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60岁生日,我搬到50平小房里,临走留下一张纸条:就当离婚了
我叫高秀兰,今年60岁,本来到了花甲之年,可我却做出了一件违背常理的事情:搬离豪宅,离开“优秀”的丈夫,离开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家,被儿子儿媳数落,毅然分居。
亲人说我太作死,朋友说我太傻,儿子说从今以后他不会管我养老。
我不就是想离个婚吗?何至于众叛亲离?
这得从我和老伴儿说起。
当年,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村里的人都夸我,把我当成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我的父母更是以我为傲。
那时父亲有很严重的肺结核,身体一直不好,干不了重活,一到冬天就气喘得厉害,不敢沾凉风。他着急我快点长大,快点毕业工作。他对我的未来充满希望也充满忧虑,他想陪着我一直走下去,看着我成为城里人过上好日子。可是他没有等到那一天。
父亲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兰儿,咱家就是没权没势的农村人,今后你只能靠自己。你一定要争气,给自己争口气,给你妈妈争气,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撑起整个家,供我读书。
母亲是大字不识的农妇,没有多余的谋生手段,就会种那几分薄田,然后就是剥夺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一丝一缕都放到我身上。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里,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挣钱了,第一件事就是弥补母亲,给她买吃的买穿的,她腰疼几十年了都没钱治,我给她买药吃买膏药贴。
等我稳定下来,在城里租了两间小平房,把母亲接了出来跟我一起住。也算是了却了父亲的一个心愿。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丈夫李华。李华是个商人,比我大几岁,成熟稳重,体贴入微,长相也好,当过兵的人给人一种很板正的感觉。
他说他爱我,我深信不疑,我也爱他。
带他回家见我母亲,我母亲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
李华看到我们娘俩的住处,他很震惊,他说不管我们俩相处到什么地步,他一定先给我们换一套房子。为了母亲的老腰,我们娘俩很快搬进了有暖气的宽敞明亮的楼房。我母亲的寒腿寒腰从此松快了很多,我也少了忧虑。
我妈对李华这个女婿更加满意。
我们结婚后不久,我生下了儿子宁宁。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好,李华又特别疼儿子,我妈一个人照顾孩子他不放心,就让我放弃工作,做全职太太。
我不想放弃千辛万苦读书得来的工作,第一次违背了李华的意愿。
“你当老师就挣那仨瓜俩枣的,还累得跟孙子似的,图个啥?教育别人的孩子哪如专心在家照顾自己孩子?”
这是我跟李华第一次有了分歧,不过,我没有妥协。
“你放心,我保证把孩子管好,把家打理好,把你照顾好。”
后来李华又把他父母接了过来,三个老人照顾一个孩子,我下班回来也不闲着,一家人相处很好。
“我不让你上班了,就是不愿意你吃苦,让你享福。你看你现在家里单位两头忙,多辛苦啊,咱们家真不缺你挣钱。”
“我怎么会不知道?可我爸叮嘱过我,书不能白读了。”
我以为我会一直幸福下去,可是我没想到,李华变了,他家里家外两层面皮,当着我和孩子和三位老人的面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好女婿,这么优秀的顾家好男人让人羡慕,可另外一层面皮下却隐藏着丑陋。
结婚十年后,我才发现丈夫李华的劣行:他在外面养了情人,连女儿都有了。
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我:“孩子,不能离婚,让人笑话。李华对你和宁宁好,对这个家也负责任,至于他外面的事情,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你住着大房子,衣食无忧。宁宁长大有他爸的财产,他外面生的是女孩,李华和他爸妈都那么看中你生的宁宁,只要你不离婚,他们就不可能把财产都给那个女孩。为了你儿子,你就忍了吧。”
公公婆婆也劝我,还说他们站在我这边,绝不允许外面的女人进家门。
开始我也打定主意不离婚,不能便宜了别人。可是我心里扎了一根刺,日夜滴血的疼,为了孩子,我不断劝自己,不断自愈又不断受伤。
而我的儿子宁宁,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
宁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辍学在家了,有时去他爸爸的公司去上班,那算什么上班?高兴了就去晃晃,没兴趣了,就跟社会上的小混混搅在一起。而他爸李华不仅不管他,还给他大把花钱,变相鼓励他这样无所事事。
为了这些事情,我和李华吵了很多次架。可是他不仅不知悔改,还对我越来越厌烦。
儿子20岁那年,我跟李华大吵一架后,我提出离婚。
宁宁却站在他爸爸一边。他说:“你有什么资格和我爸爸离婚?你有他这个本事吗?你住的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你开的车,哪样不是我爸挣来的?有福不会享,你是一个最愚蠢的女人。”
我一怒之下打了宁宁一巴掌。他怒目而视:“你打我?你居然打我?你会后悔的。”
然后他就跑出去了。我站在原地哭了好久好久。
一连半个月,宁宁没有回家。我和李华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拉黑了我们,我们谁都联系不上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直到半个月以后,宁宁才回来。他身上多处受伤,脸上也挂着彩,新伤加旧伤,这是打架了。
“妈,对不起我错了。”
这些天宁宁都经历了什么?他自己不说,我们也问不出来。
不过很奇怪,从那以后,宁宁一下子改变了很多,对我客气了尊重了,也能按时上班了,他的变化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儿子结婚以后就搬了出去,住在他们的婚房里。家里就剩下我和公公婆婆,李华不经常回来,我也快退休了。
儿子儿媳都在自己家的公司里上班,李华把大部分业务都交给了他们,他处于半退休状态,每天钓鱼回来大多数时间回他那边的家,公公婆婆偶尔数落他,他也是表面应付老人,其实他回不回来我并不往心里去。
孙女出生以后我把时间都用在了孙女身上,更无暇顾及李华了。
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在办完公公的丧事以后,我拿着他们给我的存款和我自己多年的积蓄,认真给自己买了一套小房子,又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进行了装修。房子虽小,可在里面却是满满的安全感。我做好了安置自己的准备。不过这件事瞒着所有的人。
孙女上幼儿园了,我也退休了,时间多了起来,闲来无事,我参加了老年模特队,跟一帮老姐妹在一起日子好打发了许多。
“妈,您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怪孤单的,不然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吧。”儿媳妇好心劝我。
孙女上幼儿园那年,儿媳妇就把她娘家爸妈接了过来,说是老两口现在有时间了,住过来负责接送孩子。我根本就是多余了,儿媳妇说的让我过来一起住的话不是心里话。孩子生下来两三年带小孩的苦累我熬过来了,现在上幼儿园了没那么累了,她亲爸妈就来了,还要我这个婆婆过去干什么?
我在模特队认识了领队老谭,他退休前是大学老师,我们俩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他说他特别羡慕我们这些夫妻和睦幸福的家庭。他说自己跟妻子一辈子不和,可为了孩子为了老人就凑合了一辈子,如今妻子去世了,他再也不敢碰婚姻。他说他为自己为妻子不值,人这辈子就那么几十年,何必这样违心的活着呢?
婚姻是一个围城,里面住的人形形色色,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要看表面的风光华美,里面的糟粕才是真实的。
他的话还是启发了我,我决定跟李华摊牌。我再次提出了离婚。
“妈,你都多大岁数了?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老了老了还闹这一出,你不动,你的正宫位置就在这儿戳着,家里的经济大权就在您手里掌握着,将来就都是我们的。”
“如果您走了,我爸肯定会把外面的那个带回家,您守了一辈子的江山拱手送给人家半壁。您的就算都给我,我也只有一半。你对我太不负责任了。”
这次提出离婚又因为儿子儿媳的激烈反对而无疾而终。
半年后李华来到小屋找我要接我回家,我拒绝了。
“她投奔女儿出国定居了。”
我乐了:“如果她不出国,不离开你,你不会来找我吧?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一辈子都在维护你的利益,维护这个家,你还让我怎么样?我们都老了,一起围着儿子孙女一起生活,我们还是一个完美家庭不好吗?”
“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这个道理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大半辈子就这么胡里八涂的过来了,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为了维护你的面子,为了老人高兴,就是没有为我自己。”我愤怒。
“李华,如果你愿意离婚,我们马上去办手续,如果不愿意,我也随你。”
“儿子跟你一样的虚伪,他也不愿意家庭破裂,强迫我维持这个家庭的完整,我一直被他要挟着不离婚。咱们俩这种情况,你应该去说服儿子,放了我也放了你自己。”
“我以前就算做错了事情,现在已经改正了,我想全身心回家。咱儿子说儿媳妇已经怀孕了,他们马上要给咱们生二宝生孙子了,你还闹什么?”
李华继续打亲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