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怒,就是最大的修养
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会有自己的各种哀思与忧愁,如何对待这些自身的不良情绪实则考验着一个人的真正修行甚至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前途命运的起起伏伏。国人大多都喜欢三国演义的故事,当我们一遍遍地品味着三国演义的故事,才在自己内心深处由衷地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可以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两军对峙,尤其是双方的各自首领,于兵法当中知己知彼才是最基本的兵法哲学,若是不了解对方的智谋与策略,那打败仗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苏轼在《留侯论》当中写到:“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和辱骂,司马懿都拒不出战。不得已诸葛亮遣使去司马大营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司马懿不但没有生气,还让人把这件衣服为自己穿上。司马懿为什么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用心,就是以战养战来消耗魏国国力,以达到延续汉祀的目的。所以采用以守代攻的方针。当我们再次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由衷地佩服司马懿的隐忍哲学,一个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自己的部下都难以忍受的情况下,司马懿作为最高统帅依然可以保持这样坦然地姿势接纳诸葛亮赠送的女人服装并穿在己身,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和人生智慧。
天道中丁元英对芮小丹说:“因为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你的时候,你就不是你了。”当我们初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沉浸在这句话的懵懂之中,总是感觉十分怪怪的,当我们慢慢有了一定的经历,尤其是对于儒释道的文化有了自己的一些了解之后,才由衷的感叹这句话的人生真谛,古人说反求诸己就是这样一个用意。其实人生在世,我们最大的人生贵人往往就是自己,能够改变自我命运的往往也就是我们自身,把自己磨成一把最厉害的宝剑,你才能在生活当中所向披靡,人生也就慢慢掌控更多的主动权,如此去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一个人能够看淡得失的时候,往往也就容易不怒,当我们慢慢能够看到人世间的规律,基于人性的考量,很多事自然也就见怪不怪。当你能够了解自己烦恼的原因,慢慢也就能够寻找到解决的果,心病还须心药医,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求得这样的一种本领,你才能在生活的海洋里得心应手。任何一个愤怒,都是对自己的无尽惩罚,对于你的对手来说,它更是希望你陷入这样的圈套之中,不攻自破永远都是最好的兵法谋略。当你的对手拿你没有办法的时候,往往也就是他最无奈的时候了,我们的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种“打不死的小强”那样的精神,人生才有更多的韧劲。
三国演义电视剧当中,曹操说过一句话:“记住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也不要恨自个儿的敌人,因为仇恨让使你丧失判断力,与其恨自个儿的敌人,不如拿他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