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5岁女孩拒买水果捞被骂后续,双方均被罚,有店家无辜被骂
原标题:山西15岁女孩拒买水果捞被骂后续,双方均被罚,有店家无辜被骂
文|木槿夕先生
一名15岁的女生曝光,一家店铺因她拒绝购买47元水果捞,对其进行言语攻击,随后叫来父亲,对方还当众对其进行辱骂,事件一经曝光,迅速成为热搜事件。
大部分网友都支持女生维护自身的权益,对水果捞店家进行攻击,要求对方当众道歉。

由于受害者是未成年,直接将这起经济纠纷上升到刑事责任,山西太原警方随后通报此事,经过调查,消费者常某宇新售价等问题与“水果捞”经营者刘某和亲属刘某、刘月某等三人发生争执。常某宇父亲常某明到现场后矛盾升级,相互辱骂。
从山西太原的通报中可以看出,双方确实是因为水果捞的价格发生纠纷,还提到了“相互辱骂”的细节,算是将情况基本说了一次。
可是在这份通报之中,缺少的是对真正问题的解决,单纯只是对涉事双方进行处罚,对刘月某拘留5天,另外两名亲属分别处罚300元到500元,令人沉默的是常某宇的父亲常某明也被处罚500元。
从网传的视频显示,刘某月等人态度嚣张,限制15岁常某宇离开,还对其进行言语攻击,直到常某明到场,还说出了“管好你家小畜生”、“她是不是你的小三?”
仅仅只是一份47元的水果捞,就让商家破口大骂,这是否有欺凌他人的嫌疑?

在处罚下来之前,常某宇很委屈,她不知道有什么错,在现在这个社会,西瓜切开了尝一口不甜都可以不要,她都没有要其他东西,就是斤数不够,一小盒不可能有两斤半的,欺诈消费者,不买了不行?
从这件事曝光之后,小女生就很不理解,这是或许是她第一次直面泼辣妇女的经历,了解到前因后果之后,很多人都站出来安慰小女生,证明大家都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事出有因,是商家看到小女生过来消费,选择了不合理的价格出售,这份水果捞要47元,这还是路边摊的价格,本身是极其不合理的。小女生作为消费者,她有权选择是否购买水果捞。
在父亲被处罚之后,这起事件并没有结束,有人认为处罚常某明不合理,他们是受害者,不能承担相应的处罚。
个人认为,常某明在听到女儿被对方辱骂后,一气之下和对方发生争执,这是父亲对孩子的保护,他并没有动手,不构成相关的处罚标准,建议女生进行申诉。

除此之外,店家采取污蔑父女为情人关系的说法,当街对他们进行侮辱,造成当事人的精神受损,理性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刘某月被拘留5天,另外两个处罚共计800元,而常某明被处罚500元。
不难发现,这属于“各打五十大板”,常某明是因为女儿受辱的情况,才和对方发生口语冲突,可是他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才会被罚款,这怎么让人理解?
纵观这起冲突,常某宇拒绝不法商家的高价水果捞,可是商家就怒了,直接对他们破口大骂,还开未成年人的“黄谣”,一次性伤害父女两人,行为是相当离谱的。
无论是当街侮辱他人,还是造谣中伤,只是被拘留5天,这背后是否有什么问题?
根据凤凰网的报道,最高法公开表示,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回归本源,捍卫公平正义。

社会的良序公俗是需要大众支持的,父亲本能维护女儿的声誉,这是被广泛认可的道德底线,而刘月某的行为牵扯到强买强卖,当街侮辱未成年人,小女生完全可以追究她的法律责任。
说完这个关键的问题,还要为无辜被商家影响的同行说法,大家应该清楚知道是哪一家对女生进行辱骂,不能随意对其他店家进行骚扰,偏离了声援女生的正义行为。
中国网看点报道,附近一家水果店老板也遭遇网友的骚扰和辱骂,由于店里有外卖服务,留下电话后被网暴,多名网友对其进行攻击,导致“妻子整晚睡不着,被骂得都哭出来了。”

帮助女生发声是可以的,但是坚决抵制以此来发泄内心情绪的一帮人,莫名其妙对其他商家进行攻击,这属于另外的违法行为,查清之后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网络监督和网络暴力只有一线之隔,同情心也能成为杀死他人的一把利刃,就事论事,控制自身的情绪,警示自身避免成为违法人员,这才是关注此事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