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杀手,山西煤老板一夜连杀14人,落网时满脸笑容毫无悔意
他在3小时内连杀14人,被逮捕时却满脸笑容,还嚣张扬言自己还有30个人没杀,而他就是轰动全国的恶魔胡文海。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5年,胡文海出生在山西省晋中大峪口村。
同村村民评价道,胡文海从小就是有名的楞人,别说谁对他不满,就是他看你不顺眼也要下手教训你一下。
性格暴躁的他,如同火药桶一般,一点就炸,随时会伤到人,为了心中一时之快,压根就没有隔夜仇这种说法。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他最为鄙夷的一句话,对他而言,有仇应该当场就报。
打得过的,当场就要打回去,打不过的,就等别人睡觉后,趁夜色捡石头砸玻璃,砸门,故意制造出噪音不让人入睡。
这样的个性使得大量村民都不敢得罪于他,害怕遭到不休不止地报复。
例如曾经的和他发生过争端的一户村民,在情绪激动之时伤到了胡文海,让其住了院,直接让胡文海动起了杀心。
这也让村民一家四口为了躲避胡文海的报复,被吓得连夜搬离村子。这也能从侧面看出,胡文海的不稳定程度,已经到了让人恐惧的地步。
不过虽说此人脾气暴躁,和大部分村民都有着过节,但实际上他在村中的口碑还算相对不错。
因为情绪稳定之时,胡文海还算得上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即使他有着这么一个暴脾气,在村中仍是有着一席之地。
再加上长期的相处,大家都清楚胡文海的脾性,基本都不会去主动招惹他,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不过别人不惹他,不代表他不会招惹人。
高中毕业后的胡文海选择了进入社会工作,并获得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但他的脾气并因为工作稳定而变得一起稳定,岁月不但没有平缓他的情绪,反而让他的暴躁程度越发上升,简单来说,他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变得成熟。
工作压力以及环境变化,让胡文海的情绪一直处在狂风暴雨的状态,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能闹得不可开交,钻牛角尖。
但社会并不会像村民们一般包容他,容忍他,当他犯错时,就会对其进行无情地惩罚。
不稳定的情绪,不和谐的职场氛围,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基本是无法容忍的红线。
因此,他被开除了,并且由于之前得罪了不少人,在工作圈中广为流传,已经到了混不下去的程度。
没有安身之地的他只得选择返乡务农,维持生计。
如果没什么意外,他的一生将会平平淡淡地度过,情绪兴许也会随着汗水沉淀于大地之中。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的性格会容忍他这么隐入尘烟吗?答案是否定的。
胡文海始终无法安心务农,每天忧心的不是地里的庄稼如何,不是什么时候播种,而是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发财,打一个翻身仗。
这里不得不感叹道他的运气,因为这个机会,还真就被他等到了,胡文海也因此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1993年,煤炭行业在山西兴起,胡文海想趁机挣一波钱,他看到有钱的出钱承包矿场,没钱的出力下矿当矿工。
尤其是承包矿场,可以说大赚特赚,因此,胡文海找到了村支书帮忙。
由于胡文海素日嫉恶如仇,经常帮村民仗义执言,即使他有时候脾气暴躁,经常得罪人,但在村里的口碑相对还算不错的。
加上其人也比较机灵,有几分商业头脑,村支书胡根生也比较欣赏他。
于是通过村支书这层关系,胡文海不仅以极低的价格取得了三年的承包权,还顺利成为了村里第一个煤老板,占到了先发优势。
在这三年里,他利用村中的煤炭资源疯狂敛财,赚得盆满钵满。
在三年承包期满后,已经尝到甜头的胡文海自然是不愿意将这块利润蛋糕拱手让人,或者说让他人来分一杯羹,他想要一直独享利润,独占红利。
因此,他利用这三年间赚取的利润,上下打点,走关系,又额外取得了两年的承包权。
据公开资料现实,山西的煤矿产业巅峰期在1999年前后,这期间的煤矿数量达到了一个顶峰。
换个角度理解,在这之前,与胡文海竞争的人并不多,他能谋取的利润更大,几乎是占据了整个黄金期。
五年的时间,他从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变成为了村中富甲一方的煤商。
当然,钱不可能让胡文海一个人赚,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经商头脑,太多人想靠煤矿发家致富。
因此在1998年煤矿承包到期后,村民要求胡文海让出矿场的承包权,并让村支书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让大家公平竞争,价高者得。
按常理而言,已经积累了一定量财富的胡文海,在竞标中可以说是具备相当优势的。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眼看煤矿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他竟然还想用五年前的价格来承包煤矿。
另一方面,村支书在胡文海经营的五年内,也是发现了该行业的利润,想要利用手中权力中饱私囊。
很明显,胡文海给出的价格不够高,并且其脾气过于不稳定,还有一丝嫉恶如仇和钻牛角尖。
这样的人并不利于掌控,或者说是利益合作,加上其他村民的要求,以及其他村干部的支持,村支书才决心以公开竞标的方式,名正言顺地剥夺胡文海的承包权。
毕竟,他清楚胡文海给出的价格,只需要稍加操控,便能压下他的底价,而蒙在鼓里的胡文海也并不会知道其他人的报价。
虽然这次竞标,村支书看起来并没有违规操作,一切都是按照程序进行。
然而实际上,他却在后面被证实了存在贪污受贿的现象,有预谋地谋取利润。
而胡文海在这种情况下竞标,结果自是不用多说,在场的很多人出价都比他高,几轮竞争过后煤矿自然落给了出价最高的人。
利益的损失让胡文海心生怨念,萌发了犯罪的种子。
原来,当初胡文海靠煤矿起家挣了不少钱,后来承包权却在竞标中输给了其他人,让他心生不满,认为是村支书故意针对于他,强行夺取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煤矿本就不是胡文海个人所有,并且新的承包者乃是通过正规的竞标渠道,用比他更高的价格赢下竞标,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但胡文海便不这么认为,性格偏激的他再一次钻了牛角尖,记恨上了不再次以原价承包给他的村支书,认定村支书就是接受了贿赂。
对此,他于1999年向反贪局举报大峪口村煤矿,也就是他之前承包的煤矿存在3年少报5万吨产量,偷漏税100万元,少交管理费25万元的违法情况。
但由于证据不足,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这让胡文海大为恼火,但想到来年还有再承包煤矿的机会,他也就暂时隐忍了下来。
但他真的能沉住气吗?
1999年6月19日,胡文海与村民发生口角而受伤,这直接让本就无处发泄情绪的他动起了杀心。
其认定此次受伤的幕后主使乃是村支书,因为自己此前上访举报他,让他曾经公开发言,大峪口村除了胡文海,没人敢举报他。
简而言之,胡文海认为村支书想要将自己灭口,掩盖其贪污的事实,他要报复,要和参与计划的人同归于尽。
不过正当他谋划如何大开杀戒之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2001年,胡文海再次竞标失败,但却在无意间通过煤矿工资表,查账查出了村官贪污500多万。
这直接让胡文海喜上眉梢,要报复他们,根本不必搭上自己的性命,正规途径就足够他们喝一壶的。
于是,胡文海将村官的贪污消息扩散了出去,并与121名村民及干部联名举报上诉。
但长达8个月的举报时间,不论胡文海用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上交材料,最终处理结果都不了了之。
这直接让胡文海对正规途径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再等待的他,重拾起了自己曾经的计划,那就是大开杀戒。
2001年10月26日,胡文海手持双管猎枪对村支书展开了报复,杀红眼的他甚至就连无辜者也不放过,在这17名受害者中,老弱妇孺皆有,但与其有过纠纷的却仅有4人。
然而,他最后被捕时却笑容满面,认为自己是在行侠仗义,惩治贪官。
据受害者家属回忆,自家与胡文海并无过节,如果一定有,那可能是结婚时他没有送礼。
由此可见,胡文海走向了极端,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人,而对于自己的行为,胡文海说出了令人发指的一句话,他还有30多个人没杀,一时间让人瞠目结舌。
可以说,胡文海这种漠视生命的行为,最终也得到了惩罚。
2001年12月25日,胡文海因犯故意杀人罪,私藏枪支弹药罪被判处死刑,并在一月后被执行枪决。
总而言之,解决仇恨不应该通过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否则终归是害人害己,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