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俄乌战争两周年回顾!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2-25 07:24:42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2022年2月24日北京时间11点,莫斯科时间6点,身处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电视发表了公开演说,宣布将在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

就在普京发表讲话的同时,俄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兵分五路进入乌克兰,俄乌战争正式打响,从这一天起,世界永远改变了。

而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整整两年了,在这整整两年中,俄乌战场有着太多的出乎意料,导致太多的旧有观念被改变。

(普京宣布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图源:RT)


起初俄军的进展相当顺利,轻松推进到基辅外围,迫使卢甘斯克方向的乌军大幅后退,南线更是占领了几乎整个赫尔松州和大半个扎波罗热州。

彼时彼刻,所有人都以为乌克兰局势进入了垃圾时间,但接下来的进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乌克兰高层在经过最初几天的惊慌失措后,发现进入乌克兰的俄军并不多,撑死也就十万人,撒到长长的战线上兵力密度极低,不是没有守住的可能。

而且俄军似乎没有准备充足,竟然还带着大批的“国民近卫军”,也就是类似于武警,开着虎式装甲车进来,不像要打硬仗的样子。

根据后来的资料,俄军这个举动是被误导了。普京在过去八年里,给联邦安全局负责对外行动的第五局提供了大笔经费,用于收买乌克兰的头面人物。

只要俄军天兵一到,他们立刻充当带路党,拿下乌克兰毫无压力,第五局是这么给普京汇报的,普京也信以为真,以为在俄军的兵锋面前,乌克兰军队和政府会直接崩溃,俄军负责接收即可,才会带着“国民近卫军”。

除了第五局的情报,普京的第二个判断依据是2014年乌军的表现。当时在克里米亚事件后,乌东战事全面爆发,但由于腐败、内部存在众多亲俄人士等原因,乌军短时间内跑了近一半人,陆军由13万锐减到7万。

加上第五局的情报,理所当然地,普京以为这次乌军也会跑,然而事实证明,他失算了。

首先,第五局的情报是假的。那些钱根本没有拿去收买乌克兰头面人物,而是被第五局上下瓜分了,他们赌的就是,在和平时期普京没法验证真假。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次普京玩真的。

其次,2014年乌军崩溃后,在北约的帮助下进行了重建,吸收了大批思想极端的死硬分子,这些极端分子战斗意志很强,不会轻易后退。

又经过长达八年的轮战,以极端派为核心的乌军锻炼出了不少老兵,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更关键的是,2014年后的乌克兰,社会思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此之前的思潮格局,是东部亲俄西部反俄,俄军进入乌东会有充足的民意基础,然而2014年后,亲俄派遭到当局的严厉打击。

如原哈尔科夫市长、亲俄派大佬科尔涅斯,就在2014年4月29日,也就是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一个半月后,被神秘枪手打死。

原有的亲俄骨干或死或逃,到了2022年,乌东的亲俄民意基础已大为削弱。

但俄国高层没看到这些,还以为能像八年前一样秋风扫落叶,于是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除了南线进展顺利,其他方向的俄军都碰到了硬钉子,尤其是对基辅的围攻,长达一个月却效果甚微。

最终在4月初,北线俄军被迫从基辅和苏梅撤退,途中还扔了不少装备,俄军的“近卫第4坦克师”甚至出现了排级的建制投降。

这时候,普京反应过来了,原来第五局那帮人一直在欺上瞒下,随后对第五局展开了大清洗,逮捕了局长谢尔盖·贝塞达和他的副手。

在战争刚开始那几天,西方对于援助乌克兰积极性不高,觉得反正乌克兰都要输,没必要浪费资源,德国政府就直接对乌克兰大使说,“援助你们是浪费时间”。

但随着俄军被迫从北线撤退,西方惊喜地发现乌克兰战斗力不差,俄罗斯则远没传说中那么强,至少给它来个大放血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俄罗斯陷入乌克兰泥潭,那么在西太方向,美国就可以专心对付中国了。

4月中旬,美国国会重启《租借法案》,标志着西方全力援助乌克兰的开始,援助项目由此前的头盔、枪支等小件,逐渐变成了榴弹炮、坦克、装甲车、火炮、无人机等大件,以及一系列的物资和财政援助。

在全面进攻受阻后,俄军转而将目光瞄向乌东,兵分两路进行重点进攻,北路以中部军区为主力,从哈尔科夫州东部南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占领了北顿河的北岸,大致是下图中的红圈这一块;

图片
南路俄军则以南部军区为主力,围攻“亚速营”据守的重镇——战前人口50万,且是坚固堡垒区的马里乌波尔,并在5月中旬将其攻克,基本歼灭乌军的第36海军步兵旅和“亚速营”,完成对亚速海沿岸的控制。
在良好态势下,俄军紧接着开启了北顿战役,拿下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两座城市,及周边大片地区。
2022年7月3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军已解放整个卢甘斯克州”,这是整个2022年态势对俄军最有利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俄军会再接再厉,但谁也没有想到,自此之后,俄军就陷入了挂机状态。
图片(图源:网络 北顿战役态势图)

7月初,也就是绍伊古宣布“完全解放卢甘斯克州”的同时,前线大批俄军放假回国,标志着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到来。
虽然乌军在第一阶段不断失地,但人员折损不算大,被成建制歼灭的部队只有“亚速营”和第36海步旅,而且战争发生后许多乌克兰人踊跃参军,使得兵源十分充足。
加上西方援助不断到来,以及国内加班加点生产,武器装备也不缺,因此基辅的底气很足。
反观俄罗斯这边,由于误判乌军会崩溃,军工企业没有进入战时状态,战争动员没有实行,还有义务兵不能出国作战,所以能进入乌克兰的只有合同兵和车臣等志愿部队。
以区区十万出头的兵力连续鏖战四个多月,前线显然已经疲惫,放假也是不得已,不少地区因此兵力空虚。
比起兵力不足和前线疲惫,全国性的迷茫是更大的问题。
“特别军事行动”的发起是很突然的,大多数俄国人心里没准备,对于长期战争和西方的顶格制裁更没准备。
俄乌战争开始后,美国带着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万多项制裁,上至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下至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剧禁止演出,甚至连俄罗斯的猫都列入制裁名单,反正一切能制裁的不能制裁的,全都制裁了。
别说俄罗斯,如此高强度的制裁全世界都是头一次看到,损失惨重还是次要的,可能要永远被西方文明拒之门外,心理冲击那才是真的大。
我们遭遇的制裁力度远不如俄罗斯,内部都有着无数的杂音。所以真实的俄罗斯社会,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杂音是极多的,连绍伊古的女婿阿列克谢都公开抱怨,后来在普京的要求下,绍伊古的女儿才和阿列克谢分开。
这种社会思潮无疑会影响前线部队,士兵们也陷入了迷茫,加之乌军抵抗又坚决,进攻的代价不小,所以俄军许多部队都不愿进攻了,最多就是防守。
俄军不进攻,那乌军可要进攻了。8月末,乌军在赫尔松右岸发起反攻,由于驻守赫尔松右岸的俄军有不少是战斗力较强的空降兵,乌军起初进展并不顺利。
图片(赫尔松右岸图中红圈处)

但随后乌军不断用导弹和“海马斯”火箭弹攻击第聂伯河上的桥梁,并很快将一座桥炸断,迫使俄军只能用轮渡补给。
右岸不仅有数万俄军,还有30万平民(亲俄的比例不小),仅靠轮渡是杯水车薪。
要命的是,乌军对赫尔松右岸的行动,极大地吸引了俄军的注意,进而忽视了其他方向,让乌军打出了开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哈尔科夫劈入作战。
9月初,乌军在哈尔科夫派出了三个旅的部队进行试探,沿着公路进攻哈尔科夫州东部的巴拉克列亚。
巴拉克列亚是两条公路的交汇处,小型交通枢纽,还是前沿阵地,按理说俄军应该有足够的兵力驻防。
但乌军捅了一下后发现,此处俄军兵力极度空虚,只有少量特种部队,外加不足千人的预备役民兵,如此看来,后方可能更没几个俄军。
乌军指挥部大胆地调来更多援军,除了留一部分围攻巴拉克列亚外,其余直接绕过城区,兵分两路,一路直趋北部的库普扬斯克,另一路进攻南边的伊久姆。
乌军的判断是对的,沿途根本没几个俄军,仅有的少量俄军战意也不强,往往象征性抵抗就撤退,甚至乌军还没来就撤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乌军就收复了8000平方公里的国土,大概是下图蓝色部分。
图片
拿下重镇伊久姆和库普扬斯克后,乌军继续向卢甘斯克州进攻,北路进攻卢甘斯克州的北部城市斯瓦托,南路进攻红利曼和克里米纳。
这两座城市如果被拿下,卢甘斯克州就危险了。对于耻辱性的丧师失地,俄国内舆论哗然,在舆论压力下,俄军在斯瓦托附近集结重兵,挡住了北路乌军。
而南部的红利曼附近,由志愿者组成的“哥萨克库班支队”表现出色,在空天军和LPR(卢甘斯克人民军)的炮火支援下,成功迟滞乌军20多天。
等到10月初乌军勉强攻下红利曼,也没有新的进攻动能了。
不过事情还没完,10月8日,标志性的克里米亚大桥遭到乌克兰情报部门的爆破,满载炸弹的汽车在大桥上爆炸,导致交通中断。
一系列丢人现眼的操作,让俄国内达成了两件共识:俄军兵力不足必须动员,以及必须下狠手。
开战以来俄罗斯为了国际观瞻,很少对乌克兰后方进行打击的,乌克兰许多城市的生活节奏都正常,现在面子保不住了,只能保里子。
2022年9月21日早晨,普京发表全国讲话,宣布动员30万退伍军人。
10月8日,也就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同一天,空天军司令苏洛维金大将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这哥们看长相就知道是个狠人。
图片
他刚上任就放话:“俄罗斯的敌人,不应该以一杯咖啡开始一天”。
前一个月,俄军已经在打击乌克兰的电力设施,他上任后力度明显加大,在俄军导弹的轮番打击下,乌克兰电力设施损毁严重,从此进入全国轮流停电的节奏。
但苏洛维金真正办得出色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成功撤出了赫尔松右岸的数万俄军精锐。
第聂伯河上的大桥被炸断后,赫尔松右岸的俄军后勤压力山大,已经无法支撑太久,特别是后勤压力最大的伯斯莱夫方向,战线在乌军压力下连连后退。
苏洛维金一上任就组织撤退,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不仅成建制撤出了大部分部队,还带走了11.5万亲俄民众。
第二件事,是在乌克兰南部组织修建“苏洛维金”防线。防线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沿警戒阵地、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以关键城市为依托的第三道防线,防线结合了地雷、火炮、无人机、龙牙等各种防御措施,最终在2023年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俄军忙着修防线的时候,乌军在干嘛呢?
答:和瓦格纳顶牛。
原先瓦格纳雇佣兵对巴赫穆特的进攻只是牵制骚扰,没想到,乌军竟先后调来二十多个主力旅,和瓦格纳顶牛,这令许多人感到不解。
干嘛非要和瓦格纳硬刚,白白错失了其他战线的良机。
乌克兰在开战后,宣传口径都是乌军非常强大,对俄军打出了数倍的交换比,这种策略在开战之初能够稳定人心,也不能说不对。
但随着战事的进行,这种横竖都是“赢”的宣传策略成为了镣铐,既然你只能“赢”不能输,那么哪怕一条村子,一个小据点也不能轻易失去,否则就容易被认为不“赢”。
何况巴赫穆特不是小地方,是个有三条公路交汇的交通枢纽,相当重要,所以瓦格纳打下的村子必须夺回来,一个旅不行就两个,三个,五个、十个、二十个,这事也不能全怪泽连斯基,开战后宣传上用力过猛是谁也没想到的。
俄罗斯在发现乌军这个规律后,不断地给瓦格纳增加投资,比如增加弹药和武器的供给,甚至给了瓦格纳不少重武器,允许重刑犯加入瓦格纳,以立功换取减刑,瓦格纳的实控人普里戈津由此成为名人。
整个巴赫穆特战役持续了八个月之久,2022年10月开始,2023年5月才结束,乌军二十多个旅被打残,瓦格纳也阵亡了1.5万人左右,首次创造了雇佣兵击败正规军的历史。
但这种创造对俄罗斯来说是有代价的,瓦格纳得到太多的资源,发育成了怪胎,普里戈津本就是皇俄派的,对国防部的无能十分不满,日常一言不合就喷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
巴赫穆特的胜利更让普里戈津确信自己很牛逼,国防部是无能的。
图片
绍伊古知道普里戈津的想法,于是先下手为强,2023年5月末,巴赫穆特战役打完还没几天,国防部就颁布了政策,要求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人员,必须直接与国防部签订合同,不允许有中间商。
这样一来,普里戈津就被夺了兵权,脾气火爆的他先是去莫斯科上访,但是没用,上面已经铁了心要削藩,这为普里戈津兵变埋下了伏笔。
就在普里戈津和绍伊古争吵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乌军扎波罗热反攻。
乌军要在扎波罗热反攻不是秘密,本来是计划在春季进行的,但因各种因素拖到了6月。
反攻分为四路,分别是卡缅西克方向、库班方向、大诺沃西尔卡方向和巴赫穆特方向,合计动用40-50个旅,其中库班方向是真正的主力,其他三个方向都是牵制。
为了在库班方向快速突破,乌军投入了第33旅和装备最好的第47旅,47旅装备有20辆豹2A6坦克和99辆“布莱德利”战车。
按照后来泄露的北约作战计划,北约认为俄军看到强大的豹2坦克和布莱德利战车就会望风而逃(真这么认为的),只需60天时间,乌军即可饮马亚速海,把俄军拦腰斩断,锁定胜局。
但很快,乌军就见识到了“苏洛维金”防线的威力,47旅将在这里遇到他们的噩梦——罗博季涅。
图片
作为前沿警戒阵地的罗博季涅村,战前人口约500人,由南部军区42摩步师的第71团和第70团轮流驻防。
乌军对罗博季涅不能说不重视,按照乌军的计划,要花四天拿下,不过还是那个问题,北约整体轻视俄军,过度迷信手上的武器,还要求乌军按照自己的设想执行,结结实实坑了乌军一把。
结果就是,47旅在“苏洛维金”防线前损失惨重,开打几天就损失了6辆豹2和20辆布雷德利,还贡献了名场面,也就是下图。
图片
在71团和70团的阻击下,乌军被迫在库班方向投入116旅、117旅和118旅三个战役预备队,以及82旅和46旅两个战略预备队,直到第八十天才攻克,且代价很大,光是损失的装备就达上百辆。
打个警戒阵地都如此费劲,主防线还能有多少指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库班方向就这样没戏了,71和70两个团因此番出色表现,被授予“近卫”荣誉称号。
其他方向的进展也不大,到9月中旬,乌军的第3“亚速”突击旅在巴赫穆特方向勉强拿下了克里希夫卡,随后就因为伤亡太大后撤整补,正式宣告了大反攻的终结。
在乌军大反攻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对其非常有利的事——普里戈津兵变。
6月24日,普里戈津突然带着瓦格纳进入罗斯托夫市,控制了南部军区大楼等关键设施,并向莫斯科开进,此事立刻震惊了世界。
瓦格纳不是一个简单的雇佣兵组织,而是有相当社会认可度的皇俄,要是瓦格纳和俄军开战,将导致内战的全面开启,乌克兰战场必败无疑。
这是俄罗斯最危险的时刻,也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俄罗斯一旦战败,中国将被北约包围。
关键时刻,俄罗斯社会展现出了足够的团结,各界人物纷纷站队普京,普里戈津成了孤家寡人,最终不得不接受了卢卡申科的调停,兵变戏剧性结束。
外界觉得事情过于抽象,普里戈津怎么就接受调停了,其实是在各界站队普京后,“清君侧”已经注定失败,有人给他递梯子就赶紧爬上来了。
当然,最后他的结局并不好。瓦格纳兵变还牵扯到苏洛维金和58集团军司令波波夫,两人有知情不报的嫌疑,事后都被踢去当了闲职。
由于西方事先不知道普里戈津要兵变,所以事件发生后,乌克兰上下都是懵逼的,还以为君臣演二人转呢,等意识到俄国内部真出事的时候,事情已经摆平了。
大反攻无疾而终后,不出意外的话,俄乌战场的走向是再次进入平静,但在乱纪元里,不出意外是不可能的。
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一举打穿以色列封锁墙防线,虽然IDF表现拉垮,但毕竟是被偷袭的,情有可原。
关键是接下来,IDF在侵入加沙后表现相当拉垮,被哈马斯打出了一个又一个“反坦克体操”,非但没有军事强国的样子,反而有了几分“八旗化”的意思,周边势力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看来击败IDF并非不可能嘛。
图片
IDF越拉垮,需要的美国资源就越多,乌克兰那边能分到的就越少,战局重新变得对俄罗斯有利。
10月初,原DPR(顿涅茨克人民军)的部队在阿瓦迪夫卡偷袭攻下了关键据点“矿渣山”,逼近阿瓦迪夫卡的外围,此时阿瓦迪夫卡的俄军主力还是原DPR的部队,其他俄军并未加入。
到了11月,俄罗斯看到IDF的拉垮,确信美国资源不足后,才决心发起阿瓦迪夫卡战役,调来了整编后的瓦格纳和大量中部军区的部队。
战役进行到2月中旬,其实俄军的进展不算特别大,占领的城区面积只有20%出头,乌军完全可以做到有序撤退,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
然而事实就是,2月16日城内的乌军突然崩溃,大批向外逃离。
一天后,已经对守军失去控制的乌军新任总司令西尔斯基,被迫发布了撤退命令。
这里额外提一嘴,西尔斯基作为一个俄族人,父母兄弟都在俄罗斯,却选择效忠乌克兰,是怎么回事呢?
许多自媒体分析了一大堆所谓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没那么玄乎,苏联解体后,西尔斯基正在乌克兰服役,他在那儿有个小三,选择留在乌克兰就是为了小三。
他和原配离婚后便和小三再婚,但没几年又和秘书搞到了一起,全家人都鄙视他,回去也是找骂,所以没特别的事通常不回俄罗斯。
这就是西尔斯基效力乌克兰的原因,有时候真相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图片
(乌军新总司令:西尔斯基)
回到阿瓦迪夫卡,乌军此战失败有两大原因,一是物质差距拉大。
以炮弹为例,乌军以前每天能发射2-3万枚,现在只有2-3千了,只有俄军消耗量的5%,于是在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名乌军被俄军包围后,绝望地呼叫后方“向我开炮”,按照正常剧情走向的话,会是个感动人的故事。然而,这名乌军士兵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炮弹了”。
乌克兰的炮弹存量越来越少,西方支援的炮弹数量远远不够,炮弹还只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的物质差距也在拉大。
二是老兵消耗过多,尽管乌军不公布真实伤亡数字,但可以肯定,开战初期的那批老兵基本没了,许多部队人员换了不止一轮。
以第3“亚速旅”为例,这支部队原先的主要成分是“亚速营”的退伍人员,但是去年在巴赫穆特折损过大,不得不补充了一大批新兵,其中有些甚至是18岁左右的。
新兵的战斗素养和意志远不如老兵,结果就是这支原本应该很顽强的部队,却在阿瓦迪夫卡屡屡放弃重要据点,连焦化厂都不守了,直接把这么重要的大型据点让给俄军。
最顽强的部队尚且战斗意志下降严重,其他乌军部队情况更严峻,出现崩溃不足为奇。
阿瓦迪夫卡战役后,俄军重新转入进攻,这段时间的收获颇大,未来对乌克兰极为不利,尤其是今年美国大选,万一川普上台,乌克兰真不知如何是好。
看完俄乌战争两年回顾,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俄罗斯能扛住西方的顶格制裁?
一个国家的生产或者说不崩溃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基础资料和发展资料。
基础资料就是资源,矿产、能源、森林,这些俄罗斯要多少有多少,俄罗斯缺的是发展资料,也就是工业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设备,这些正好中国都有。
有这两个基本条件,俄罗斯就不可能崩溃,特别是后者,东方大国丰富的工业品保证了卢布的购买力,不依靠欧美生存也不成问题。
此外,俄罗斯去年的经济还可以,增长了3.6%,西方媒体咬定这是军事行动带来的繁荣,水分很大,不可持续。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只看到了一面,另一面是,俄罗斯各个行业正在进行国产替代,有人说,俄罗斯有技术替代吗?
这样想格局就小了,西方企业的整体撤出腾出了很大的空间,汽车、手机这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俄罗斯的确搞不定,但是别忘了,还有许多轻工业和服务行业。
比如麦当劳走了,俄罗斯莫非连汉堡都生产不出?事实上,麦当劳前脚刚走,后脚俄罗斯国产品牌就顶上了。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是一个两个,这波国产化红利,俄罗斯吃个好几年不成问题,当然,行业前景再好也得有人来投资,这一点其实也不用担心。
反正俄罗斯寡头都被顶格制裁了,想投资西方也不可能,只能投资国内。
客观地说,制裁寡头是拜登最差的一步棋,如果不抢寡头的钱,或者只是象征性制裁,他们完全有发起颜色革命的可能,公开抢劫寡头的钱,是逼着他们和普京“统一战线”。
俄罗斯中下层本就大多支持普京,现在寡头也不反普京了,就那几个不成气候的自由派(前几天去世的纳瓦利内不是自由派,是极端皇俄),啥事也成不了。
阿瓦迪夫卡战役后,俄乌战争的走向已经清晰,不管美国采取何种政策,俄罗斯赢是肯定赢了,无非是赢多少的问题。
出于国家利益考量,我们肯定不希望俄罗斯赢太多,这个大家很清楚,就不再展开。
俄乌战争的走向清晰,也意味着世界的走向逐渐清晰。
在抗美援朝后,彭大将军说“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俄乌战争和抗美援朝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在俄乌战争后,我们也可以说,帝国主义发起几项制裁,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崩溃的时代同样一去不复返。
多极化世界,已经到来。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将能够自由地呼吸世界的空气,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