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铁血残阳德意志(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10-06 07:20:32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铁血残阳德意志》(上)《铁血残阳德意志》(中)


德二从1871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总共47年时间,是整个德国历史上国力最巅峰时期,其影响力是希特勒时代、以及今天的德国都赶不上的。

在一战爆发前,德二拥有54万平方公里土地,6492万人口,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15.7%,经济总量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2023年的德国,拥有8400万人口,却只有35.8万平方公里土地,工业产值也只占世界的4.9%(中国是27%)。

在军事上,德二拥有世界第一的陆军和空军,世界第二的海军,傲视英法。多年后希特勒的德三(德意志第三帝国),其陆军虽还算世界第一,空军只能排第二,海军已只能排第七。

当时的科学大咖几乎都是德国人,出现了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物理大师爱因斯坦等一批天才,那年代的知识分子,只有先学习好德文,才可以吸纳最新的顶尖知识。

但一个国家的矛盾,通常也是在其最鼎盛时就埋下了伏笔。

这时候的德国,主要对国内的犹太人,国外的法国人、俄国人保持着高度警惕。

德国哲学家杜林、东方学家拉加德、艺术家朗贝恩、小说家弗赖塔格、作曲家瓦格纳等等特别仇视犹太人,希特勒就是瓦格纳的狂热粉丝,爱豆爱啥他爱啥,爱豆恨啥他恨啥。

这些对德国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要求制定法律,禁止犹太人从事重要的行业,要把他们当成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对待,还要求颁布种族法律,禁止犹太人跟德意志人通婚。

其实不是德国人反犹,而是整个欧洲都有反犹传统,犹太教跟基督教本身就不对付,又不能拥有土地不能从政,只能靠做生意和放贷生活,在18世纪的时候,欧洲犹太人其实只有小部分有钱,大部分人过得比较穷,到19世纪的时候,犹太人从事的职业,使他们被工业化浪潮推着走向富裕阶层,大部分都跨过了中产阶层。

有钱还在别人的屋檐底下过日子,最好应当夹起尾巴做人,但犹太人还是坚持自己的宗教,到处建自己的教堂,有部分有钱人还衣着光鲜到处嘚瑟,这就引起当地人的强烈反感,心态从鄙薄变成了妒忌,越看他们越刺眼。

那为什么德国反犹最严重呢?因为那时候犹太人在中东欧数量更多,德国的崛起速度又太快,社会矛盾容易演化剧烈,有点像1992-2012年的中国,矛盾一剧烈,总得有人拉出来承担责任,这时候挑犹太人下手是最容易的。

而且犹太人自己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一战后,确实对德国干了好些缺德事,才会被希特勒惦记上,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德国国内排犹的调子,从德二时就这么定下来了,而国外的最大矛盾,则是法国和俄国。

普法战争结束后,1871年5月双方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这是法国人丧权辱国的一份条约,比当时的大清还丧权辱国。

条约规定,法国将重要工业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连同梅斯要塞割让给德国------这相当于中国把珠三角割让给日本一个意思,法国还要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德军驻留法国,直到赔款全部支付完毕。

这50亿法郎,相当于13亿两白银,要知道中国人最引以为耻的《辛丑条约》,也不过赔了本金4.5亿两白银。这笔钱后改为分期付款,用39年还清本利共9.8亿两,一直还到1941年,一共还了6.52亿两才停止。

法国政府却只用两年就把这笔赔款还完了。

主要还是法国家大业大,他们用铁路、黄金、白银还了德国8.87亿法郎,又向国民发行了两次共50亿法郎的国债,利率5%,法国国民有钱得很,哄抢国债,政府财政基本盘也蛮好,仅用四年时间,政府就把这批国债给兑付了。

交完钱,立马欢欢喜喜将德国军队送出国门。

德国也依靠这笔巨额赔款,加速了国家发展的进程。

拿破仑打垮普鲁士,普鲁士要复仇;俾斯麦打入巴黎,法国人也日思夜想着要复仇。

俾斯麦知道法国报仇心切,为了在国际上孤立法国,德国强大后,并没有在全球跟英美争夺殖民地,以避免和他们产生冲突,让列强牵制法国。

图片

所以我们一聊起德国殖民地,就得发半天呆,最有名的殖民案例只有青岛下水道的油纸包了,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大国被德国殖民过,都是英国法国抢剩下的边角料。

但德国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迫切地需要殖民地提供廉价原材料,并作为产品倾销地。

那年头的工业国都是这么玩的,像苏联和中国这种内卷模式还没发明出来,搞工业搞着搞着就必须有殖民地。

俾斯麦为了压制法国,不去抢海外殖民地,是情有可原的,但威廉一世死后,1888年29岁的威廉二世即位,小伙子受不了这种委屈,打算跟英法在全世界抢地盘,俾斯麦反对他这么干。

要忍让啊,主公。

忍让个毛线!你个老古董!为了德意志,给老子打!

1890年,威廉二世直接把老臣俾斯麦给辞退,让他回家养老,自己亲自指挥国家大事。

图片

威廉二世与俾斯麦

威廉二世高喊“德国需要阳光下的地盘”,明刀明枪想动英国的殖民地,在非洲、中东、亚洲、南美都跟英法起了冲突。

英国本来是很乐意跟德国一起压制法国的,毕竟英法之间结怨太深,现在德国动他的基本盘,英国就开始一脸不高兴了,从1890年代开始,两国关系越来越差。

1903年,德国准备跟奥斯曼土耳其修建2B铁路,英国发现这条铁路会斩断伦敦到开普敦再到孟买的航线,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英国从此对德国极为仇视,转身跟法国结盟,约好了随时一起揍德国。

详细过程我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详细写过,大家可以去看下。

1914年6月萨拉热窝暗杀事件,是各帝国争夺利益发起战争的一个借口,重要的不是这起暗杀,重要的是德国想推倒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促使英国跟世仇法国和解,拉上俄国一起来对付德国。

英法的动机可以理解,那俄国好像也没啥天大的仇恨,非要跟德国过不去吧?

主要是俄国跟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德俄之间互相忌惮,德国跟奥匈同盟关系更铁,俄国要恨一起恨,就跟德国不对付了。

还有个专门用来凑数的意呆利,因为跟法国在殖民地上有冲突,德国顺手将他们家也拉入联盟,叫同盟国。

在中国甲午战败后,德俄法三国阻碍日本夺取中国辽东半岛,日本惹不起三位大哥,被迫吐出辽东半岛。历经此事,俄国引诱虚弱的清廷悄悄签订《中俄密约》,清政府在政治上由英国主导,变成由俄国主导,英国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重点投资日本对抗俄国,便有了后期的日俄战争。

俄国在东北败于日本,经济上搞出个大窟窿,也开始有求于财神爷英国,1907年英俄谅解,双方利益逐渐绑定,加上法国本来就痛恨德国,英法俄协约国也由此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蒙着头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表面上说起来是德奥意三国对英法俄三国,实际上是英国拉上法国和俄国,一起揍当时全球威胁最大的德国,双方本来就实力差距巨大。

德国当时那两个盟友,奥匈帝国工业较弱、军队战斗力较差,主要功能是给德国提供石油,军事上就凑个数,而意呆利就甭提了,纯粹是来添乱的。

德奥意这个组合勉强可以算1.5个一流列强,而英法俄至少可以算2.5个一流列强。

而且德国的地缘环境相当差。

德国位于欧洲中央,西部是发达的法国,东部是暂时不怎么发达但拥有大纵深皮糙肉厚的俄国,西北是随时准备下黑手的英国,东西两线边境还无险可守,战争一开打,英法联军困西线,俄军困东线,英国海军控制北部出海口,德国就会被四面包围,棍棒从四面八方如雨点般打下来。

图片

德国地形图,来源:地图帝

波兰容易被邻国一波流冲垮,是因为波兰全境是大平原,德国其实有一半领土也是平原,大部分是平原和丘陵,首都都建在平原上,非常非常难防守。

德国人为什么那么擅战,其实就是逼出来的,天天在你家门口干仗,不擅战早灭亡了。

德国能在腓帝手里头崛起,本身就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德国四战之地,每次都陷入多线作战,打起来太吃亏,能险胜一时,不能险胜一世。

德国如果不打一战,现在可能就是世界第一第二强国,当时他们工业全球顶尖,全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在校生达到了1000万人,拥有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

美国工业产值比德国高,但都不是德国那种高精尖产业,很像是2000年代的中国,天天被欧洲人嘲笑大而不强。

但英法俄是绝不能容忍德国一直发育下去的,再发育下去他们家吃什么。

于是德国人在海上跟海军天下第一的英国打,在陆地上跟陆军天下第二第三的法军俄军打,还打得有来有往,西线打得难分难解,东线以偏师大胜俄军,将俄国打得换了三任政府还得割地赔款才罢休。

一战时俄军跟德军交战几乎每次必败,偶尔平手,但俄军打奥匈军又跟砍瓜切菜一样,可见德国这两个弱鸡盟友坑到何种地步。

关键时刻,远离战场喜欢捡便宜的美国加入了一战,德国哪敌得过天下三大高手,只能弃子认输。

美国和日本是一战最大获利国,美国最爽,他们早年穷,工业资本一直是被欧洲资本控制的,这战打完后,美国摆脱了英法德老牌列强的控制,工业都变成自己家的了,美国得了一战的好处,二战再玩一手以德克欧,便从此飞黄腾达。

俄国最委屈,因为在欧洲公认潜力最大、扩张最狠,18-19世纪,英国在整个地球紧盯着俄国打,打得俄国一肚子气,到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陆最强,德国又盯上了俄国。

德国键政圈当时都认为,法国只是短期问题,俄国才是长期问题,将来会发育得很可怕,现在德国正处于巅峰,要趁现在俄国国力不强,赶紧打断俄国的发展路径,要不然俄国一旦变成世界第一,德国会被俄国像三十年战争那样干死一半男性。

德国总参谋部在备忘录里有提到,德国必须先发制人,在俄国崛起前打垮对方,俄国民族主义一旦觉醒,其规模和烈度是史无前例的,最好不要拖到1917年,越早下死手越好。

回到第一章我们提到的,1900年时,沙俄人口就达到了1.3亿,全球人口16亿,沙俄占全球人口8%。

俄国确实即将爆人口爆产能,正常情况下能爆到5亿人口,但英国和德国接力棒似的一顿猛打猛抽,将俄国的国运打住了。

每次想到这里,尼古拉二世就要心疼得弯下腰捂住胸口,斯大林就要愤怒得扳断手中的钢笔,普京则要挥舞着拳头,想要穿过历史的尘埃跳出去痛揍一顿列宁。

俄国人有一颗想成为世界第一的雄心,但在关键时刻,总有强大的民族,举着棒子打得他们满脸是血,他们又只能哀嚎着抱着头,缩回到东欧乌拉尔山以西区域。

一战把当时整个欧洲都打出了心理阴影。

死人死太狠了,从来没见过人类打仗这样疯狂地死过人,工业战争效率奇高,人跟韭菜似的一茬茬被割倒,法国阵亡126万,俄国阵亡170万,德国阵亡177万,奥匈帝国阵亡120万,英国阵亡120万,人命变成了毫无价值的一堆数据。

一战彻底改变了法国的认知,他们20-30岁的年轻人,战死近60%,打这么惨还打个毛线,好死不如赖活着,下次德国人再这么玩命,我们直接举白旗。

德国也不想再这么玩一次命啊,但他们被剥削得太惨了,只能玩命。

战败国没有议价权,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直接被肢解,变成今天碎了一地的东欧、巴尔干半岛各个小国,英美出于均衡欧陆的想法,想用德国继续牵制法国,才使德国没被肢解。

德国的战败协议苛刻到变态,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大多被英国吃掉,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划给其他国家,重要工业区丢失,60%的铁矿和煤矿被划走,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飞机、坦克、重炮、主力舰、潜艇,还得赔款1139亿金马克。

这个1139亿金马克还是1929年修改后的数据,刚开始时开出2690亿金马克的天价,相当于9.6万吨黄金,当然啦,1139亿金马克依然是天价,减完后,这笔债还一直还到2010年的默克尔政府才全部结算。

德国代表团原先不接受这么严厉的条件,但英美法说你不签字就接着打,只能摁着头签了合约。

这笔钱其实还到1929年就因为经济危机暂停,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干脆就不认了,一战赔款的本金,德国人从1952年一直还到1983年,默克尔后来还的不是本金,而是“东西德合并后一战赔款的20年利息”。

如果真要按原来的2690亿金马克算,那是人类历史上最高赔款,可能德国人得还上一百年这事才完。

听起来很奇怪,德国在一战后接受了这么残酷的压榨,怎么又在短短21年后,又依赖强大武装,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源头主要在美国。

战后赔款是一笔三角债,英法在战争中欠了美国很多钱,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德国赔款,德国战后被打得稀烂,还发生了极可怕的通货膨胀,德国穷得还不起债,三角债就一环套一环卡住了。

美国干脆贷款给德国帮德国恢复经济,这样德国能还赔款,英法收了赔款,还美国的债。

这上面提到了两个要素,一个是德国大通胀,另一个是美国贷款援德。

关于德国大通胀的原因,我们以前的历史书上说是为了还战争赔款,魏玛政府疯狂印钞导致的,当年德国超发了7000多万倍的货币,使一根0.5马克的面包,暴涨到1000亿马克,德国马克在18个月内,贬值了13亿倍。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错误信息,疯狂印钞并不能还战争赔款,英法人又不傻,他们才不收贬值的垃圾马克,要是印钞就能还战争赔款,把收款方想得也太简单了吧。

德国大通胀的真正原因,是1922年5月,魏玛政府立法让德意志银行(中央银行)脱离政府控制,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家银行是被犹太家族沃伯格控制,犹太人控制德国金融后,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偿还战争赔款上,而是大量发行货币,疯狂购买德国的公司、土地、房屋等。

其他犹太人控制的私人银行一看,央行都这样了,我们还客气个啥,也跟着狂发货币。

于是德国马克就疯狂贬值,德国民众苦不堪言。

而外国的犹太人(也不止犹太人)一看马克贬值成这样,也拿着外汇进入德国,大量收购德国资产。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苏联解体后,发生了跟德国一战后一模一样的情况。

如果中国在1990年代左右真的步了苏联后尘,那中国的命运也会是一样的,一样会发生货币疯狂贬值,一样会发生国有资产被国外资本掠夺。

总之,犹太人在欧洲被迫害确实有一部分挺冤的,但犹太人自己也绝不是什么白莲花,从来从来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因为现在犹太人在全球金融、文化、媒体三大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除了中国,很多国家不敢对犹太人的历史说得太明白,因此德国二战前的历史,读起来总感觉怪怪的,因为被抽掉了重要信息,使历史读起来不通顺、没有逻辑性。

犹太人通过制造大通胀掠夺德国资产的恶行,激起了传统德国军方的反弹,最终爆发了1923年11月的啤酒馆暴动。

由于德国历史被人有意抽掉了一部分,历经百年资料补齐,现在有新的观点,认为鲁登道夫、洛索夫、卡尔等军政大佬才是啤酒馆暴动的策划人,希特勒当时只是下士,是现场气氛组成员,以及负责事后背锅。

但这个锅背得太重、影响力太大,坐完牢出来后,意外使小弟希特勒成为政治红人。

啤酒馆暴动其实是成功的,军方的威逼使德国政府收回了货币发行权,重新发行新币,几个月后,德国经济恢复了正常。

希特勒原本判了五年,也因为军方的胜利,才只坐了九个月的牢就重出江湖。

德国军方在1924年重新夺权成功,陆军元帅兴登堡当选为总统,原英法指定的傀儡总统艾伯特暴毙(疑被军方所杀),代表着英法对德国的控制失败。

德国人自己重掌国政,因为对犹太人大通胀的记恨,也为了捞一笔现金流,后面才会发生屠犹暴行。

但这时还是轮不到希特勒登场,直到华尔街这边决定资助他单干。

希特勒原本地位很低,名字里连个“冯”字都没有,在德国上流社会眼中,他只是一个粗俗的流浪汉、高级政治气氛组举牌小弟,有头有脸的事,是轮不到他出面的,但正是因为他地位低,容易收人钱听人话,不像兴登堡那样难打交道,华尔街这边才选中了他。

根据1933年11月出版的《西德尼.沃伯格》的记载,一战结束后,法国对德国这位打了几百年的世仇恨之入骨,简直到了敲骨食髓的地步,为了逼德国还钱,法国冻结了美国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贷款,本来这些是德国人还美国人的钱,却被法国人截流了,这事把华尔街大鳄们惹毛了,在请示胡佛总统无效后,他们决定砸钱请人教训法国。

1929年6月,摩根与洛克菲勒的银行家和美联储高管们开了个会,一致同意选中希特勒,让他将德国从法国的高压中解脱出来。

是法国在一战后过度盘剥德国,才激起了希特勒的崛起,这项信息也是被普通历史书抽掉的。

从1924年到1931年,美国财阀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亿马克贷款,同时资助了希特勒3200万美元,以扶持希特勒上台。

有意思的是,希特勒从来没有跟摩根与洛克菲勒直接见过面,他们之间的沟通,是由西德尼.沃伯格来完成的。

就是1933年出版的《西德尼.沃伯格》。

1929年,西德尼带着洛克菲勒的亲笔信,由慕尼黑市长介绍,第一次见到了希特勒,说我们这边出钱出力,就请你上台后痛揍法国。

希特勒开价2400万美元(1亿马克),洛克菲勒等还价1000万美元,要么接着谈,要么他们换另一个话事人,希特勒赶紧答应,这笔钱转入到了希特勒在荷兰的账号,再分成数批支票寄到德国的10个城市。

从此希特勒开始飞升。

1931年希特勒就快要完成独裁统治,再次找西德尼要钱,西德尼飞到德国见他,希特勒说暴力夺权他要5亿马克,合法执政他要2亿马克,洛克菲勒等还价1500万美元,但要通过合法途径上台,最终这笔钱分成三部分,打入荷兰、意大利的银行,最终促成了希特勒对德国的统治,也促成了二战的爆发。

如果把二战简单的归结为某一股力量推动,听起来有点过于简单,但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是英法盘剥德国太狠毒,而美国因为一战获利太深,希望再发动一次“以德克欧”,以完成美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重获利,最后共同促成了二战爆发,大致是没有问题的。

德国人依旧是那么强悍,他们在二战中打得法国人四十多天就投降,要不是隔着海洋,估计英国也推掉了,在东欧也是一波流carry,但他们再往东走,就遇到了前辈们早就预测到的,另一个拥有可怕潜力的俄罗斯,最终被苏联反推,美国又趁机摘了果子。

俄罗斯也为此受到重创,他们原本很有指望达到5亿人口的,二战中死亡2700万人,致使人口问题,至今成为俄罗斯的国难。

德国二战损失极惨,他们失去了35%的土地,连精神家园东鲁普士都没了,40%的青年被战争打光,另支付战争赔款20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给苏联,但因为没钱,苏联将大半个德国工业设施拆走抵债,光是拆工厂就拆了三年。

图片

二战后德国被美国全方位盯防,在德国拥有17个军事基地,德国军事能力已大大下降,德国每年军费也被控制在500亿欧元,直到2022年,因为俄乌战争,经美国同意,德国才另增加了1000亿欧元。

目前德国的军事实力,仅排在全球第15名左右,德国肥胖的士兵也常常被拿来嘲笑,跟以前腓帝、德二、德三时的德国已完全不像是同一个国家,但德国的潜力还是非常大,只是因为被美国全面压制,军事面貌才显得有点蠢萌蠢萌,一个从钢铁洪流中成长起来的国家,其禀性还是坚韧而顽强的。

说起来有点搞笑,一周前,我原本是打算写一篇关于俄罗斯人口问题分析的,但写着写着,居然写了一篇近两万字的德国史。

刚好德国历史也是欧洲各国最乱的,我们理一理德国史,差不多就是理完了欧洲史大纲。

同时也明白了,欧洲各国为什么打来打去,欧洲的历史为什么这么混乱。

德国是一个地理位置特别差的国家,它永远要面临来自四面八方强敌的围攻,北英西法东俄,个个顺手敲打的第一个强国就是德国,所以德国这片区域,才是欧洲真正的火药桶,是强国渡劫必经之路。

德国还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是先辈们,尤其是腓帝在位时那血淋淋又侥幸的胜利打下的根基,后代又跟法国和俄国斗得死去活来,才换来今天欧洲双核的影响力。

而德国原本可以取得的地位还不止于此,他们其实有条件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强国,还是地理上的缺陷,过早打断了德国的成长。

从德国的历史也可以知道,任何一个强国都是经过血与火淬炼出来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心平气和人畜无害地成长起来,没有挨过揍没有揍过别人,都是学不会成长的。

作为国家或者个人,都不应该害怕成长,你主动面对痛苦、迎战痛苦,哪怕失败了,对手也会尊重你,不至于被鄙薄、被忽略,有很大机会再次成长。

而凡是逃避痛苦的国家或者个人,比如以前的奥地利那样,要么被肢解,要么被沉沦,默默无闻地消逝在时代的潮流当中去了。

历史只会尊重强者,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只会是自强不息的民族。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