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于藏不住了!这项密谋已久的计划,将危害到整个人类!
作者:戎评 日本人在环保方面非常努力,不过,这种努力是建立在污染全世界的基础上。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根据日程安排,东京内阁将于本月敲定福岛核废水入海决议:
美国《科学》杂志八月初警告称:
核废水里的放射性物质除了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外,还会伴随洋流的作用扩散到整个太平洋甚至全球海洋环境。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
福岛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为人类集体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有可能损害人类DNA。
在运营历史上,福岛核电站同样也是劣迹斑斑。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临界事故。在此前一年,部分数据就表明该电站存在安全隐患,但被东电公司给强行压下去了。
2005年,核电站内储存核废料的池子因7.2级地震发生外溢事故。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六号机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这两件事,其实已经对福岛核电站的安全性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当时东京电力公司就进行结构强化,未必会发生事故。
2007年,由于民间对放射性物质泄漏的追责声不断,东电公司被迫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三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而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的数据在1979年~1998年间先后遭到28次篡改。
2008年,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5加仑少量放射性冷却水泄漏。
当然,最让福岛核电站广为世人所知晓的,还是九年前那场由超强地震引发的惊天大危机。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本州岛东北部海域发生日本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强度达到里氏9级。
当时,福岛核电站六个反应堆有三个在运行。地震发生后,处于运转状态下的反应堆按照应急预案自动停机。
对核电站而言,停机比运转更加危险。
原因很简单,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核反应堆需要不断输水降温(高温来自于核燃料一直进行的裂变反应),而输送冷却水的电有三个来源:一是反应堆本身的电,二是内部预置的应急柴油机发电,三是外部电力。
反应堆停机后,自身电力无法发电,而外部电路线也在地震中遭到损坏。也就是说,此时的福岛核电站只能依赖内置的应急柴油机。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15时36分,高达15米的海啸以毁天灭地之势迅速向本州岛东北部袭来,应急发电机被淹失效,反应堆彻底失去电力来源,后果相当严重:
如果三个反应堆全部发生爆炸,后果完全不可设想,毕竟此前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也只有一座核反应堆爆炸。
核燃料向下侵蚀安全壳
技术人员很快便给出了解决办法:修建一条抽水管,用海水冷却反应堆。而在现场工人的努力下,下午六点就建成了一条海水注入管线,只要运营方令下,即可向三号机组堆芯注入海水。
但在最后时刻,东电拒绝了这一看似简单却最有效的方法:
不同于核电站内经过三个回路的已经很安全的冷却水,天然海水具有高腐蚀性,反应堆内的精密仪器完全承受不住。用海水直接冷却的结果,就是三座高达数亿美元的反应堆报废,东电领导层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什么叫资本家?
这就叫资本家!大规模灾难面前,想到的不是数以百万计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是自身利益。
或许,在他们这群俯视众生的人眼中,老百姓只不过是蝼蚁罢了。
结果显而易见,由于东电推诿责任的不作为之举,导致福岛核电站抢险错过最佳的黄金时段,即使最后日本首相府强行介入,也未能挽救发生在次日15时36分的爆炸,这之后,剩下两座反应堆也分别发生爆炸。
至此,福岛核电事故全面失控!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下梁的东电公司敢篡改核电站运行数据,身为上梁的日本政府就敢篡改事故等级。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核电事故分为0~7个等级。每一等级所代表的破坏性比上等级高出十倍,超过4级为危险等级,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核辐射。最高等级为7级,没有上限,即便一个国家被核电事故毁灭,也是7级。
3月12日,原子能安全保安员把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等级初步定为4级。
3月14日,3号机组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法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主席认为,此次事故应上升至六级,即具有重大场外风险。
但是,日本政府为防止福岛事故对其核电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核电站出口一直是日本高端产业系统化销售的重要部分,就三菱重工和阿尔斯通在土耳其的项目而言,涉及费用高达1500亿),仍然将事件等级维持在没有显著场外风险的第4级。
而就在当天,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检测的数据显示,核辐射水平比法定标准值足足高出400倍!
虽然外界能被日本政府忽悠过去,但身处旋涡核心的东电哪能不清楚状况,出于最大限度的资金节省,800名员工在接到公司命令后,旋即与周边居民一起撤离(如果员工在事故中遭到核辐射,东电还要赔偿一大笔开支),只留下五十人“自愿”进行维修工作,媒体称之为福岛50死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的时候,日本以福岛50死士为核心,就事故善后问题一部电影,名字叫《福岛50英雄》,剧情各种悲壮和煽情,创下双周总票房冠军的记录,但这部挂着反映真实事件,极力美化日本政府抢险行动的写实电影,却处处与真相背道而驰。
比如所谓的福岛50死士,其实是东电通过黑社会的劳务派遣公司,聘请的不具备直接雇佣关系的临时工,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东电也不用赔太多的钱。
还有描写自卫队和美军共同处理危机那一段,真实情况是日本自卫队第一时间接到了支援福岛核电站的命令,但幕僚却以东电隐瞒险情为由,拒绝派遣士兵冒险,而美军在直升机检测到超标的辐射物后,也先行撤离。
不得不说,日本这些年脱亚入欧的成果还是很显著的,黑白颠倒反向宣传玩得比美国还美国。
苏联宣传部门但凡有一点开窍,切尔诺贝利也不至于被黑得这么惨
或许,这就是有信仰和没信仰军队之间的差距吧。
民众纪念抢救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苏军烈士
言归正传,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3月28日,检测数据显示,福岛核电站泄漏已经达到切尔诺贝利污染水平。
3月30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的放射性碘浓度达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核电站永久作废。
4月12日,由于各种辐射值全线上升,且还未有明显平缓趋势,实在瞒不住的日本政府,在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建议报告下,被迫宣布将核泄漏等级调整至最严重的7级。
而此时距离核电站事故的爆发,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
可以说,这一个月日本人几乎没有正确干过一件有利于阻止局势升级的事,除了隐瞒就剩下偷偷摸摸排废水。
这里需要解释下,核电站是可以将废水排入海洋的,但前提是在安全的状态下且需要经过完整净化程序确保放射值达标。根据《伦敦倾废公约》规定,如果核电站发生污染事件或不处于安全状态,各国必须对污染源采取有效控制,防止其向海洋倾倒。
核电事故发生第25天,东电公司就将一批总量在1.15万吨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当事态因太平洋沿岸检测到严重放射性物质而曝光后,东电的解释是核电设施内有大量高放射性污水,来不及布置用来转移这些污水的临时水罐,只能把1.15万吨低放射性污水排入太平洋,为高放射性污水腾出存储空间,这些污水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情况真如东电所说吗?
谁信这个满口胡言的公司,谁就是傻子,不然太平洋上那么高的放射性物质从何而来?不然为何会有大量海洋生物出现畸变?
当前,关于日本欲将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一事,关注点主要在三方面。
第一、日本政府没有其他路子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无害化处理核废水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电解排放、蒸发释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注入地层,像东电这种把核废水收集到存储罐里,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看新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样一段话:
由于地皮制约,现在东京电力公司可以新建储存罐的最大储量为137万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政府继续供应土地,东电就能继续维持用存储罐安全存放核废水的方式呢?
先来简单算一笔账:
140吨/日X365X50=225万吨
也就是说,只要日本政府再给东电一块和现在同样大小的地,就能解决未来五十年产生的核废水。而经过净化程序的核废水放射性,一般会在二十到三十年内持续衰减,按照那时候科技的发达程度来处理这批废水,不过是信手拈花之易,压根不用向太平洋排放
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日本那群成天喊着环保至上的官僚们想不到吗?
想来想去,这么做的原因无非一点,那就是韩国MBC电视台主持人说的: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第二、核废水真像日本所说的那样无害吗?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东电和日本政府在无害处理核废水方面,有着很多不良的前车之鉴。
早年间,科学家们在分解2017年的岛核废水时,发现这批被处理过的污水仍然含有氚、碳14、钴60等放射性物质。其中,氚一旦经过食物或呼吸道等途径被人体吸收,容易致使人体器官组织产生畸变甚至是癌变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我们已经将(核事故的)污染水的影响,完全地控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0.3平方公里范围内。
请记住3.11、记住福岛、记住日本在核电事故中对全人类的犯罪。要我说,环保领域不止缺一个各国联合起来的反法西斯战争,更缺一个东京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