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跟你姓,我不伺候你俩”儿媳的三连问,婆婆被怼得哑口无言
导语:生养之恩默认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的,但随着孩子长大后成家立业,赡养父母的义务则牵扯到了儿媳妇,这一层关系几乎让所有的家庭关系变得复杂了起来。
婆媳之间的关系得以成立全都是因为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也成为了决定婆媳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丈夫,呵护照顾妻子是义务,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也决定了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婆媳关系的融洽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氛围。一般来说,家庭关系和睦的氛围大多都是老人帮衬儿女,儿女工作稳定发展,孩子健康顺利成长。
不幸福的家庭则大多都是老人指望儿女养老却不给予任何帮衬和付出,儿女忙于工作和孩子,每日匆匆忙忙地应付一地鸡毛的生活。婚姻的幸福指数很低,大多都是搭伙过日子,很多感情也在这些磕磕碰碰中逐渐消磨殆尽,所以婚姻仿佛成为了一座围城,圈住了女人的青春,限制了思想的自由,甚至改变了人生轨迹。
我们有一位叫做姬芳的粉丝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虽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非常真实又深刻地反应出了婚姻的琐碎和繁杂。
01.稀有的姓氏
姬芳和李明相识很有趣,没有蓄谋已久的搭讪,也没有心怀悸动的小鹿乱撞,李明对自己的名字一直都很不喜欢,因为太过普通,没有任何新意,加上重名的人实在太多了,李明一直都想更改名字,但都被父母制止了,因为这是父母在他出生的时候找大师算的,能够逢凶化吉,换名字会引来灾难。因此李明对于好听的名字一直都很羡慕,当知道姬芳的名字时,非常惊讶,还有“姬”这个姓氏!姬芳这个名字也太好听了。
就这样,李明主动去找了姬芳,“你好,你就是姬芳吗?”姬芳有些错愕,愣了一下回复道:“是啊,怎么了吗?”李明惊喜的说:“你名字也太好听了吧,你的姓氏也好特别啊。”姬芳笑着说:“原来这样,我也觉得很特别,哈哈哈哈哈。”姬芳爽朗的笑了起来,李明对这个落落大方的女孩子好感倍增。李明主动提出了一起吃饭,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的熟悉了起来,
随着熟悉加深,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普通朋友关系上升到了临近升级的阶段,李明也发现自己对姬芳越来越喜欢了。筹划了好久之后、终于在情人节这一天向姬芳表白了,姬芳捧着鲜花,眼里激动的都是泪水,满心幸福的答应了李明的追求。两个人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一年之后,李明工作进入了上升期,两个人的关系也开始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婚姻,
02.婆媳矛盾渐生
两个人的婚事比较顺利,因为女方家条件不错,也没有提过分的什么要求,李明父母对这个儿媳妇也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婚事基本上是一次过,没有什么矛盾。婚后两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甜蜜蜜,感情也是迅速升温,很快便有了要孩子的念头。婆婆知道后也是乘胜追击的要求快点生孙子,还许诺要帮忙带孩子之类的话。
姬芳此时正在幸福里,也很愿意要一个孩子、所以备孕提上日程。天公不作美,却迟迟没有动静,婆婆也开始有点着急了,各种找偏方帮助儿媳妇备孕。一年后终于有了动静,婆婆高兴的合不拢嘴,一个劲的说:我们李家有后了。李明是他们家的独生子,所以婆婆一直都希望抱孙子,奈何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婆婆带着姬芳做孕检的时候托了人,帮忙看了孩子的性别,姬芳对此我很是气愤,她认为婆婆有重男轻女的想法。
好在李明很会来事,当着姬芳的面说了婆婆:“男孩女孩我都无所谓,关于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要征求姬芳的意见。”婆婆气得直跺脚,看到儿子如此护着媳妇,只能作罢。姬芳感受到了呵护,和李明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但是却买下了婆婆心中的坎,婆婆对姬芳的意见也是越来越大,平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和摩擦。好在李明一直都对姬芳呵护有加,所以姬芳也就一直都能忍则忍,能让则让。
03.孩子的姓氏
眼看姬芳临近预产期,李明满心激动,也开始了畅想未来,两个人也开始商量着给孩子取名字,李明满心激动的说:“要不…孩子跟着你姓吧?你的姓氏好听还稀有。”姬芳一听,心里美滋滋地问道:“你就这么大方啊?别人可都是让孩子跟着爸爸姓的。”李明宠溺的说:“跟着你姓又不吃亏,你是我的呀。”姬芳高兴的笑了起来。
姬芳的孩子生出来后,李明就把给孩子起的名字上了户口,办了出生证,婆婆看到后大怒:“孩子怎么能跟儿媳妇姓?!大逆不道!”姬芳忍着不悦回复:“现在跟妈姓的孩子多了去了,怎么就大逆不道了?!”此时李明进来了,听到两个人吵了起来,“好了,是我让孩子跟着姬芳姓的,您有脾气跟我发。”婆婆一听更加生气:“孙女跟你姓,我不伺候你俩”。
此话一出,姬芳直觉问道:“孙女跟我姓,但却永远是你儿子的孩子,你不管我们娘俩,你儿子不会管吗?你选择不照顾我月子,你躺下的时候谁照顾你呢?等你需要人养老被人伺候的时候,你以为还会有人愿意照顾你吗?”姬芳的三连问让婆婆顿时哑口无言,强撑着头皮说:“我自己能养自己,用不着你们操心。”说完便气呼呼地搬走了,对姬芳和孩子不闻不问,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婆媳之间不过就是人心换人心
婆婆和媳妇之间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不存在生养之恩,连血缘关系都没有,有的只是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婆婆对儿媳妇没有任何的照顾和关心,具体地说是付出,那么媳妇对婆婆仅存的也就只剩长辈的尊敬,照不照顾婆婆都是媳妇自己的意愿,不存在任何的义务和责任。这个就是婆媳之间最核心的问题,任何一方都不应该用传统习俗和道德来绑架对方。
婆婆可以不对儿媳好,儿子也可以不赡养婆婆,彼此之间保持纯粹的陌生人相处模式。婆婆也可以对儿媳妇好,在儿媳妇最难、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儿媳妇度过难关,这种患难与的婆媳关系必定会营造出温和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彼此都在生活和相处中找到彼此的价值和意义。相较于那些指望儿女养老的老人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只能帮衬孩子也是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还能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聚合力,让彼此之间更加珍惜和感恩。
姬芳与婆婆之间的矛盾虽然不算及其尖锐的,但是也是很多家庭现状的真实反应,没有多大的事情,但就是矛盾丛生且难以调和。婆媳之间的关系要么各自疏离,要么就是真心相待,任何一方都不要过分要求对方,在各自的能力范围之内帮衬彼此,真心相待,才能拥有和谐且温馨的家庭氛围。
如果你是姬芳,你会如何选择?你会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姓吗?
欢迎大家留言,发表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