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冷血的政治!
作者:李大闲人 2022年,乌克兰政府与贝莱德签署协议,将乌克兰重建全权外包给贝莱德,授权其为投资框架设计提供咨询,以为公共和私人投资者创造机会。 2023年2月,摩根大通也加入进来,获得了运营乌克兰发展基金的授权。贝莱德与摩根大通表示,将为乌科技发展、自然资源、农业和卫生等光辉的愿景筹集投资,预计金额数千亿美元。 高盛难耐寂寞,公开宣称乌克兰重建计划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刺激,对“民主灯塔”的投资既是“正
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
破坏越大,利润越大。回归最熟悉生态位的三家顶级政商掮客,做起了拉虎皮、做大旗的生意,开启了极致“忽悠”模式。
截至目前,已有42个国家的500家企业签署了“乌克兰商业契约”,确保在乌克兰重建中分得一杯堂。
尽管签了协议,但大多数签署方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毕竟俄乌战事还在继续,安全威胁尚未解除。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目前止战和重建之间,还隔着一个主张“战斗到底、绝不妥协”的战时总统。
所以,拜登一方面邀请俄罗斯副总理来到旧金山,坐下来喝喝咖啡,缓释一下紧张气氛;一方面充满深意的开始鼓吹乌克兰军官与北溪管道被炸相关,剑指其背后最高指挥官,为弹劾“和平计划”的拦路虎做铺垫。

从路演的内容看,贝莱德、摩根和高盛们混改乌克兰的内容无甚新意,无外乎加强市场经济、权力下放、私有化、国有企业改革、土地改革、国家行政改革、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放松管制、和削减劳动立法等等,都是IMF倡导的套路。
欧盟已经表示,为了确保资本畅行无阻,乌克兰只有在劳动制度改革和国资私有化的条件下,才会同意乌克兰暂缓支付贷款利息。
而泽连斯基为了获得军援,已经跑到《华尔街日报》发文,说乌克兰将创造重建的有利环境,使其成为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最大的增长机会。
但泽连斯基还是太有“骨气”了。“战时总统”已经不符合最新的国际环境。
APEC的氛围已然是和风劲吹,最具有政治嗅觉的“搅屎棍”已经换掉了主战的外相,让倡导“黄金时代”的前首相去找新的机遇。

就连贝莱德、高盛们贯彻的IMF准则,也在APEC峰会前出现了调整,意味着混改乌克兰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获得了两大经济体的默许。
连在一起看,共识逐步达成,乌克兰的形势将改变。
可以是“引狼入室”,也可以是“施以援手”,完全取决于站的位置。
政治,永远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