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自杀传统据考!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据《今日印度》网站10月5日报道,印度空军参谋长拉克什·库马尔·辛格·巴达乌里亚表示,印度空军已经做好了空袭中国的准备,但(事态)还未达到这个地步。
这嘴炮很有印度特色。但另一方面,印军自杀传统依然在持续。
01 另类传统
据印度媒体报道,10月2日,一名叫库玛的印军士兵在克什米尔地区执勤时突然举起自己手中的步枪,向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年仅22岁的生命。
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军内部的传统。
库玛自杀2天前的9月30日,一名56岁的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副督察,在查谟郊区一处边境哨所开枪射击自己的头部,在被送往医院后宣布死亡。
再往前的9月16日,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的1名士兵在其营地内开枪自杀。
再往前的2019年,一名印度士兵因压力过大,用步枪向战友们扫射,导致5人死亡,两人重伤。
按照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谢利帕德·纳伊克的话说,“8年内75名士兵死于印巴交火,10年间(2010年至2019年)901名军人自杀。”如果平均分摊一下,过去十年中,印军每年大约80人自杀;相当于每隔三四天就有一名印军自杀。
所以说印军自杀是老传统。放眼整个地球村,印军自杀的传统可谓触目惊心。
与此同时,印军高层在不停地大放狂言。印度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的话不过是印军高层最新的狂言而已。他还表示,在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印度空军已经做好进行两线作战的准备。
——直接把牛吹到天上。当年不可一世的小胡子也没公然这么吹。
常态中的印度人其实不太关注现实世界,精神漂浮于来世。很多印度人幻想通过今生修行受苦,换取来世轮回成婆罗门阶层或天神座下的白色神牛。
然而这个常态为何在印军中就不灵光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印军和普通印度人不一样,不能靠精神常态去逃避,他们必须正视现实。因为在军队中,不重视现实,就要没命。
军队是一个大熔炉,既然正视现实,就必须面对现实中——
地缘与生活习性问题;
社会阶层分化问题;
待遇与腐败问题。
02 恶劣的战场
之前文章说过很多次,印度有军国主义思维,非常好战。并且在二战之后吞并了主权国家锡金,打散了主权国家巴基斯坦。
印度独立之后的70多年一直在打仗,和周边邻国(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斯里兰卡)全部发生过战争,肆无忌惮地蚕食邻国领土,很横。
众所周知,战场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常年作战的前线士兵,很多人时间长了心理就会发生扭曲。而印度的前线士兵,压力尤其大,根源就在于印度的前线战场形势非常恶劣。
印度主要的蚕食对象是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因此印军前线阵地,基本沿喜马拉雅山一线分布,都是高原。
什么是高原?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下而上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永久积雪带。
与之对应的印度士兵,基本上都来自于炎热的南亚平原,跑到寒冷的高原前线,那种考验远比一般意义上的上战场来得大。换句话说,高原前线的印军崩溃的概率更高。
咱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大统一的趋势都是由北向南。唐朝之后,南方的人口与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北方。但除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朝之外,基本没有人由南向北完成统一。即便明朝,朱棣后来又把天下从北向南打了一遍。
朱元璋之前的刘裕,朱元璋之后的洪秀全、孙中山,都没能统一天下。即便是蒋介石,两次北伐声势很大,却也没能真正完成大一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地形是西方高于东方,北方高于南方,从南向北相当于仰攻作战,地缘上处于不利状态。
中国的地形变化比较平缓,尚且如此艰难。印度从南亚大陆到青藏高原的距离很短,相当于直接就是一个大陡坡。
解放军控制的阿克赛钦,平均海拔在4千米以上,很高对吧;然而它距离新德里大约300公里。可以补脑下这个坡度。
想象一个南亚大陆上习惯于沐浴恒河之水的士兵,把他送到寒冷的高原前线,那是一个什么滋味!
正因如此,几千年历史,印度人从没有上过青藏高原。
当然印度历史是一部被征服的历史。雅利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英国人等等,轮番前往南亚当征服者。印度土著已经被改造得逆来顺受,而且历史上的印度军队战斗力也一般。
印度独立之后,印军强行去高原作战,已经算逆天改命了。
这种情况下,印度士兵在高原崩溃、甚至自杀,一点都不稀奇。当然军队是一个战斗集体,如果能团结互助,也有可能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
但印军的顽疾在等级制度与腐败。
03 致命的等级
由于印度历史上一直被征服,导致印度人被征服者洗脑太彻底。时至今日,印度人依然沉迷于雅利安人当年制定的规则中。
印度下等人活得比较悲催。成百上千居民共用1个公共场所,在营养丰富的恒河中沐浴洗漱,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场景在印度都是常态。
这种等级制度,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军队里,军官与士兵完全是两个阶层。
印军是募兵制,士兵可以服役17年,相当于在军队干半辈子;但基本没有机会升迁。就好比打工仔,半辈子守着流水线作业,沉闷而压抑。印度在高原前线给山地步兵师建造的营帐,12名士兵住一间,1名基层军官住一间,差距更是一目了然。
具体到薪资待遇上,差别更大。2008年,印度推出针对军人的薪资标准:低级委任军官(从士兵中提拔出来的老兵)和士兵的薪资为5200卢比(约506元);中尉和准将级别的薪资为15500卢比(约1508元)。
换句话说,就是来自底层的士兵和非底层的低级军官之间的津贴待遇差3倍,将级以上军官待遇更高。另外士兵没有上升空间,低级军官还有上升空间。
也就是说底层印度士兵,作为低廉劳动力为军队做贡献。这种情况尽管在印度不算最差,但实际上还不如富士康打工仔(前些年富士康也经常有跳楼的),更容易让人压抑。
最亏的就是低级委任军官,这些老兵油子是印军基层骨干。一旦发生战争,他们也是战场的中坚力量。现在印军有87646名低级委任军官和25434名相同级别的士官,每月工资只有5500卢比(535块人民币)。这个工资水平即便在物价低廉的印度,也很难养家糊口。
印度陆军强烈要求,把低级委任军官的薪资待遇提高到一个月1万卢比(约973人民币),以鼓励士气。但印度财政部死活不批。
其实印度军费不低,但是架不住印度军工不给力,啥东西都得买。比方说印度国产的英萨斯步枪,堪称“故障第一名”。管。
为适应高原环境,印度只好进口美国突击步枪西格绍尔,当然这是需要付钱的。另外这种高精度步枪,在使用、维护、保养方面都需要花钱。
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国支援印度,那是要卖军火的,不是做慈善。不论是阵风战斗机,还是S400防控导弹,都得花钱买。
这种情况下,印度财政部自然不会给低级委任军官涨工资。买那些昂贵武器的钱还没着落呢,哪有余粮给那些来自底层的贱民。
比等级制度更要命的是腐败。
04 应变招数
地球村腐败排行榜上,印度一直名列前茅,印军也不例外。
《印度斯坦时报》曾披露,印陆军高官吃巨额回扣,军粮中竟然被丧心病狂地掺了牲畜食用的饲料!
普通士兵本来就是低种姓下等人,没有话语权;再加上薪水过低、无法请假,原本就够压抑的;再碰到这种丧心病狂的军官吃回扣,精神更容易崩溃。
简而言之,印军自杀传统是多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那些因素,有部分是军事因素,有部分是社会顽疾,很难根除。
印度政府也深知这种情况,就变相出招,提升士气。
印度在2002年时曾出过怪招,为最精锐边防部队的某些士兵安置阴茎起勃器,解决他们的阳痿问题,试图提高军队士气。但这招很显然不靠谱,因为那种手术费用高昂。
为激励士气,印度开出高价抚恤金。《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军队如果是在克什米尔前线和锡亚琴冰川阵亡和因为自然条件,比如雪崩死亡的士兵,可以得到500万卢比抚恤金,大约是45万人民币(6万美元),而且还可以得到这名士兵生前的全额月薪补偿。
这个补偿虽然丰厚,但前提是丢命。而且丢命的条件比较苛刻,阵亡或因自然条件而亡,自杀的不算。所以这个高价抚恤金,对大部分士兵来说,就好像奖池里的五百万,看着欢喜,但和自己没啥关系。
印度另外一个招数,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视线。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的狠话,只是其一。《今日印度》电视台甚至搞起了直播,展示印14军如何在短时间内抵达中印边境的冲突一线。
与此同时,在野党的叫喊声更加响亮。10月6日,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炮轰莫迪称其边境政策软弱,声称“如果国大党执政,印度安全部队会在15分钟内将中国从边境击退100公里。”
这位世家子弟是尼赫鲁女儿的孙子。他完全忘了,1962年尼赫鲁的牌比如今的莫迪好。
其实印军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放狠话打嘴炮,也不是解决印军自杀传统,而是要解决20多万大军在高原的过冬问题。
口粮、燃料、汽油、润滑油、特殊冬衣、冬季帐篷和取暖设备,这些才是印军赖以生存的基础。
这些东西备不齐,印军的自杀传统在这个冬天将继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