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想进校园,领导带头吃就行了?
作者:龙牙 近期,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我小时候学校小卖部最火的零食是这个: 五分钱一包,后来涨价到一毛,属于课间十分钟一窝蜂买一包一大群小伙伴抢着分的那种。那个年代即使是五分钱对于一个小屁孩都不是一笔小钱,能够“豪掷”五分钱的小伙伴那都是正经土豪,在班里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狗梨儿”不属于这群人。 这个名字肉眼可见的贱,“梨儿”就是吃的那个梨,狗身上能长出来的、形似梨的物件是什么?不说大家也知道。 他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什么文化,八竿子打不出个屁的人,年近四十才花钱娶了个老婆,他妈生下狗梨儿就跑了再没回来过。狗梨儿他爸平时就做竹椅子、凳子什么的卖,一双手随时被篾条割得全是口子,又被竹子上面的污垢染成了锅底一样的漆黑,看着就像是竹子的兜疤,我每次见到他爹的手都不由自主的打怵。 这东西长在人身上绝对不是什么美好的观感。 狗梨儿从不参与“无花果”的抢夺大战,他没有资格。有资格参与的都是你自己能掏得起钱买的那种,你被别人抢过你才有资格抢别人的,这是规矩,也是农村的伦常。谁要是自己不掏钱不付出就去抢别人的,一般第二天会有个凶悍的妇女拧着欺负你那人的耳朵,替你伸张正义,所以“校园凌霸”这种事儿在村小学是很难存在的。 这凶悍的妇女就是你妈。 唯一的例外是狗梨儿,他没有这个凶悍的妇女。 因此,他也没钱去买这个“无花果”,更不敢参与抢夺。“等级”这东西也是存在的,狗梨儿不属于可以参与“无花果”大战的等级。 他爹当然给不起他零花钱,做竹椅子的活计给不起那玩意儿,这是狗梨儿童年注定的命运。 农村小学建设得也只能算是浮皮潦草,小卖部是个神奇的存在,它的后窗甚至是个茅坑。 那天我正巧撞上狗梨儿鬼鬼祟祟的踩着茅坑那一尺不到、窄窄的、风化得不像样的坑沿,爬到过小卖部的后窗。他像蜘蛛侠一样趴在茅坑沿上,手里捏着五分钱,悄悄买了一包“无花果”。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选择了藏在黄荆树后面没吱声,也许是第一次萌发了所谓“恻隐之心”,也许是因为晓得要照顾穷人了,抑或是因为明白欺负弱者不道德。 总之,从那一刻起我算是“人”,而不是畜牲。 要多年以后我才会知道这玩意儿其实根本就不是无花果,而是加了不少“科技与狠活”的萝卜干。后来吃到了真正的无花果,根本就不是那个味儿,我至今想不明白某种加了糖精和香精的萝卜干为什么非得叫“无花果”,你叫个啥不行?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
我是资深预制菜品鉴专家,我相信可能有比我更专业的,但比我吃得多的人就很少了,因为我在中印边境当兵,吃过不少这玩意儿。
解放军吃罐头是因为没办法,学校里的学生吃这玩意儿,就显得有些人挺畜牲的。
有不少人偶尔吃一顿军用应急食品就说“挺好吃的”,我建议是连续吃,只吃这个,扛一个星期咱们再看。
当年从第一年大雪封山开始,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一个冬天全是靠这东西,你能感觉“罐头味儿”在从天灵盖往外冒,拼命的幻想能吃一口新鲜东西。我那时候也是吃这些貌似食物的东西吃得烧心,跑去野地里刨一种叫“铁丝草”的草根,肥大、多汁还有一股清甜的香味,就嚼这个能缓解缓解肚子里的翻江倒海。
这东西的难吃,亚硝酸钠还是其次,主要在于里面那股不可避免的腐烂味道,无论是肉还是菜都是一股陈年干尸味儿,吃久了就像在做醒不来的噩梦。当然军用食品品质多少还是有保障的,防腐剂固然归防腐剂,料至少是给足了的,正经军用罐头“红烧猪肉”就是满满一大罐子五花肉,“青豆肉丁”就是结结实实已经成了皮冻状态的豆子炒大肉丁。
至于掺杂多方利益的民间买的预制菜,呵呵,懂得都懂。
简而言之,谁敢给我儿子吃这个,我就敢给谁吃枪子。

狗梨儿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每次回老家,他儿子跟我儿子就会拎着个猪饲料口袋跑去小河沟里抓螃蟹什么的。他老婆再拎着我们洗干净的螃蟹泥鳅去厨房,厨房里一阵惊天动地的动静之后就摆出一大桌子好菜,把两个小祖宗抓回餐桌来,使劲往我儿子碗里夹菜,一会儿就能堆起一个尖。
狗梨儿说她,“哎呀,人家屋头还吃不起饭嘛……”
确实,现在也没有谁吃不起饭了,但曾经吃不起饭的人还大有人在,一包“无花果”就能魂牵梦萦好久的人也都还活着,是这个社会的中坚。他们可能不说话,但谁要动他饭碗,尤其是他儿子女儿的,要准备好拼命。
道理很简单,中国人对一个人好与坏,就看给你吃什么,想对你好就给你吃好菜,不想对你好就给你吃预制菜,就这么直白。
此外一切,都是借口。
很难想象往学校里推广预制菜的背后有多少利益纠葛和祸心,猜测是没有意义的,结果最重要。挂羊头卖狗肉不算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是你都不知道他卖的什么肉,是糖精香精调味的萝卜干,还是烂肉加调料搞出来的预制菜。
什么“配套监管”也没有意义,新鲜菜都监管不好,铝箔纸包装里的预制菜能监管好?都是饿着肚皮长大的人,都是黄泥巴里长大的娃,别搞得谁弄不明白你那一套似的,小聪明而已。

很多网友的观点是“让领导先吃”,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擎天柱犯傻——糊涂车子,这个你更难监管,因为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一是他在你面前吃,在你背后吐,你看得见的时候他吃下去,背过身去就吐了,就去洗胃,你奈他何?二是他拼了老命吃,为了挣钱吃点可怕的东西怎么了?富贵险中求嘛,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什么事情都用“让领导先XX”来解决就是一种奴性思维,凭什么你觉得领导就比你的孩子金贵?我孩子就是比他金贵怎么了。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在支持路上装学生的校车应该给领导专车让路的说法,问题是我们的交通法里面不是这么规定的,校车的路权就是比领导专车
高。他愿意吃预制菜总有他的原因,他就是天天吃、顿顿吃,我孩子也不吃,就这么简单。还有人说预制菜这事儿是“为战争做预演”,怎么会有蠢货在打仗的时候让大家吃预制菜?吃个预制菜还需要预演?这种说法很明显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知道哪一路大仙说的,居然也有人信。
不要总觉得老百姓傻,一条政策出来老百姓民怨沸腾是有原因的,谁也不是第一天在这个社会上混,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大家都清楚得很,带着一堆问题就把政策强行推出来,这里面有没有猫腻大家也都想得到。
这个事情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推动,是出于什么居心,这些东西猜测也是没有用的,利欲熏心之下干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都有可能。
至于造成了相关部门朝令夕改、公信力受损,这个损失也是该部门自己去追究,轮不到我一个小老百姓去管。如今政策推进不下去不得不出来自己否认掉,那也是你一个职能部门该干的事情。结果就是这东西推不下去,但是我们以后还是要防着他暗度陈仓,明面上不做了,暗地里悄咪咪给你塞。

坦率的说,去年大概6月份就有人私底下告诉我“预制菜是下一个风口”,有不少人给我透露过“预制菜进校园”这个事情,大致的利益相关方其实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有证据不能瞎说别人。也有不少资本在进入预制菜这个领域,很多城市都在建什么“预制菜工业园区”,网上的营销也是策划了很久了,相信过一段时间大家都会看到。
这后面的套路不是你轻飘飘几句话就能消解的。
一种营销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加工程度的预制菜搞混淆。
初级加工预制菜、深度加工预制菜的区别非常大。初级加工预制菜指的是仅仅经过了清洗、切割、分装的肉、菜,是现在中央厨房的常规操作,很多机关、学校、部队的食堂都是这么干的。深度加工预制菜已经不是生的了,是经过了蒸煮、炒制、油炸的预包装菜,你拿到手以后加热一下就能吃的那种。你打着初级加工预制菜的名号,干的却是深度加工预制菜的事情,这叫糊弄鬼。
还有一种营销套路是把中餐、西餐相混淆。西式快餐本身就具备制作预制菜的条件,注意是“快餐”,正儿八经饭你看哪个外国人是用的预制菜?不少人总喜欢营销“老外多少多少年前”就开始吃预制菜,坦白的说我觉得你是个洋奴,怎么,你家洋大人吃我就必须要吃?
毕竟会打翻很多人的饭碗,一定要警惕更多的营销手段还会铺天盖地接踵而至,花出去的“经费”不能白花,怎么也得看到几个水漂才行。这篇文章也有可能很快被删,能提醒几个算几个吧。

最后还是那句话,预制菜监管非常难。
你就找出一千条一万条理由来,你说这东西好,那么这东西一定会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不至于活不下去。你先让市场检验你的产品,市场认可了接受了,你再往学校里推,也不迟。一个市场都不接受的产品,首先别的地方不推,玩儿命往学校里面推,那么这事情一定是非常缺德的,欺负小孩子不会说话?一个开放市场都不接受的东西,通过行政命令和封闭垄断,往毫无反抗能力的未成年那里推,你觉得这里面没有问题?
扯淡呢。
自己市场判断失误,低估了中国人对“吃”这件事情的重视,那么多投资砸在了烂泥里面,这事儿还真的只能你自己认倒霉。吃下肚子的东西,中国人不是牲口,不管你的“领导”、“洋大人”怎么吃吃多少换着花样的吃,我儿子都比你金贵,我家人也比你金贵,我自己更比你金贵,你出于利益也好出于作秀也罢哪怕是就为了犯贱也行,你爱吃多少吃多少,我这里就是不吃。
要是这事儿成了,我只能说“人人生而平等,但有的人更平等”。
动摇国本的事情,我就看你怎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