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地铁大叔偷拍事件结束,女生“双留”处罚
原标题:四川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地铁大叔偷拍事件结束,女生“双留”处罚
文/木槿夕先生
四川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地铁大叔偷拍事件结束,女生“双留”处罚

(四川大学通报)
经历了半个月的等待,关于这位诬陷大叔偷拍的张某处罚出现了。
四川大学本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决定对该名女子进行“双留”的处罚,一个是留校察看处分,另外一个是留党察看。
这两个处分都是较为严重的处罚。

(留校察看)
由于张某是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她的诬陷让这所名校遭遇质疑,别人是给学校添彩,她是丢脸,因此对其进行留校察看的处罚。
往严重了说,留校察看的下一个是开除学籍;
往简单了说,留校察看的学生会在半年到一年之后,根据在校表现可撤销处分,如果学生继续犯错,那么就会对其进行劝退或开除学籍。
留党察看严重一点,学生的职务会自然撤销,最多不超过两年,在这个期间坚持错误不改,会开除党籍。

(新闻延伸)
这两个处罚都是给张某一个改错的机会,这也符合有关报道一直在降温的说辞。
这个处罚的关键在于,大叔和家属愿意原谅张某,张某公开进行道歉,一切都是按照合理合规的方式处理。
从社会影响来看,张某的行为令人愤怒,她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网上大放厥词,对一名大叔进行指责。
她是在用全体女性的安全来牟利,要知道偷拍事件曝光后,影响的是真正受到侵扰的女生,其心可诛。

(张某)
之所以张某会引发如此大的舆论,是因为她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新闻学从业人员,她深知大叔并没有偷拍,可是仍然选择曝光大叔。
她特意地留下大叔的视频,然后在网络上进行编辑,并配文“猥琐男”,导致不知情对大叔进行言语攻击。
每一个动作都能看出,张某是故意犯罪,她想要以受害者的身份来争取眼球,她本意是想小范围传播,让大叔吃哑巴亏。

(事先当事人的声明)
回顾这起偷拍的舆论事件,张某从一个受害者迅速反转,成为一个网曝的执行者,她依据的是一段偷拍的视频和小作文。
遭遇网友质疑之后,她还强调让别人停止网暴,“如果他真的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据为自己发声?”
还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就算我夸大其词了,他又损失了什么?”
事实上,女生认为大叔偷拍,已经当场对大叔进行指责,大叔将手机给她查看了,确认了并没有拍摄她的照片。
女生看完照片后,不依不饶地指责大叔,双方还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和解了。

(两个当事人)
一个是新闻学女研究生,一个是很少用智能手机的农民工,如果没有网友的深究,那么结果会如何?
张某在出了问题后,还试图以“曾经在地图上被偷拍”为由,指责大叔在手机里有地铁车厢照。
大叔儿子邓先生给出回复:“我爸很少乘坐地铁,照片是过去拍摄的。”

(沟通过程)
在双方沟通过程中,张某并没有展现出诚意,直到邓先生要报警,她才跑到广州,哭着向大叔家属道歉。
大叔儿子看到张某痛哭,选择了原谅她,“不需要赔偿,再给她一次机会。”

(后续的发展)
有了受害者的谅解,张某还在社交平台上道歉,因此不少人站出来维护女生,希望可以停止网暴。
人民日报评地铁乌龙事件:“以曝制曝,以暴制暴不可取。”

(相关报道)
坚持让学校开除张某的言论都是秉持“除恶务尽”的态度,让张某付出应有的代价。
事实证明,经历了半个月的调查,四川大学选择给张某一个机会,希望她能够改过。
说实话,大家都希望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日报中提到的“多一分包容,多一分体谅,社会才能少一些冲突,多一分和谐。”
对张某的处置,一定程度上是对造谣行为的警示,不能出现因性别轻判的情况。
在张某出现情况后,关于她的丑闻层出不穷,比较可信的是推荐免试研究生有问题和霸凌同学的指控。
如今四川大学证明她的免试资格没有问题,那么关于她的霸凌行为是否属实?

(受害者发声)
受害者坚称,张某在上高中期间,因她不合群,对其进行霸凌,事后学校给了两人警告处分,没有记入档案。
受害者信誓旦旦,表明当年的老师仍然在职,医院病历还在,证据都在,曝光之后,涉事学校回应正在调查。

(支持霸凌女生发声)
不止是受害者发声,也有知情者现身,讲述了她看到的细节,表明自身的态度:“她没说假话。”
张某在发偷拍视频时,她或许没有想到会遭遇全网追责,成为一个热搜人物。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此次四川大学对其网开一面,并不代表她不会继续犯错。
从张某的身上,可以看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她的外貌和学历都不错,家庭应该比大部分同龄人都好,但她不懂得珍惜。
一个人享受了天生的福缘,放任自流,无底线地做出损害他人的行为,终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