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立华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抚今追昔,我想要讲几句老生常谈,再讲几句鸡汤,最后讲点现实。佛教有一个基本的观念,认为世间皆苦,源于欲望,源于执念,只要放下欲望,拔出执念,就能去苦得乐。自打白马寺后,这套理论非常受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欢迎。毕竟,人只要信了,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不满,都是自己欲求太重。没有大平米的住房,怪自己欲望太重,执念太重。转念一想,破瓮片子挡窗口,也不是不能住。于是人就快乐了起来。自己这辈子受到的苦,算起来都是上辈子做的孽,只要这辈子做好事,下辈子就能享福。这么一想,所有的不快都立马烟消云散。旧中国的统治者们就是用这套观念来一遍一遍的洗脑人民群众,然后告诉大家,这辈子最大的善就是仁义礼智信,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于是社会的秩序便固化了下来。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英国的舰队打开了满清的国门,很多事情解释不了了,清政府贵为最高统治者,按说不会作恶,戏本唱了几百年,皇帝是好人,都是下面的大臣做了错事。为什么满清的皇帝老儿,还能遭遇如此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难道说投胎在皇帝家,也好不了了吗?万邦来朝的秩序出现了松动,东亚的地缘格局崩解,民间的信念开始崩塌,终于知识分子们发现,旧中国的理论,再也救不了中国,不仅是救不了,而且再信下去就要亡国灭种了。《海国图志》、《天演论》等先进的作品,纷纷出版。旧社会的思想信念纷纷塌了楼。终于,一定要有一个皇帝的想法也被打破,武昌起义三枪过后,民主共和换了人间。不是前世今生的冥冥果报创造了人间的现实,是人。是活着的人,教员讲,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教员的思想,有三个活得灵魂,其中之一,就是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办事要办什么,为了什么,怎么去办,要从群众中来。教员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人民要耕者有其田,就土地革命。人民要民族独立,就抗日战争。人民要推翻三座大山,就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人民要再不受列强欺辱,就抗美援朝。归根到底,是人民要站起来,是中国的四万万群众要站起来,把群众最根本的目的从群众中提取出来,把群众最现实的诉求从群众中总结出来,要办什么,要怎么办,为了谁办,答案清晰浮现。是活着的千千万万的人的现实,成了我们的现实,我们才能有最强的创造。是活着的千千万万人的诉求,成了我们的诉求,我们才能得到最大的支持。是活着的千千万万人的渴望,成了我们的渴望,我们才能有最大的力量。是活着的千千万万人的厌恶,成了我们的敌人,我们才能够得到支持,凝结力量,创造性的压倒一切困难。我们的初心,应该是群众的初心,群众不信因果报应,群众只讲现实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奋斗还没到终点,人不能幻想。有一些年轻人,对爱情的幻想是这样的,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就是有个人能把他们从那庸俗无望没有意义的人生里拉出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真正的问题,从今往后,再也不必面对人生真正的苦难。这样的爱情观,必然享受不到爱情。有一劳永逸的事业观和历史观,也只能走入周期律的老路。要知道,群众路线,才是我们的生命线。是要让群众现在过得好,让群众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让地域之间的发展均衡起来,让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充分起来。只有这样,只有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我们才能讲,102,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