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没有开玩笑!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2024年2月26日,巴黎正在举行一场“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在会议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语出惊人,他说“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的同时,也引来了广泛的嘲讽。
法国或者说北约,有那胆子,冒着“三战”的风险向乌克兰派兵?于是大家纷纷认为,马克龙要么是在开玩笑,要么是喝了太多波尔多葡萄酒。
起初我也这么认为,不过接下来更多的关键信息被披露后,真相很可能让人不寒而栗:马克龙,没有在开玩笑。
就在同一天,德国总理舒尔茨爆料,英国和法国的军人已经在乌克兰。
此前,北约在乌克兰有一些特种部队、顾问性质的人员、情报人员和换皮雇佣兵,不是什么秘密。但舒尔茨说的英法军人,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而是负责操作“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人员。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由英法意联合研制,射程500-600公里,飞行速度0.8-0.95马赫,标准的亚音速巡航导弹。
去年5月,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证实,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风暴阴影”。此后,“风暴阴影”频频取得战绩,先是在8月初损坏了琼加尔大桥,暂时中断了克里米亚到赫尔松的交通,12月又击沉了俄军黑海舰队的一艘登陆舰--满载排水量4000吨级“新切尔卡斯克”号。
(被击中起火的“新切尔卡斯克号”)
“风暴阴影”导弹和乌军的无人艇一起,构成了俄军黑海舰队的两大噩梦。而舒尔茨的原话是,两国士兵负责操纵“目标控制和伴随目标控制”,这话有点费脑筋。
简单粗暴一点,你可以这么理解,巡航导弹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跟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乌军是没法完成的,这些活是英法的人员在干,乌军顶多就是发射时负责按一下按钮。
相比于雇佣兵和顾问这些浅层介入,几乎全程负责操作导弹,已经是深入介入了。
这时候再回到马克龙所说的“不排除派兵进入乌克兰”,显然不是派不派的问题,而是早就派了,马克龙的真实意思恐怕是多派一点,再大胆一点。
由于外界普遍以为自己在开玩笑,所以过了四天,马克龙再次表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马克龙会突然如此激进呢?
与俄乌战场的最新进展有关。阿瓦迪夫卡中,乌军的颓势已经十分明显,这一点,我在《俄乌战争两周年回顾》里已经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而阿瓦迪夫卡战役后,乌军原本的计划是撤到西部几公里处的村镇堡垒群重新构筑防线,但是俄军的攻势很凌厉。
从别尔蒂奇到塞维尔内的村镇堡垒群防线,还没构筑好就被打穿了,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还是次要,主要是无论人力还是物力,乌克兰都趋于枯竭了,很难再支撑太久,越拖下去对乌克兰越不利。
(顿涅茨克战场最新进展图)
这对西方来说,就是个比较难办的事。
要知道,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这两年来给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实际上都在千亿美元以上,投资了两千多亿美元的项目,不能就这样打水漂了,总得回笼一部分资金。
如果乌克兰能在西方援助下获胜,或者扛住俄罗斯的攻势,达成比较有利的停火条件,那么这些投入的未来回收前景就不用担心。
可是现在乌克兰明显扛不住了,普京已经不急于谈判停火了,这些投入的未来回收前景就值得担忧了。万一乌军出现比阿瓦迪夫卡更大的崩溃,比如像刚开战时期,南线乌军那样的大面积崩溃,或者俄军在哈尔科夫那样的崩溃,都会大大提振普京的信心,投资回收无望。
乌克兰虽然整个国家已经被打烂,但潜在的油水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西部的喀尔巴阡矿带,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后面简称:第聂伯罗州),是一个世界级的资源宝库,该州著名的尼科波尔锰矿区,一个矿的储量就占世界锰矿储量的半数以上;
著名的克里沃罗格铁矿,虽然开采了多年,但迄今为止,可工业化开采的储量依然超过100亿吨,是欧洲第二大铁矿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这个世界最大铁矿区。
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矿藏,这些资源的价值合计,远远超过西方对乌克兰的投入,是很大的诱惑。
不过,乌克兰西部虽然不担心俄军打过来,但是战争状态下无法开采,属于看得见摸不着;
而位于中部的第聂伯罗州,东边就是顿涅茨克州,按现在的势头,俄军迟早拿下顿州,等拿下了顿州,大概率是要“得陇望蜀”的,到时候第聂伯罗州丰富的资源,就不一定能进入西方口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