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金顶寺庙遭遇“不测”,揭开了血淋淋的现实,多人被处理
原标题:梵净山金顶寺庙遭遇“不测”,揭开了血淋淋的现实,多人被处理
文|木槿夕先生
2018年,梵净山就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谁曾想,一次修缮活动暴露了一个现实,某些人员早就脱离了实际,一味选择简单的方式处理。
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筑,住建局在2015年就明确规定,“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当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

梵净山金顶两个寺庙殿外颜色被修改,不止是对世界遗产建筑的不尊重,还是一种胆大妄为的无知行为,要知道梵净山金顶从远处看,青砖黑瓦是浑然一色,突然被改成了“少女粉”,让人看起来极不舒服。
回顾这起事件,发现不对劲的是一名旅客,拍下现场照片举报到梵净山景区热线,有关的工作人员回应,“可能是游客拍照时候使用了滤镜,哪个不是粉色,是原本的颜色,我们再三确认过。”
除此之外,梵净山景区工作人员回应,“因为上镜的问题。也有光源的问题。我们这边已经核实过,它是原本的颜色。”
目前,已经确认粉色是7月初粉刷的,多人被处罚,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责成景区公司暂停维修施工,按照规定开展修复保护工作,保持原有风貌。

捋清楚事情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梵净山景区的相关人员,对于景区管理的疏忽是致命的,面对游客的质疑,他们想到的是将问题缩小,没有正视问题所在。
事件败露之后,梵净山管理局副局长、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武陵区景区管理人员总经理等人免职并立案审查调查,对梵净山管理局局长、武陵景区管理公司董事长立案审查调查。
一场外墙的修缮活动,直接撂倒了一群人,不仅如此,相关接待游客的工作人员也不顾维修的具体情况,还告知游客已经核实,被责令公司进行批评教育。
有网友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到底是谁拍板用粉色来粉刷外墙?
梵净山金顶分为释迦殿和弥勒殿,是庄严的佛教圣地,使用青砖黑瓦的风格让寺庙整体和山峰融合在一起,考虑到外墙老化的问题,相关部门才对它进行修缮。

在保护世界遗迹这个问题上,官方的态度是不能随意改变或破坏,而被调查的几人是负直接责任的,将青砖黑瓦改成少女粉,不难看出他们是想标新立异。
7月初已经粉刷上去,造成了旅游的不适应,举报到景区热线,工作人员还强调是原本的颜色,这是在挑战大众的接受程度,妄图糊弄过关。
梵净山金顶有“天下第一峰”的称号,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是当地标志性的建筑,某些人在上面动手脚,是想要以破坏原有面貌为突破口,留下自己的名字。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留下了痕迹,有关人员被免职立案调查,对他们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完全是咎由自取。

梵净山金顶寺庙遭遇“不测”,揭开了血淋淋的现实
经历了岁月的摧残,梵净山金顶寺庙只是有外墙脱落的情况,可是遭遇有心人的精心设计,将它换了一个模样,远远望去,山峰之前出现两个少女,彻底推翻了此前庄严的形象。
颜色的使用在建筑上是有讲究的,粉色很少使用在寺庙和大型建筑上,是属于小众爱好,可是身居高位的几人拍板选择粉色,本身透露着对世界遗迹的不重视。
如果他们对历史有敬畏之心,绝不可能做出这件事,暴露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懒政行为,细思极恐。
连同和旅客沟通的工作人员,都不敢承认将梵净山金顶粉刷成粉色,充斥出一种“做错事不敢承认”的职业素养,不尊重游客的知情权。
在这里要感谢勇于发声的游客,在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立即选择曝光,及时纠正对世界建筑的损坏,挽回了一点门面。
如果被外国人看到,拍摄到外网后大肆宣传,又会成为群嘲的说法,让人感觉到不舒服。

5名领导被处罚,深挖下去是否有利益交换?
这还需要进一步通报,要知道修缮活动花费众多,一次修缮就要投入不小的人力和资源,特别是标志性的建筑,更是要小心翼翼。
新京报评论此事:“只有严查关键事实,堵住决策漏洞,严肃追责问责,才能防止类似的儿戏再次发生,让“梵天净土”免遭破坏式修缮。”
中国是五千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有不少需要“救助”的建筑,修缮和还原它的本身,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视觉盛宴,不是让某些人“大展才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