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王亚平:没觉得自己漂亮,其实,王亚平比明星漂亮多了
原标题:航天员王亚平:没觉得自己漂亮,其实,王亚平比明星漂亮多了
出征现场,王亚平女儿一直喊“妈妈加油”!


王亚平女儿在出征现场的人群中,高喊“妈妈加油”!

宝贝,妈妈去给你摘星星了!

航天女将王亚平,8年的等待,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一份热爱,一颗报国的心!
实现中国女航天员首次漫步太空伟大壮举的漂亮小姐姐——王亚平!

招飞可谓是万里挑一,其难度不亚于考入清华北大!

有人天生就是做飞行员的料,比如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即将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中国女航天员首次漫步太空伟大壮举的漂亮小姐姐——王亚平!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
王亚平是地地道道的烟台人,老家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福山家中还有一些樱桃树,是主要经济来源。王亚平姐妹二人,她是老大,如今妹妹和父母也都在武汉。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

1997年,17岁读高三的王亚平,正在路边擦自行车,同学路过时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正在烟台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



王亚平,从未想过当飞行员,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听说这次招飞,全国一共也就只招了37人,从小不服输的她决定去试一试!
王亚平出众的身体素质以及优秀的文化成绩,在选拔时的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了出来。

王亚平,在全国数万人参加选拔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37位女飞行员中的一位,顺利地考入了长春飞行学院。

1年零8个月,1999年4月,王亚平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2年后,2001年6月,21岁的王亚平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飞行学院毕业了,被分配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航空兵某师某团。从2001年到2010年,在这9年里,作为航空兵的王亚平,执行了许多重要任务:备战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

在此期间2004年,王亚平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阳光帅气的飞行员赵鹏!
2006年10月1日,王亚平和赵鹏在老家举办婚礼。

王亚平有一位5岁的可爱女儿(2021年)。
飞行员情侣之间自有飞行员的浪漫——那就是每次飞行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时间发条短信互报平安;在空中相遇后,用只有飞行员才能听得懂的"标准喊话",打招呼!

2010年5月,凭借着优秀的综合实力和十分强大身体心理素质,30岁的王亚平,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首批女航天员的一员。为此,王亚平的爱人赵鹏,甘愿做了优秀妻子背后的男人,主动承担起了所有家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不会烧菜的他,也学会了烧菜,只要是媳妇爱吃的,他都去学,只为能实现两人共同的航天梦:老婆,以前我们是各自开一架飞机,以后我俩一起开一艘飞船!

王亚平还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生,如今(2021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5月30日透露,神九的三位航天员均未参加神十乘组的选拔,而广空运输师的女飞行员王亚平是当前唯一参加选拔训练的女航天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神十乘组中确定有女航天员,这名女航天员就一定是王亚平。和许多女飞行员一样,王亚平的爱人赵鹏也是运输机飞行员,同为广空运输师,但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两个不同的运输团。一年难得见上一面。

“平安到家”,是王亚平和丈夫发送最多的手机短信息,像塔台传来的飞行指令一样,简洁明了。赵鹏与妻子王亚平也有一个私约,那就是每次飞行降落后,谁都要在第一时间发条短信互报平安。

有一次,两人好不容易能在空中“比翼双飞”了,赵鹏居然“认错了老婆”。2006年秋天,赵鹏驾大型运输机执行转场任务,需要从王亚平所在部队机场上空飞过,几乎同一时间,王亚平也要驾运输机升空。头天晚上,两人在电话里约定,如果空中相遇,就以空中的“标准喊话”打声招呼。可直到飞行结束,王亚平也没有听到赵鹏的呼叫声。晚上,小两口儿又通上电话,王亚平在电话里“质问”赵鹏:“为什么不打招呼?”“打了啊!”赵鹏委屈地说。
原来,当天跟王亚平一起训练的还有其他飞机,激动不已的赵鹏出错了,把呼喊信号转到了刘洋驾驶的飞机上。

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在这八年期间,王亚平成为了一位母亲。
这次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刚刚5岁半的女儿。在王亚平带上太空的个人物品中,除了与家人和战友的全家福之外,还特意带了女儿的相册。
2013年6月20日,在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时,王亚平在距离地面三百多公里的“天宫一号”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的那次生动的太空授课,早已在千万个孩子心中,埋下了飞天的梦想。

王亚平女儿是谁?

王亚平是此次出差团队的唯一女性成员,同时她也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务出发前,王亚平还和5岁的女儿做了一个约定。

王亚平表示,出发前她和5岁的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王亚平表示:我一直都在想如何让她做好跟妈妈分别六个月的准备,于是我们俩互相布置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好好学习。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多给她摘星星,并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另外,王亚平还透露,这次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年,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了空间站春节大礼包,消息称其中可能会包括汤圆和饺子,神舟十三号乘组除夕夜将会在太空中和大家一起守岁。

王亚平:没觉得自己漂亮。
王亚平当航天员瘦了好多。

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曾因在天宫一号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为众人皆知。身为我国空军招收的第7批女飞行员,王亚平和丈夫曾在汶川救援中擦肩而过。面对镜头,她曾说过不觉得自己漂亮,但王亚平自豪地说其他女航天员都很漂亮。

其实,宇航员王亚平,比明星漂亮多了!
王亚平身着舱内航天服照片。

同为1978年出生的女宇航员刘洋和王亚平谁更漂亮?

其实,这还用问吗?她们符合漂亮女人的所有条件,但不管漂亮与否,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梦想就像!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王亚平!

延伸阅读
这位山东姑娘,要去太空给女儿摘星星了!
樱桃乡走出来的“飞天女神”。

那个曾经火遍全网的“飞天女神”,即将再次出征!
北京时间10月16日00时23分,3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展开6个月的太空生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3名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左)
在“出差3人组”名单中,我们看到一个女性的名字——王亚平。
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女性航天员。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其实早在8年前,她就曾遨游太空,那一年,她才33岁。
这位80后女性,到底凭什么?
1
1980年,王亚平出生于“樱桃之乡”——山东烟台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植樱桃树为生。

●王亚平老家
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王亚平从出生起就表现得非同凡响。
不仅学习优异,从小在地里干活的王亚平,运动细胞也非常发达,是体育老师眼中的“天才”。
王亚平的耐力强,心理素质过硬,小学举办越野跑,要求从张格庄村跑到隔壁村再绕回来。
在一堆男生中间,她硬是跑了个第二名。
后来体校来招生,王亚平因为身材矮小没被选中。
初中毕业时,家里经济状况越发捉襟见肘,父母想让王亚平报考中专,减轻家里的负担。
但一向乖巧的王亚平没有听话,偷偷报考了高中。
她要考上大学,飞出大山。
正是这次“自作主张”,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王亚平高中毕业照,第一排左起第四为王亚平。图片来源:胶东在线
1996年,平凡无奇的一天,王亚平推着自行车准备去镇上卖樱桃。
路上遇到几个同学,捎来了一个消息:“济南空军来招飞行员了,你去试试吧,没准就能选上呢。”
当时班里20个女生,只有她一个不戴眼镜,而且是出了名的体育健将。
在同学们的鼓励下,17岁的王亚平懵懵懂懂地报了名。
那是我国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当时飞行员每八年才招新一次。那年共招37人,山东只要5个人。
这八年一遇的机会,让王亚平给赶上了。
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竟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了所有的体检和测试,拿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并不是考上就一劳永逸了,飞行学院每学期都有严格的考核,不合格就会被淘汰。
冬天的长春零下几十度,就算大雪纷飞,训练也从不间断。
因为担心被淘汰,王亚平付出了比同学们更多的汗水和眼泪。每天的跑步,她都要比别人多跑几圈,经常是衣服外结冰,背心里流汗。
1999年春天,考核结束,37名飞行员,7人被淘汰。
留下来的30人里,有两位未来的“飞天女神”——王亚平和刘洋。

●刘洋(左)和王亚平
2
在飞行学院的4年时间里,她们进行了更加魔鬼式的训练,拉练、跳伞、飞行……
每一项对于女性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但王亚平却没有喊过一声苦。
有一次,学校举行7000米长跑,王亚平跑了第一名。
同学问:你到底有什么诀窍?
她答道:就是当我快要受不了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这样坚持到了最后。
4年大学毕业后,王亚平被分到武汉空军某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她不爱逛街,不喜购物,而是刻苦训练,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成为业务骨干。
2008年汶川地震,王亚平临危受命——向灾区运送物资。
她连续奋战七昼夜,抢运物资,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当时,同为飞行员的丈夫赵鹏也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
有一天下午,两人的飞机都在成都降落,让他们有了一次短暂的重逢。
这之前,两人已经半年没有相见了。
但不过短短半小时,新的任务就到了,两人只能依依惜别,各自奔赴蓝天。
夫妻俩有一个小秘密,如果在天空遇见,就用暗号打招呼,这是属于两个人特有的浪漫。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在当晚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然而,天公不作美。中午时分,两块巨大浓积云向着北京上空逼近,眼看着就要降下雨来,这势必会影响晚上的开幕式。
王亚平奉命参加气象保障工作,与老天展开了一场场特殊的搏斗。
她冒着危险钻进乌云中,播撒一种叫膨润土的化学物质,试图将两块浓积云减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9年间,王亚平在空中的安全飞行时间,长达800多个小时。
蓝天白云中的一次次穿行和历险,锻造出她的波澜不惊和沉稳坚毅,也让她深爱着这份使命。
但内心深处,她还有一个更远大的梦想。
3
2003年,当杨利伟载着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时,王亚平在电视机前激动得不能自已。
她也由此萌生了一个想法: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她要成为一名女航天员。
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王亚平圆梦的机会来了。
但这也就意味着她几年内都不能要孩子,为此,夫妻俩第一次产生了分歧。

●王亚平和丈夫赵鹏
但最终,丈夫妥协了,全力支持妻子的梦想。
2010年,王亚平经过严格体检和评估,成为预备航天员中的一员。
接下来,便是严苛的训练。
王亚平每一次训练时所承受的强度,都和男航天员一样。
因为在太空中,没有人管你是男是女,每一个人都必须是铜墙铁壁的斗士。
第一次转椅检查,王亚平只坚持了5分钟,就浑身冒汗、头晕恶心。
虽然做飞行员时,也有转椅检查,但只要4分钟,而且头不用动。但航天员要求连坐15分钟,还需要叠加头动的刺激。

模拟失重水槽训练,她穿着有40千帕余压的航天服,要先和衣服对抗,再完成水下的任务训练。
一次下来4~6个小时,消耗的体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结束后,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住。

●水下模拟失重训练
训练超重耐力时,离心机一运转,她的心脏就会疯狂跳动,胸口像压了千斤重石。
紧接着就是呼吸困难,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普通人最多能承受4G的离心力,而在离心机里承受的失重,是8G。

●王亚平进行冲击训练
当然,也不是没有退路。如果实在承受不了,可以按旁边的红色按钮求救。
但王亚平说:“我们都不会按这个按钮的。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它。我想,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
这席话,惊得采访的记者直摇头,说不出话来。

这样高压的魔鬼式训练,王亚平坚持了2年多。
曾经,很多她以为无法做到的事情,都一一完成了,凭借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2012年,王亚平完成了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正式成为一名航天员。
4
2013年3月,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搭乘神舟十号登上太空,成为中国80后飞向太空第一人。
之后,她站上了“最高讲台”,在太空舱内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她也是我国首位成为太空老师的女航天员。

当神舟十号成功回到地球,王亚平激动地说:“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

后来,有人问王亚平,如果面对21岁的自己,最想说些什么?
王亚平想了想,回答道:
“首先我想对自己说一声,感谢你克服万难,执着地坚持和守护了自己的梦想。
然后我想嘱咐21岁的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永远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正如大学时的长跑,同学们问她有何诀窍,她说没有,靠的就是坚持。她从一个山村农家女到全球瞩目的“飞天嫦娥”,靠的还是坚持。
怀揣梦想,并始终持之以恒地去追逐它、捍卫它,这便是王亚平脱颖而出的诀窍。
2016年,王亚平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
每次路过航天院,看到墙上11位航天英雄的照片,小姑娘都会自豪地指着说:“那是我妈妈!”
5岁的她有一个愿望,就是妈妈能去太空摘一颗星星。
王亚平说,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时,她还没有孩子。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她会对自己的女儿说,妈妈给你摘星星去了,等着妈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