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都闹到这地步了,美国还在为口罩吵架、上街…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0-03 12:46:49 围观 : 评论

时维十月,美国疫情全面暴发半年有余,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749万例,死亡人数超21万人。


但是,美国人仍然在为口罩争吵甚至上街游行。不论总统竞选集会还是首轮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现场几乎都不戴口罩。口罩是2020美国政治分歧的重要标识和大选选战的重要话题。


2020年9月12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州明登市一处机场的停机坪举行了竞选集会,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疫情中,可能没有什么比美国人的口罩观,更让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人大惑不解,更加典型地反映出中美思维方式和政府运作的不同,更能表现一国领导人的态度对疫情的影响力,以及政治极化弥漫到一定程度之后如何把各种非政治问题政治化。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说,戴口罩的争论,是一场典型的美国人之间的斗争,一方强调公共卫生,一方上升到个人自由的高度。

文|徐剑梅 瞭望智库驻华盛顿研究员

编辑丨蒲海燕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为口罩而争吵



9月第一个周末,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一家美甲店里,一名中年女子拒绝店内一名顾客要她戴口罩的要求,争吵后愤然离去。网络流传的视频中,她没有吐脏字儿,只是大声斥责说:“我在为我们拥有的最后一点公民权利而战,你太愚蠢了,搞不清楚。”


8月,在加州一个海滨小镇,两个小伙子向过往行人免费分发口罩,结果被大部分人拒绝,甚至粗鲁地用脏话回应。有人说:戴口罩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是“狗屎谎言”;有人说,他要走好几英里路,口罩没用。


疫情以来,口罩新闻络绎不绝。


疫情初起时,在纽约等地,不少华人因戴口罩遭到骚扰和辱骂,一些留学生因此把口罩放在包里不敢拿出来,甚至戴口罩后再戴上围巾遮挡。


疫情全面暴发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州施行口罩令,戴口罩不再被视为另类,但对抗口罩令的新闻又络绎不绝。


8月29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参观者测量体温。

在洛杉矶,有顾客因商店要求戴口罩入内而威胁要把店家告上法庭,甚至发生斗殴和枪战。在堪萨斯州一家餐馆,一名头戴“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的40多岁男子因为被要求戴口罩而掏出枪来。在犹他州盐湖城,不时发生反对戴口罩的周末游行,最近一次是9月劳工节小长假,数百人聚集在州议会大厦前,抗议州长的口罩令,高呼拒绝戴口罩的口号。


到9月中旬,美国已有至少34个州和首都华盛顿颁布了强制戴口罩的规定。但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的人均新发新冠病例现阶段在全美分列第一和第二位,这两个共和党主政的红州却都没有发布要求民众戴口罩的州长令。


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古姆主张由民众个人决定是否戴口罩,政府只需通过社交媒体鼓励;南达科他州州长克里斯蒂·诺姆以“坚定的保守派”闻名,疫情期间从未在公开场合戴口罩。她表示怀疑医学界关于口罩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广泛共识。

很少甚至没人戴口罩是特朗普竞选集会一个特色。


9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飞机库里举行的特朗普竞选集会上,特朗普的铁杆粉丝摩肩接踵站在一起,演讲过程中少数戴口罩的人也取下口罩,在特朗普的演讲时不停高呼:“美国!美国!”


随后,在北卡州温斯顿-塞勒姆的竞选集会上,虽然当地县共和党主席请求特朗普根据北卡州规定戴口罩,但特朗普没有“入乡随俗”,全场“裸脸”,并嘲笑了北卡州关于疫情期间集会人数控制在50人以下的限制。


特朗普还在近期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要求现场提问的记者摘掉口罩,并嘲笑了坚持戴口罩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

9月12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州明登市(Minden)一处机场的停机坪举行了竞选集会。CNN记者采访时发现,特朗普的粉丝们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没有保持社交距离,也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说起不戴口罩的原因,有的说,疫情并不像公共卫生专家说得那么严重;有的说,必须通过不戴口罩地互动培养免疫力;有的说,疫情已经这么久,觉得自己已经免疫了,就算感染病毒也不过是去医院待上几天;还有的说,新冠疫情根本不存在,“是一场为了摧毁美国而制造出来的假瘟疫”。


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罗伯特·克里茨曼教授9月10日在《纽约时报》撰文讲述他的口罩故事。


最近,在宾州参加一个生日聚会时,他戴了口罩,但“我环视了一下,没有人戴口罩。人们只是在脖子上松松地挂着口罩,或者把它们放在搁盘子和眼镜的桌上。”面对其他聚会者的目光,这位教授感到尴尬。而后,他饿了,但不能戴着口罩吃喝,于是“很不情愿地取下了口罩”。但是,当人们走过来打招呼,他向后退了两步,想重新戴上口罩,又担心会让自己“显得过于书呆子气、焦虑、神经质或‘不酷’”。


克里茨曼最终在吃完生日蛋糕后重新戴上口罩,继续充当聚会里唯一的另类。但他由此感受到,很多美国人在社交场所不愿意戴口罩,是因为隐形的群体压力和担心别人会怎么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人们希望被喜欢和接受,而不是被拒绝或被回避。


其实,和2月至3月初疫情暴发初期相比,至少在室内公共场所,戴口罩在美国大多数地方已是常态。


半年前,纽约大街上几乎没人戴口罩,现在则是街上几乎人人戴口罩,不戴口罩者反而容易被侧目而视。9月14日,纽约市再颁新规,不戴口罩乘坐地铁公交将被罚款50美元(约合339元人民币),相邻的康涅狄格州则将从17日起对违反口罩令者罚款100美元(约合678.5元人民币)。


在华盛顿和相邻的马里兰州南部与弗吉尼亚州北部构成的大华府地区,超市购物时口罩早已成为标配,有些超市还在入口处提供口罩供顾客自取。其他各种店铺的门口也大都张贴着入内需戴口罩的通知。

疫情是口罩最有力的普及者。今年夏天是继美国3、4月份疫情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期。盖洛普公司8月初的民调显示,86%的美国人“总是”或“通常”在室内使用口罩,而“总是”或“通常”在户外和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使用口罩者占比为47%。


2020年9月8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生戴着口罩复课。


不过,8月底以来,随着疫情再度趋缓,和夏天时相比,在大华府地区,餐馆、酒吧现在已纷纷恢复了营业。顾客满座甚至在前台排队等候入座的情况再次出现,虽然餐馆桌椅调整了距离,但排队的、入座的,戴口罩的人大为减少。户外徒步的人们,戴口罩的也比夏天时大为减少,只是错肩而过时,不少人会选择尽量站开和背过身去。


只是,总体而言,即便外出戴口罩的美国人,对口罩的“紧张”程度也与国内有很大不同。


如今,美国口罩不再缺货,亚马逊购物网站上,就连N95口罩也降到疫情发生以来的最低价格。但是,很多美国人不仅不讲究普通医用、手术用与N95口罩的防护级别,而且仍然戴着防护性能较差的自制布口罩,又或者干脆在脖子上围一个大手绢或布巾以备需要时蒙住半张脸。很多美国人更关心的不是口罩的防护性能,而是外观设计是否显酷,这使得口罩成为美国时尚设计的新宠。

此外,疫情期间,带阀门的N95口罩在美国并不受待见。美国疾控中心特别提醒民众不要佩戴内置阀门口罩。在美国“商业内幕”等网站发布的口罩知识帖中,带阀门口罩被列为最糟糕的口罩,比蒙面布巾还要差,理由是只保护自己,不保护别人,把污染物排入空气,助长了病毒传播。这种“口罩观”符合西方社会对口罩的传统看法。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之前,美国及西方社会的普遍观念是健康人不戴口罩,病人戴口罩,戴口罩的目的首先是保护其他人。


2

口罩的政治化



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特别是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使得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大量西方民众改变了对戴口罩的态度。普及戴口罩作为一种低成本干预和防护手段,有助于减少新冠病毒传播,让所有人都更安全,基本成为美国和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但是,由于疫情与党争和大选背景的叠加,以及很多美国人长期以来对体制、精英以及对立党派的不信任,在美国,口罩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化、符号化。口罩成为“党派文化战争的新象征”,成为政治分歧的标识和催化剂之一。


2020年,被 戴上口罩。

雪城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康奈尔大学的三位政治学者(Syracuse’s Shana Gadarian,UC-Irvine’s Sara Goodman,and Cornell’s Tom Pepinsky)分析2400多名美国人在疫情中的行为和态度,发现党派立场与民众对戴口罩的态度存在强烈关联。


《政治》(Politico)网站曾有文章干脆冠以这样的标题:“戴口罩的是自以为是的自由派,拒绝戴的是不顾风险的共和党人”。一位网名为kimmasters的美国人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的遭遇——他戴着口罩遛狗,不戴口罩的人经过他身边时问:“你是投民主党的票吗?”


华盛顿大学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在州层面,是否及何时出台口罩令,州长所属党派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超过疫情传播程度和死亡率等其他原因。这项研究称,和民主党主政的州相比,共和党主政的州平均推迟了近30天实施室内公共场所戴口罩的规定。户外戴口罩的民主党人比例也远高于共和党人。

领导人言行所释放的信号势必影响公众反应。美国主流媒体认为,总统特朗普对戴口罩总体上的消极态度,加深了美国社会围绕戴口罩问题产生的分歧,是美国口罩问题政治化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本人直至7月疫情高企时才在压力之下发推特表示戴口罩是“爱国主义行为”,并在参观一所军队医院时首次在公开场合戴口罩,但此后媒体未能再拍到他戴口罩的照片。两党全国代表大会后,他接连举行竞选集会,在场绝大多数支持者也不戴口罩。


特朗普为何不情愿戴口罩?


美媒曾经援引白宫消息人士说,特朗普认为戴口罩会“显得可笑”和“传递错误信息”。按照美国媒体的解读,特朗普向来高度重视经营自己的电视形象,期望展示自己“强大的领导力”和强壮的“硬汉”形象,把重启经济放在首位,而戴口罩有违于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示弱”,进而不利于他竞选连任。


在一些特朗普支持者看来,特朗普戴口罩的照片会显得美国对疫情无能为力,因为“就连美国总统也必须躲在口罩后面”。

 

在民主党人和自由派媒体看来,支持戴口罩,意味着相信科学、支持专业人士的科学决策,重视公共利益,具有公民责任感,认真对待居家令等社会疏离措施、愿意为公众利益忍受个人不便,拯救生命,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拒绝戴口罩,则意味着不相信科学,拿自己和他人健康冒险,破坏熨平疫情曲线的努力,表明“特朗普政府对专家和专业技能的漠视和贬低”,是美国“自满的象征”。  


与此同时,美国很多共和党选民及右翼人士把戴口罩等同于“懦弱”“屈服”“冒犯个人自由”“侵犯公民权利”“灌输恐惧”,对疫情反应过度。


5月5日,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不戴口罩参观一家口罩生产厂时,一群特朗普支持者在工厂外骚扰戴口罩的当地记者,指责他们戴口罩是“试图煽动恐惧、恐慌和偏执”“站在爱国主义的对立面”“这看起来很软弱,尤其是对男性而言”。


直至9月初在科罗拉多州的特朗普竞选集会,特朗普的支持者仍然嘲笑口罩是“自由派书呆子的赠品”。


虽然死亡病例已超过21万,但很多共和党选民仍然坚信疫情威胁没有媒体描述得那么严重,继续把戴口罩上升到侵犯公民自由的高度。在他们看来,戴不戴口罩是自己的事,政府和他人关于戴口罩的要求是对其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冒犯。

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戴不戴口罩,也与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意识、种族背景和种族歧视问题相关。


5、6月份时的民调显示,非裔美国人中,83%的人说他们可能会戴口罩,而在白人当中,这一比例为64%。


部分美国右翼保守派认为戴口罩是软弱的表现,有损男性的阳刚气概,而拒绝戴口罩是无所畏惧的“硬汉”,这被称为“保守派白人男性效应”。社会科学教授彼得•格利克(Peter Glick)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写道:“表现得小心谨慎有悖于男子汉气概的核心原则——不示弱。”


此外,对美国的少数族裔来说,戴口罩还存在遭遇种族歧视的风险。


在美国部分城市,非裔男性如果蒙面,很容易被警察怀疑是罪犯,而不是遵从抗疫指南的人。


在疫情早期,美国右翼往往把戴口罩与亚洲国家联系在一起,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行为激增。“戴口罩问题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种族和性别偏见”。一些小商店店主则抱怨说,顾客戴口罩,使得商店被窃风险增大。

美国一直流传着不少“口罩阴谋论”。


在纽约曼哈顿一座大桥上,曾有这样的涂鸦:“贝佐斯(亚马逊老板)制造了(新冠)病毒。”


右翼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Laura Ingraham)就曾在节目中声称,敦促民众在公众场所戴口罩,是一个散布“恐惧和威胁”的阴谋。她说,“看到口罩,你就会觉得自己不安全,生活没有回归正常。”


被一些右翼媒体和反疫苗组织追捧的“医学怪人”朱迪·米柯维茨(Judy Mikovits)博士则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归咎于大型制药公司、比尔·盖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阴谋,宣称疫苗削弱免疫系统,使人们更易遭受新冠病毒侵害;戴口罩是危险之举,“实际上激活你自己身上的病毒”。

在美国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一些胡乱拼凑的图片和表情包,宣称戴口罩可能导致“高碳酸血症”或二氧化碳中毒,使得精神状态异常、失去知觉、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甚至可能致命。


这看似荒唐,但很可能真有美国人相信,《福布斯》杂志为此专门刊载科普文章辟谣。  


该不该戴口罩,本应是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核心在于是否有助于遏制疫情,有利于公众健康。


但是,在美国,却竟然被赋予如此之多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内涵,与党派立场直接挂钩,造成信息传递的扭曲和混乱。


《政治》网站文章称,“在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美国,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政治化”,口罩就是例证。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甚至认为,美国人对新冠肺炎疫情所有杂乱无章、自相矛盾的回应,都可以归结为围绕口罩的“怒目而视、彼此角力、推脱、顺从和蔑视”。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