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美科技大搏杀:两大巨头突然宣布,拜登四年布局被打崩!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2-16 07:24:26 围观 : 评论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
已获转载授权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左侧的会议厅内,白宫科技委员会正向奥巴马做他任期内最后一次报告。

在详细讲解完报告内容后,总统首席科技顾问、来自哈佛大学物理系的霍尔德伦教授向一众政府高官提出警告,他强调: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

然而,由于彼时正处于大选的关键阶段,总统奥巴马也好,国务卿兼候选人希拉里也罢,都没有把警告放在心上。

唯独只有作为吉祥物的拜登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还点头表示认可。

阔别五年,当拜登再次踏进这个房间听取报告时,其他都没变,只有两个地方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一个是他已经完成了从副总统到白宫主人的华丽转身,另一个是比五年前中国的芯片制造业更强大了。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测:

到2030年,中国大陆计划增加全球芯片新增产能的40%,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相较之下,美国芯片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则从1990年的37%降至2020年的12%,是所有高端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

拜登很清楚,中美芯片战争,看似是美国一边倒的屠杀,实则却为双方各占一半优势的生死竞赛。中国拥有芯片产能的优势,需要弥补技术层面的短板,属于自下而上的突围;美国拥有技术专利的优势,但缺乏将技术转变为实物的产业链,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重建。

未来十年,中国能上,中国赢;美国可下,美国胜。


2024年1月31日,美国国防部以跟解放军合作为由,将十多家从事芯片和人工智能的中国企业列入中国军方企业名单,并宣称保留对这些实体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而在此之前,华为也被加入该名单之列。

五角大楼这番行径看似飞扬跋扈,内里却充斥着焦虑,而这份焦虑的源头是以己度人的前车之鉴:中国,已经走上了美国曾经的封神之路。

美国芯片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军方在其幼年时期的精心哺育。

1947年,当贝尔实验室在一次意外中发现半导体后,刚经历过二战洗礼的科学顾问团敏锐的意识到,假以时日,这个小玩意必然会改变世界,但问题在于如何让它顺利的活到那个时候。

于是,在科学顾问团的强烈谏言下,五角大楼很快就把半导体列为军民融合重点扶持的战略项目,同时适用于合同竞争法中的第二货源机制。

第二货源机制,具体是指国防部在采购关键零部件时,使用至少两个不同供应商产品的做法,目的是为了防止对单一供应商形成过度依赖。

得益于该机制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国防部采购的任何芯片至少由两家公司生产。

另一方面,第二货源还将采购和技术转让对接起来,要求贝尔实验室等大型研发部门根据研发进程公布技术细节,并依照专利转让法许可其他公司运用这些新技术。

对于贝尔实验室来说,在美苏前沿争霸,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第二货源为他们提供了政府之外的资金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随着生产半导体的公司越来越多,丰富的数据为科学家们指明了技术迭代的方向。

对于国防部来说,第二货源既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还避免了财政浪费和垄断滋生。

对于公司来说,左手技术共享,右手强化反垄断的第二货源使新技术在短时间内就普及整个行业,很多在后世知名的芯片公司,都诞生于这一野蛮扩张时期,比如模拟器件巨头德州仪器。

对于行业来说,国防部第二货源的稳定采购,令行业不用再估计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几乎所有公司都把重点放在了创新上面,从而再度刺激了芯片半导体行业的繁荣。

四赢局面就此得以奠定,然而,即便第二货源的福利再好,军方的肠胃总归有限,当吃不下的芯片愈发堆积时,面向民间的市场,就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负手。

美国芯片朱楼梦塌的祸根就源于此。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一名35岁的中年人正在舷梯上挥手告别,如果现场有摄影爱好者的话,定然会认出他便是闻名遐迩的索尼前社长,人称CCD小子的岩间和夫,不过此时的他还只是东京通信工业录音机制造部的部长。

1951年,岩间和夫在董事会接到一份艰巨的任务,去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半导体晶体管技术。

作为服务于美国军方的顶级实验室,贝尔的保密程度非常高,不准在现场做笔记、不准拍照、不准询问课题以外的内容。

岩间和夫只能发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优良作风,白天在实验室把东西学深悟透,晚上回去再一点一点的记在本子上。就这样,岩间和夫花费四年时间足足写下了256页手稿,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翻得都快包浆的笔记本,竟为日本电子产业写出一条康庄大道。

1955年8月,东京通信部根据岩间和夫的手稿,研发出世界上首款以晶体管为元器件的TR55录音机,虽然价格比同行贵上十倍不止,但好在晶体管做的录音机更小,方便携带,一面试就畅销全球。

录音机爆火后,不仅盘活了半导体在民间的市场,还开启了美国负责创新技术,日本负责制造产品的新时代。

此后发生类似岩间和夫的例子,在美日间不胜枚举。

六十年代,低电耗芯片CMOS在新泽西的半导体公司中蓬勃发展,日本工程师佐佐木忠设想将CMOS工艺运用到集成电路中,为他的公司夏普生产袖珍计算器。

但只有一家美国公司接下订单,其他公司都因为民用市场的CMOS订单利润低,且还会挤压军用芯片产能的原因婉拒了。

后来运用到CMOS芯片的领域日渐增多,日本在七十年代通过产业政策彻底掌握了这项技术。而当CMOS工艺在节能和小型化方面的潜能被全面激发出来时,日本不论是技术还是产能都完全碾压美国。1990年,全球排名前四的CMOS公司有三家是日本的,美国只有一家。

无独有偶,五十年代,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厂商RCA率先LCD技术,但因为难以运用到电视机上,便用300万美元技术专利全盘卖给了夏普。

秉承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夏普先把LCD用在了对显示要求不高,只需几个字符变化的计算器上,以维持产能和营收,随后再结合技术的进步研发出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

到本世纪初,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供应商,每年创造的贸易顺差高达千亿美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军方采购既为芯片创新铺上了一条登神长阶,也因为市场竞争的缺位让美国厂商逐渐丧失了产能优势和技术嗅觉。

正因如此,在第一次存储芯片的世界大战中,美国存储芯片厂商几乎是一边倒地被日本同行屠杀。到大战结束的八十年代初期,美国至少有超过八成的存储芯片企业永久性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被美国寄予众望的CPU逻辑芯片,在换道超车的过程中无意间引发了芯片生产模式的大分野,这使得本就七窍流血的美国芯片制造业直接中道崩殂。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冒着12月冰冷的冬雨,三星掌门人李健熙趁着吃早饭的时间,跟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而他此行的目的也很明确:挖走这位曾经带领德州仪器崛起为世界大厂的芯片巨匠。

尽管台积电刚刚成立不到两年,而三星则早已背靠青瓦台和美国的支持在半导体行业声明鹊起,但张忠谋却坚定地拒绝了李健熙的邀请。

因为他相信,越是精细化的事,就越要交给专业的人做,只有这样做出的产品才更有竞争力,企业的利润也会最大化。

而芯片分工的时代正在到来,做一家专业的芯片代工厂,很有前途。

就在张忠谋精心筹划的那个十年,伴随着家用电脑的畅销,CPU等逻辑芯片的产能一天比一天大。于是,从存储芯片撤退的美国半导体产商纷纷重仓押注逻辑芯片,寄厚望以它完成对日本的弯道超车。

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当逻辑芯片遇上全球化的浪潮后,延续了40多年的IDM模式日渐式微,在轻资产的概念与几乎不设防的产业转移中,美国芯片制造业仅存的高楼轰然崩塌。

所谓IDM,是指半导体生产的三大核心环节:设计、制造和封测,全产业链自己一手包办的模式。

这种模式优势是生产能力强,能够全方位执行自身战略,劣势是企业生产战线长,投资成本大,而且如果终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就会拖垮整条产业链。

日本制造业之所以崩盘,本质上就是采用类似于IDM模式的日企,在终端产品败于中韩之后,连累整条产业链都赚不到钱。

在半导体还是存储芯片占山为王的年代,晶圆设计相对简单,真正的难点是在生产工艺上,这需要依赖晶圆厂的技术优势,所以早期的存储芯片商都有自己的工厂,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和封装全一把抓。

逻辑芯片崛起后,难点平移到设计端了,不同的设计和排列会导致性能上的绝对差距,而晶圆厂的生产能力只会影响功耗和频率表现,在大的层面无伤大雅。

比如同样是SMIC代工的芯片,澎湃系列的性能就远不如麒麟系列,这足以说明影响芯片性能的决定值并非生产工艺,而是设计排列。因此,大部分做处理器的品牌根本无需自己的工厂。

这种生产模式上的大分野,再结合当时国际产业转移的惯性,让美国从政府端到企业端都有了充足的动力去消除冗杂。


白宫会议厅内,作为战后最热衷于科技事务的总统,克林顿正津津有味的听着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报告。

三个月前,能源部长向他汇报称,英特尔打算一劳永逸的突破193nm波长限制。

九十年代初,受基础理论和材料的限制,光刻机的光源波长卡死在193nm超过20多年,若再不能向下取得突破,半导体制程就停滞,那么整个电子制造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英特尔计划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光,来彻底解决该问题。

这种波长仅为氟化氩激光的十四分之一,能够雕刻7nm制程以下的芯片。

但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精密零部件配套,英特尔靠自己根本搞不定,于是拉上了尼康、摩托罗拉、ADM等一众大厂,以及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台积电和阿斯麦,一起研究。

项目的确可行,但风险和成本太大,他们加在一起都无法承受。英特尔只好找上能源部,希望能由美国政府来牵头做这事,而这场会议就是最后的一哆嗦。

听完汇报后的克林顿当场拍板,调集劳伦斯利弗莫尔,劳伦斯伯克利和桑迪亚三家国家级实验室赴一线研究,并从科技部和能源部拨款两亿美元用于资助EUV光刻机的研发。

但他有一个条件:不要尼康,毕竟美国以倾国之力押注EUV光刻技术,目的就是为了从日本手里夺回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控制权。

国运面前,尼康出局。

被业界视为半导体山巅之城的EUV LCC联盟就此孕育而生。

这场会议对后世产生了几个尤为深远的影响,比如阿斯麦和台积电分别在自己的赛道上崛起为世界领袖;再比如与EUV技术失之交臂的日本,半导体产业滑向崩盘。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芯片产业的去制造化被大幅提速。

1981年,里根拉开新政改革序幕,鼓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代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针对先进技术、关键品的赴外投资限制和监管被取消,一批从事高端制造的企业开始在轻资产的理念的指导下,将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洼地。

特别是芯片产业,就连政府出台的行业政策重点,都是去除产业内的重复和冗杂,使得投资价值最大化,节省企业成本,增强半导体公司竞争力。

因此,企业理所当然的认为,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个环节是浪费、效率低下的,如果能把制造环节外包出去,够缩小公司规模,其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而伴随着EUV LCC联盟名扬天下的台积电,则为美国这一需求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于是,芯片制造业向东亚转移的浩荡帷幕就此拉开。

尽管有人曾对主动摒弃芯片制造提出担忧,但克林顿并不以为意。

芯片制造的前提是设备,而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的专利技术支撑起了EUV的运转逻辑,来自美欧四十个国家十数万的零部件则支撑起了EUV的成品构成,只要美国愿意,分分钟就能从源头掐断制造。

另一方面,美国科技决策充斥着地缘政治的思想。在克林顿看来,半导体制造虽然不在本土,但仍在美国的势力范围内,所以并无大碍。

但当中国这一非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后,一切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2024年1月31日,英特尔突然宣布,由于财政补贴久不到位,原定于今年在俄亥俄州建成的晶圆厂,将推迟到2026年。而在此之前,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两座3nm工厂也因补贴和人才问题被迫延期。

毫无疑问,这进一步打击了拜登政府意图推动本土芯片制造的计划。

重建本土芯片产业,是拜登政府天字第一号国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大范围应用,已经改写了工业底层结构。

在机械时代,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在AI时代,这句话的主语变成了芯片。美国是断然不会把能够影响全球工业走向的芯片制造业,拱手让于中国。

为此,拜登不仅用行政手段逼迫三星、台积电赴美建厂,还在2022年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专门拨款520亿美元扶持英特尔等传统美国厂商重建晶圆生产厂,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台积电和英特尔项目的延期,把美国重建本土芯片产业难以逾越的两道天堑从幕后摆上了台面,英特尔是钱的问题。

一座先进晶圆厂的TCO(总投资成本)包括两个部分,由土地、建筑、设备、发电配套设施组成的前期资本支出,以及由人工、公共事业、材料、税收组成的运营成本。

美国半导体协会算过一笔账,因为人工、材料、配套设施成本高昂的原因,美国晶圆厂的TCO比中国台湾地区或新加坡的同等晶圆厂高约25%至30%,而比起具有政府激励政策的中国,TCO更高出50%,这笔开支企业根本难以承受。

以英特尔为例,到2030年,该公司将在俄亥俄州的晶圆厂项目上,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而英特尔去年的利润也才一百多亿美元。

新法案虽然彰显出拜登政府愿意为芯片公司提供激励的态度,但发布政策是一回事,能不能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了。英特尔和台积电都强调,他们曾多次向政府提出补贴申请,却始终不见任何回应。

至于为什么没钱,答案很简单,债务都快把联邦财政给掏空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拜登政府只有先算完强制性开支的账,才能从其他地方挪点。

但问题是,算完强制性开支的账后,留给芯片补贴的钱又能有多少呢?

台积电则是人的问题,工厂安装关键的精密设备找不到熟稔技工,EUV光刻机后期运营和保障的人才也十分匮乏。

就连张忠谋也曾警告道:美国提高国内芯片产量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之举,在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比台湾贵50%,因为美国芯片制造业没有扩张和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库。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而比失路之人更悲伤的,是明明知道路在哪里,却始终走不过去。

当美国用强权打通了芯片产业回流的最后一道关卡时,却发现真正的关山不在关外,而在关内。

资金与人才的问题,就像两座难以逾越的天堑,将美国重塑本土芯片产业的野望死死地挡在自家的城门口。攻城需要勇气,攻自家的城还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刮骨疗伤,不破不立!

中美这长芯片制造业的生死竞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