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昨天写了一篇《迷笛之殇,折射出“基层”工作之难》,和小伙伴们唠唠,今天在基层想做一些事情,到底有多难。
需要补充一下,这里的说的“基层”,并不特指那一层机构,只要不是单纯“发政策,提要求”,而是具体“抓落实,担责任”的,我们统称为“基层”。
不能偷东西,这是基本常识。如果这也要基层干部宣传,要把基层干部累死吗?“基本常识”,这四个字用的极好,把这四个字看懂了,大体上,也就把“管理”看懂了,把“中国”读懂了。
还记得上学的的时候,有读到一本讲张瑞敏创办海尔时的故事:
1984的青岛电冰箱厂,也就是海尔的前身,只有600人,厂长已连走了三个,工厂的负债也使其数月发不出工资,企业一片死寂。工厂的臭气熏天,只有一条烂泥路,工人们上班打着瞌睡,想来就来、想走便走。甚至到了“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的地步。也正是在此时,35岁的张瑞敏从青岛市家电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的职位上,正式走马上任,担任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厂长。然而,在张瑞敏临危受命到任后,迎接他却是53张请调报告。为了整顿生产秩序,他推出了13条规章制度——青岛电冰箱总厂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其中一条竟然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是挺被触动的。要知道,这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的中国,不是解放前1944年的的中国;要知道,这是青岛,解放前就是工业城市,不是地处四五线山区的乡村;要知道,这是工厂,命令是写给“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而不是面对当时可能大字不识的农民……难道,对于一个1984年的青岛工厂的工人来说,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常识么?可能有人回想,如果连随地大小便都要管,那不是把工厂的基层班组长都要累死么?而实际上,正是有了这份如同“军规”般的规章制度,渐地,车间里随地大小便的人没有了,抽烟喝酒的人没有了,迟到早退的人也少了很多,生产环境有了改善,工厂开始有了工作气氛和干劲。不过,只是颁布了制度就行了么?当然不是,据张瑞敏回忆,当时的执行可谓是困难重重。规定贴出后的第二天,就有人大摇大摆地扛走了一箱原料。翌日张瑞敏就贴出布告,给出了这位员工很重的处分。这件事对工人们的触动非常大。严格的规定+严格的执行,才能够让“基本常识”,变成“基本常识”。然后,需要去思考第二个问题:严格的执行,好做到么?极难。对于张瑞敏来说,在一个厂区里,作为一个刚刚上任的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有着短期内足够的力量,这个时候,做到执行是不难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场景,绝大部分人员,想做的绝对的严格执行,难度是极大的。因为:
正义是有成本的!
正义是有成本的!!
相信经常可以看到,路上一个大货车翻车了,周边群众去哄抢物资。如果现场没有清晰监控,光查明哪些吃瓜群众参与了哄抢就不容易,然后再挨家挨户找到这些群众成本就更高了,更别说根据情节轻重,再把这些吃瓜群众一个个送进拘留所,甚至检察院,甚至提起诉讼的成本了。如果你是当地负责人,这个货车丢失物资货值假设是10万元,而查清楚是谁,找到人,再完成诉讼的成本是100万元。你会如何选择?
再说一遍,正义,是有成本的。而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说,我不管,我非要“主持正义”,我非要花100万元把这个案子搞得“水落石出”,人人满意。那么,好的,那个儿童走失的案子你管不管,那个损失几百万的电信诈骗的案子是不是可以往后放一放,那个群众天天举报路边违章停车的事是不是完全不去理会……所以,经常会看到,许多事情直到,登上“热搜”,才会被给予更大的关注,才会有足够多的资源得到投入,才会最终得到解决。但是,如果不能够做到“严格的执行”,那么必然会导致“基本常识”,就被很多人不再当作“基本常识”。因为如果一个行为做了之后只有好处,而且短期内看不到被惩罚的结果。那么“基本常识”,就不再会是“基本常识”。而会变成一个套利的机会。所以,你读到这里,你是否会认为,“基本常识”想要深入人心,很好做到?最后,也是更为复杂的一点,这个“基本常识”其实是被塑造出来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还是拿生产协作举例,在过去,工厂里因为有流水线的存在,所以保障所有人按时上下班,就是“基本常识”,就是尽到了义务。
但是到了信息化时代,比如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支持“灵活上下班”时间,程序员保质保量通过协同工具提交任务,才是“基本常识”,才是尽到了义务,否则每天早早打卡,天天加班呢,实际在摸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而今天,当AI时代到来之后,可能兢兢业业完成任务都已经不足够,如何利用新的AI工具十倍,甚至百倍量的放大工作产出才是“基本常识”。这个时候再说自己多辛苦,可能意义也没有那么大。所以“基本常识”这个事情,其实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协作效率和基准线在变化的。可能新一代人的“基本常识”在上一代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而上一代人眼中的“基本常识”,在下一代人眼中就是“顽固不化”。中国变化太快了,太快了,太快了。中秋节带着女儿,去陪九十多岁的姥姥聊天。她说,她在我女儿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地里种着罂粟,头上盘旋的是日本的飞机……
中国不是只有年轻人,只有“数字游民”,只有比肩国际一流的超一线城市的中国。中国很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跨越了近百年。大家的“基本常识”,横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数字时代;融合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知道,今天在农村生活的很多人,小的时候,可是真正见过那种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的“土匪”的,也是经历过,养四只鸭子就算资本主义要被批斗,被打击的,更是经历过市场经济四十余年摧枯拉朽洗礼的……
所以,如果你能真正读懂“基本常识”,你大概也就读懂了“管理”,读懂了今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