷恋爱,一路走到今天。
而实际上更多的家庭像我家,初一要到学习寄宿,我妈不放心送了我一次,然后一路到大学都是自家去学校。虽然每次周末回家,爸爸会买上爱吃的肉、妈妈会问问学校的事,但是从来没有明确表露过爱,关心都是点到为止。
家庭缺少爱的教养,在自家的爱情路上都是自家探索,少数人走得顺,大多数人都磕磕碰碰,成了大龄剩男,越来越自卑和自闭,甚至失去了爱的能力,对亲人和朋友都变得淡漠起来,成了孤家老人。

四、结语。
社会需求在进步,爱情需求亦是如此,你跟我也逃不开时代的转轮。社会催生爱的渴望,人们的心理与精神的需求在觉醒,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爱的能力。
不要抱怨没人爱你,你又何曾懂得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