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县花715万造牛郎织女雕塑,结果记者被骂,官方回应
原标题:河南:鲁山县花715万造牛郎织女雕塑,结果记者被骂,官方回应
文|木槿夕先生
花715万造牛郎织女雕塑,引发社会热议,相关部门在回应记者的疑问时,竟然选择了爆粗口,到底是谁在“作妖”?
谈一谈鲁山县,它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5.4%,在县城的排名下位列第8名,成绩中规中矩,对于这个雕塑的立项,初衷是为了宣传鲁山文化之城、旅游支撑新形象。

202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04亿元,财政收入12.38亿元,县内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21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64元。
针对这个问题,鲁山县的一位退休干部提出疑问,“在退出前,花一百多万元建雕像,有必要吗?”
在这个退休干部的说法中,得知鲁山县是在2022年2月才退出国家贫困县的行列之中,在退出前已经花了一百多万建了一个雕像,时刻一年多,再次投入715万打造一个县级坐标,是否合理?
在此次事件之中,记者跟进采访,遭遇相关人员的辱骂,“监管你X,滚”,此话一出,瞬间给这起事件增添了未知的情况,记者采访是他的职责,而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公布相关细节才是。

我们一直强调,一个人处理舆论事件时,需要的是连贯的证据和准确的信息,鲁山县建设地标性建筑,是有它的考虑,可是造价是否合理,是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的?
这位涉案人员的身份未名,可是他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造成事件的二次发酵,不符合大家对公职人员的普遍认知,更违背了相关规定。
记者受到工作人员的辱骂后,将此事曝光,直接导致鲁山县的形象受损,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极其厌恶的“猪队友”,应征了那句“德不配位,必有祸殃”的警示语。
我们看到很多人针对雕塑的外形给出评价,认为雕像设计太粗糙,可是从实际的航拍照片来看,还是能够看到牛郎织女的雏形,只能将它定义为个人的感受不同。

针对辱骂记者的工作人员,目前鲁山县的政府人员回应,“目前正在核实调查,会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招标的信息显示,这座“牛郎织女”雕像是由中标公司创始人马某某设计,他有众多的头衔在身,中标该项目之后,雕像很快就建造成功。
可是从雕像身上,看不到太多生动的画面,只有生硬地将两个雕像凑在一起,人雕像整体为黑色,有月形状的物件衬托,再结合白云的渲染,试图讲出这段凄美的故事。
可是大部分网友质疑,这座雕像缺乏美感,根本不值得这个造价?
记者深挖下去,马某某还是“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执行会长”,乍一听下去,行业经验特别丰富,只是记者追查下去,不止是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研究院没有工商登记信息,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听起来也怪怪的。
没想到,一个地标性建筑造价备受质疑,中标公司创始人的身份不清不楚,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715万的牛郎织女雕像,投放使用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正向反馈,反而不断遭受质疑,虽然有官方的证明,但是后续的发展仍然不好说。
牛郎织女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爱情会成为公众舆论的爆发点,可见某些人在建造时,并没有考虑到公众的美感接受程度,一意孤行地执行和建造,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鲁山县花715万造牛郎织女雕塑,结果记者被骂,官方回应
结语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设计得不合理和价格的不透明,导致公众出现质疑的声音,这就考验鲁山县如何处理后续的争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