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年轻人选城市就是二次投胎!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9-19 11:33:25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已获转载授权

上篇《小镇做题家没选择》没聊过瘾,再聊一篇选择城市这事,或者说哪些城市能有希望。

选城市是每个人回避不了的问题,就算你已经三四十了,这辈子已经那样了,可你孩子将来还得选,对吧。而且选择城市,对于人来说,基本属于二次投胎,对于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决定了他人生的起点。

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我外公他们那代人兄弟多得离谱,这些兄弟起步都差不多,都在村里。不过后来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因为他的两个兄弟去当兵,随后都留在了城市里,还不是啥大城市,也不是啥好工作,几十年后他们的后代基本成了两个世界。

本文主要针对的依旧是刚毕业、没背景、没资源的年轻人,有背景的不需要其他人管也能过得很好,不再年轻的人也就那样了。选城市这事有意义的依旧针对年轻人。

咱们可以总结城市三大原则:

1、过去一两百年繁荣的城市,未来一两百年大概率持续繁荣;

2、全世界70%的经济集中在沿海100公里以内,这个比例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直维持稳定,可预测的未来继续;

3、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富有程度,往往和聚集程度强相关,进一步讲,跟民营企业规模正相关。

第一点很好理解,往往发达地区,肯定有啥别人没有的特质。就好像你身边某个人很有钱,他肯定是具备了什么奇怪且稀缺的特质,这个特质大概率将来还能持续下去。网上的返贫的例子很多,现实里却非常少,不信大家想想自己周围有钱的人,是不是挺稳定?

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地理位置,是不是挨着大海?是不是挨着大河?是不是地势平坦扩展空间大?这些对城市未来都是决定性的。

沿海城市在这方面有绝对性的优势,咱们经常说铁路会一定程度上取代水运的优势,其实他俩依旧没法比,只能说是“部分取代”。

最基本的第一性原理,水路是流体摩擦力,比陆运的干摩擦力小太多,干摩擦不仅需要更多的能量损耗,还需要不断维护。也就是说,水路损耗很小,摩擦对交通工具和道路破坏很小,只需要维护码头就行了,陆运基本上得一直维护。

这也是为啥一千年前咱们国家的大城市都在北方和中部,后来东部沿海崛起,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以及长江流域的大城市越来越走强,他们天生占着天然优势,尤其在商业文明降临之后。

“人口聚集就能富”这个说法比较奇怪,不过整体没啥问题。哪怕在印度尼日利亚孟加拉这些地方,农民进城之后钻进贫民窟,收入依旧比他们在村里至少高50%。

咱们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这个特点,进城收入就能增加,这也是为啥村里没有年轻人了,大家会用脚投票。

这也就理解了为啥咱们国家很多省份在搞“强省会”,最明显的是四川、河南、武汉他们几个,就是要坚定地把人口弄到大城市,只要进了城随便找点事,农民的收入就能稳步提高40%以上。

村里农民少了,剩下的农民可以承包大片大片的地,然后买机械设备,搞现代农业,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之前几百人的工作量。农民少了之后,农民的收入反而上升了,产量可能也更高了。所以也不用担心没人种地的事。

我知道说到这里,又有人开始念经似地重复什么“战争时期,沿海地区不就不安全了嘛,blablabla”。挺纳闷,不知道啥时候开始,网上突然冒出一群妄想症,不管聊啥都扯战争去,成天吓得要死担心战争打起来,也不知道这群人平时咋过日子。

我很好奇他们是不是这时候就应该躲山里去,很多地方还有废弃的“大三线”项目遗址,跟地下城似的,建议那些觉得战争随时爆发的人躲进去,毕竟那地方保险些。

这也是为啥我经常说,年轻人不要让奇怪的想法进脑子,进去之后很容易对后续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别人都在考大学、选城市、奋斗过日子的时候,你天天在那里觉得马上要打仗,奋斗啥?时间长了成了个loser又觉得是社会亏欠自己。

这不是我瞎说,我这些年碰上不少正常年轻人经过不断吸收歪理邪说最后变成了个精神病,生活和财务一塌糊涂。接受点正常的想法,对未来至关重要。

其实大家也注意到了,一个人的发展,往往是和城市的商业发达程度正相关的。

如果商业不发达,那个地方很容易变成一个存量世界,那里的人最好的出路,这种社会最讲究的就是分配,谁能分配到更多,主要看你到权力核心的位置。我老家就是这样

一个社会,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其他闲杂人等,分得明明白白。

当然了,不是说商业城市没这些问题,商业城市往往是两套秩序并行,既有权力秩序,又有商业秩序。普通人没有血统没背景,往往可以在商业秩序里拼一下。

不要着急争辩,好好思考下我说得对不对,事关你或者你孩子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路线。

很多人每次谈到“繁荣”,特别喜欢强调“国家政策”,觉得某些地方发达,是因为国家扶持,自己这边不行,是因为国家没使劲。

其实有点太过高估政策的力量了。不管是中国,还是全世界层面,都呈现出一个特点,牛逼的城市就跟学霸似的,只要没人拖它后腿,他就能学得很好。反倒是一些学渣,在一段时间里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照,各种补课,成绩好了一些,等这些关照没了,或者换个环境又回原形了。

有些地区也是一样的,特殊时期大量的资本砸下去,短暂高光,等到恢复正常,立刻又回到之前的状态了。

其实大家应该有个基本觉悟,如果某个地方一直在“振兴”,效果却一直不太好,很可能那地方就不是那块料。就好像有些人父母给报了无数个班,学习却越来越差,不如提前考虑下干点别的,人群里80%的人就是不合适读书,干不明白的事,逼他也没用。

所以很多时候,城市的繁荣靠的是自己的禀赋,通过这些禀赋吸收厉害的人,厉害的人创造财富,更多的人跟进,其他的都指望不上。

再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很多人觉得,深圳繁荣是因为它是特区,政策层面放得很开。很多小伙伴不知道的是,国家其实划了五个特区,其他几个你们估计都不知道是谁,因为发展的也就那样。大家也别查了,一开始划了四个,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后来又加了一个海南。都是沿海,但是发展的差距依旧很大,因为深圳就在广州的外延,继承了广州的千年繁荣,其他那几个一直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今天的话题,还不是讲这个,主要想讲江西,咱们解剖下这个省,就能看懂很多事。

如今提起江西,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没啥反应,实在是想不出来那地方有啥特别的。

其实历史上的江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牛逼的不得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两个传统富裕地区,是广东的珠三角,还有太湖周围的长三角。其实在唐朝往后一直到晚清,跟现在的格局又不太一样。

在那几百年里,现在广州那一带,主要搞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的海上海外贸易主要靠广州,所以那地方非常富。

古代的江南跟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的“江南”比较大,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安徽,还有江西。这些地方比较温暖湿润,农作物能种三季,几次“南渡”之后,南方人口变多,粮食产量就飚了上来。从唐朝开始就崛起成为了我国的大粮仓,富足之后开始经商读书,所以很快商业和科举方面也强的不得了。

后来建立在北方的首都从唐朝开始就粮食不够吃,一直通过大运河从江南输送物资。唐朝的首都不是在西安嘛,中后期朝廷经常去洛阳待着,因为南方的粮食送西安损耗太大,粮食不够吃,朝廷在洛阳生活质量能明显提升。

后来北宋干脆建都在了汴梁,这个城市没啥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挨着运河,可以方便吃到南方的物资。

这些南方送过来的物资,其中一部分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大家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古代广东的物资不能直接通过海运送到北京,要先通过珠江,进入赣江,然后送到杭州那一带,再沿着大运河北上。

图片

于是江西莫名其妙变成了南北大枢纽,从广东的物资通过江西去北方,北方的贸易品路过江西南下去广州出海。

一开始江西做的是转口贸易,后来江西也发展出了自己的古代贸易工业,比如大名鼎鼎的景德镇,就在江西。当时就跟现在似的,农民们不种地,进城去搞手工业,赚到钱买粮食。

而且商业刺激了另一个重要贸易品,也就是茶叶。大家记得白居易的“前日浮梁买茶去”,诗里的“浮梁”现在还在,是个县城,也在江西,古代就是茶叶产地。在商业刺激下,那地方的老百姓全去种茶去了,粮食主要靠购买,过得也非常富有。

景德镇生产那么多瓷器,浮梁产那么多茶,当然不是他们自己用,一部分送到北方消费,剩下的送去广东,成了贸易瓷和贸易茶,出海去了阿拉伯和欧洲。

江西能种地,又是贸易节点,自己又有自己的贸易品,一度非常富裕也正常吧。

这种富裕不仅表现在财富上,还表现在科举上,以明清为例,福建,南直隶,浙江,江西,这几个贡献了80%的状元。与此同时,山西陕西在科举方面却乏善可陈。

这也是我一直说的,其实古代科举没大家想象的那样公平,一部分是“萌荫”,也就是爹当官,给儿子找个差事,慢慢也成官员了。剩下的基本出身大小地主。而且地主也不是都一样,南方一直以来比北方稳定富裕的多,所以南方读书比北方强太多。

那为啥后来江西不行了呢?

成也商道,败也商道。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太平洋航线开启,上海一跃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于1843年被迫对外开放。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要知道,广州可是千年大港,十年就被上海给超了,大家想想上海这速度有多可怕。而且学术界一致认为,清朝能在太平天国之后又苟延残喘半个世纪,主要是靠新出现的海关收入死扛着。

上海崛起了,长江航道随之越来越重要,长江沿岸城市也随之崛起,现在的武汉和重庆他俩就占了便宜。某种意义上讲,武汉算半个沿海城市,重庆算1/3个,因为万吨级巨轮也可以开进武汉,3000吨级的可以开入重庆。而黄河由于流量太小,枯水期跑个舢板都费劲。

随之影响了整个南方的贸易格局。

最明显的,江浙的贸易品不再需要通过江西送到广东,直接从上海出海了。此外海外贸易品也不再需要送到广州,然后通过江西送江南,再通过大运河送北方。外国人跟中国做买卖,东西直接送到了上海,然后从上海直接进内河送北方了。

也就是说,途经江西的这条贸易路线彻底崩了。

大量的商人和贸易公司都搬到了上海,江西的商业规模倒退了90%以上。很多传统商业城市一夜之间变得名不见经传,比如在清朝非常著名的樟树和吴城,都是锦绣繁华之地,贸易路线改道之后,很快衰落的不成样了。

此外还有个次要因素,以前一直当主要因素,那就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后来一直在长江中下游反复角逐,把南京、杭州、苏州还有江西一带打了个稀烂。太平军每到一处,就要到处征粮,被裹挟的流民跟着太平军到处转战,把周边搞得一塌糊涂。清廷更过分,往往攻陷一座太平军占领的城池,动辄纵容士兵屠城,所以江南腹地,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几年下来几乎成了废墟。

那些富户为了躲避战火,于是大规模涌入上海,上海有外国军队把守,太平军一度想进攻上海,不过后来没成行。江南富户进一步确认上海很安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反而有更多富户迁入,慢慢那地方成了苏浙资本的大本营。咱们熟知的徽商,以前在杭州混,后来也去了上海。

不过主要还是商道的变迁,这是决定性的。大家注意下,如果商道不变,那些被战争毁掉的城市很快就能发展起来,比如杭州和苏州,它俩在太平天国运动里实在是太惨了。

但是战争结束后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当然了,由于这些地方的富户都跑去了上海躲避,他们再也没法达到以前的地步了,今后江南地区最强的一直都是上海。也正是因为上海太过先进,擅长工人运动的我党起家也是上海。

尾声:

连续聊了两篇城市,今后有了新想法还要继续聊,这个号一直对城市的发展非常痴迷。

也希望年轻人做选择的时候,要客观务实,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类似为了躲避战争跑西部去了。不是说西部不好,是说你这个理由很离谱,再过一些年自己都觉得自己当初为啥那么沙雕。还有些人就是单纯讨厌东部,讨厌上海什么的,这个也很搞笑,他们甚至都没去过上海。

通过本文,大家也能看出来,商道对城市的发展是决定性的,这个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这也是为啥上海和深圳在改开之后迅速就发展那么快,不出意外今后会更离谱。

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大城市里的人并不会变少,恰好相反,大城市会变得越来越大,代价是我老家小镇会大规模消亡,然后传递到县城。

大概率的事,今后出了大城市就跟欧美一样空旷。

所以年轻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没啥背景又热血沸腾,选城市就是二次投胎。如果又虚又无所谓,只想躺着,那选择就多了去了,比如你可以去天津嘛,所有超级城市里公认最躺的。

想改变就得不怕竞争,想相对公平地竞争就得去大城市,沿海和沿长江的大城市,去冒险去承受压力,对于普通且想上进的人来说,可能也没别的路可走。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