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
已获转载授权
没错,就是那个全世界著名,却又没什么存在感的马尔代夫。 本来啊,如果马尔代夫不闹,印度这个南亚霸主的位子可以坐的稳稳的,没人去关心它是如何欺负印度洋上这些个岛国的。 但是,经历长时间的被控制和被压榨,马尔代夫政府实在受不了被印度驻军和“殖民”的窝囊气了,于是揭竿而起要求印度撤军。而真正把两国矛盾放大的,是今年1月发生的一件与中国有关的大事!去年11月,马尔代夫新任总统穆伊兹上任第二天就正式要求印度撤军,打响了反印第一枪。 刚开始印度根本不理,面对马尔代夫多次撤军要求,也是能搪塞就搪塞过去。 新任总统穆伊兹是枚妥妥的“反骨仔”,而且颇有智慧,他主张“马尔代夫优先”替代以前的“印度优先”,而且在区域内引入“大国竞争”机制,成为反制印度的一招妙棋。 穆伊兹将外访大国的首站选在了中国,这一招十分奏效。 在穆伊兹总统访华后(1月8日-12日),印度方面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威胁。因为按照过去的惯例,马尔代夫新任总统外访第一站都是新德里。这次,穆伊兹竟然绕过印度先访问中国,他到底想干什么?面对穆伊兹的新动作,莫迪着实有些慌了,好家伙,真是反了你!于是为了拉拢和控制马尔代夫这位充满智慧的新总统,莫迪老仙开始了他法力无边的“乾坤大挪移”之术。先是拉拢,在穆伊兹访华后,很快,2月18日,穆伊兹表示,马尔代夫和印度签署了协议,确定了撤军日期,印度军事人员将在3月10日和5月10日前分两批离开。马尔代夫要求印度撤军,莫迪表面上答应了,但是马上就在自己的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的正北方)建了一个新军事基地,直接把大炮架在马尔代夫的家门口。这个新基地3月6日正式启用(比印度在马尔代夫撤军的日子早4天),距离马尔代夫130公里。这比印度以前离马尔代夫最近的军事基地,又缩短了250多公里。据悉,莫迪在穆伊兹访华前夕,就去了印度最南端的拉克沙群岛,他穿着拖鞋,晒着太阳,吹着海风,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照片一经发表,就在印度掀起了抵制马尔代夫,呼吁到拉克沙群岛旅游的热潮。显然,莫迪平静外表之下其实风起云涌,面对马尔代夫的反制,气得想掀桌子了,正在憋大招呢!大家都知道马尔代夫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旅游和航运,而印度人是其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印度人不去马尔代夫旅游,马尔代夫的经济来源会遭受重创。而且马尔代夫的基础设施都依赖印度,主要包括农产品和能源,都是从印度进口。所以印度只要稍微捏紧一下口袋,就能让马尔代夫经济举步维艰。当然莫迪去拉克沙群岛不只是宣传那里有多美,而是在那里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拉克沙群岛新建一个军事基地。这招其实和驻军没啥区别,但莫迪高就高明在表面上“尊重”了马尔代夫的主权,但又没有让其摆脱自己的军事控制。大家都知道马尔代夫是全球著名的度假胜地,风景美妙绝伦,但却不知道这个群岛国实乃兵家必争之地。马尔代夫是一个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与印度、斯里兰卡相邻,南部的赤道海峡和一度半海峡为海上交通要道,是沟通阿拉伯国家和南亚诸国必经的海上要道。而且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中心,是多条国际主要航道的必经之地,在国际远洋运输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它勾连了东亚与中东、欧洲、非洲三大板块,是印度洋上的海上十字路口,可以说是联系欧亚非三洲的核心航运要道。因此,谁控制了马尔代夫或者能与马尔代夫合作,谁就能涉足印度洋,掌握话语权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为自己的国际贸易打通一条战略要道。而对于印度来说,马尔代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跳板!早在2019年时,印度外交部就决定把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塞舌尔、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法属留尼汪等国家(地区)外交事务并入印度洋地区司统一管理。再配合此前印度向上述几个国家派遣驻军来看,一处指向性明显的宏大布局便脱颖而出:依托它们在印度洋上的地理位置,建立起环西印度洋地区军事霸权!它的东北边是扼守中东波斯湾石油密集区的阿拉伯海,西北边是勾连欧洲和亚洲的航运要道红海,正西边是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的东非地区,西南边则是亚欧美三洲贸易的另一大隘口,好望角:很多从亚洲运到美国东海岸的超大型轮船,都要经过这里再跨越大西洋。可以说,只要印度建立起环西印度洋地区的军事霸权,那么它就能获得跟中美平起平坐的国际话语权,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而在莫迪的环西印度洋军事霸权中,马尔代夫就是战略跳板,没有它,印度就无法向塞舌尔、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靠近东非沿岸的西印度洋国家投送影响力,更无法将这些国家从点绘成线最终形成对环西印度洋地区绝对控制权的大网!

另一方面,在中东红海危机背景下,经马尔代夫的印度洋航线也显得异常珍贵。
以中国为例。中国四条关键能源进口通道之中的海上通道,主要指的就是从波斯湾出发,经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最终抵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运输线。 而这条航线有一半以上,在印度洋。中国与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经贸往来,也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依靠经过印度洋的海上航线进行。可以说,印度控制印度洋航线,可以狠狠拿捏中国经济,这不就是印度争霸想要的么?可以看出,马尔代夫新任总统穆伊兹十分聪明,他知道单枪匹马无法与印度抗衡,于是乎他想了一个颇具东方智慧的妙招,那就是拿其他大国去制衡印度。本来,南亚诸国对印度“俯首称臣”已经成为一种顺从和习惯,印度这个南亚霸主也是当得理所当然,很少有人去挑战。但是,经过中东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各大国对印度洋航线颇感兴趣,纷纷在南亚战略落子。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的访华,让莫迪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如果马尔代夫加入中国倡议的“海上丝绸之路”,那么,印度想把印度洋变成自己“内河”的企图就会大打折扣。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够和马尔代夫交好稳固经印度洋的航线,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经济安全。其实这条航线,对咱们来说现在不是很安全,毕竟五角大楼那边很早之前就有了在必要时切断这条运输线的预案。印度军界也不断传出声音,要求进一步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在需要时,袭扰从阿拉伯海等地通过的商船,配合北方的行动。印军目前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等地的部署,也是在为这一思想服务的。虽然美印在制衡中国上有共同利益,但其实美国在印度洋的野心不止于此。美国也需要适当控制印度的发展速度,以防范以后印度对其的威胁。其实,美印在印度洋的部署并非铁板一块。此前就有消息称,美国海军陆战队驱逐舰在未经过印度当局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印度专属经济区,此举引发印度方面的强烈抗议。这说明美印之间并不十分对付。
国际关系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虽然中美互为各自最大的竞争对手,但至少在印度洋问题上有着一点相同的利益,那就是绝不允许本就拥有主场优势的印度在印度洋建立起霸权!所以,在马尔代夫去印度化的问题上,美国和我们都不介意联手推一把。
印度显然不愿意放弃在马尔代夫的驻军或说让其摆脱印度的军事控制,因为这关系到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和安全利益。印度不仅在马尔代夫,还在不丹、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国家都有驻军,旨在巩固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的霸主地位,防止其他大国的介入。这才是莫迪颇为头疼的地方,印度的南亚霸权将受到了不小的挑战,这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始。印度靠军事实力和经济控制,还能勉强维系其南亚霸王的地位,但要和中美硬碰硬还是很有难度的。为拉拢和控制马尔代夫新任总统,印度可以从马尔代夫撤军,再新建一个临近的军事基地控制住马尔代夫,那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塞舌尔、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等这些国家呢?如果他们都效仿马尔代夫要求撤军怎么办?印度这点军力根本就应付不过来。现在马尔代夫引入区域“大国竞争”机制来争取其利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妙招。既制衡了大国,又通过大国博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特别是,马尔代夫同时和中美保持接触,对于印度的制衡是恰到好处的。在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宣布访华的消息后,美国表达了对此的格外关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亲自打电话给马尔代夫,表示美国将加强与马尔代夫的合作,并在防务、经济、气候变化和民主治理等议题上提出了合作意愿。这一举动显然意在稳固美国与马尔代夫的关系,提醒马尔代夫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时不能忽视美国。穆伊兹访华同时惊动三大国,马尔代夫捅了一个马蜂窝,把印度“殖民”南亚和控制印度洋的事实公之于世界,同时也为自己争取了应有的利益,特别是和中美两个大国同时保持接触和合作,对印度的反制效用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就是流量,中国就是生意!马尔代夫算是找到了自己破局的痛点。中国既可以帮助其修建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也可以在区域内制衡印度。但更为重要的是,受欺压的马尔代夫人民找到了自己反霸权、反殖民主义的自主之路,为不少受霸凌的国家打了个样,这才是穆伊兹总统智勇反霸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