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立华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些官二代或者三代,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所谓的富二代。这些人有不少脚踩两船,有外国身份。他们和我交心,总是说自己难。亲朋好友都在国内,人脉资源也都在国内,但是自己在国内,又感觉不舒服,不自在,出了国外,又感到寂寞。于是内心就纠结,常常感到苦闷。出于礼貌,我常常宽慰他们。做买卖也好,干点别的也罢,始终需要殚精竭虑,不然,中国人太多了。要维持便已经竭尽全力,要往上走一步,更是难于登天。稍不留神,就要往下滑落。在国内不自在,是因为自己要工作,在国外自在,是因为自己纯享受。工作生活分得开,也是一种好事。也能宽解一部分人,得了宽慰,便又鼓起了勇气,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大部分人再次见面,已经是告诉我,自己找好了代理人,打理手中的资源,负责公司的经营,自己只是负责拿钱分红。做了朋友,难免是要劝劝,人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资源。或者只是点头之交,顾及到交浅言深,人情忌讳,我便一笑了之。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面,有个情节,贾府上下,贾家自己的人,从来不乐意读书学习,也不想着经营田产,只是想着享乐。聚餐聊天,正经事情一概不管,人情往来,跑跑送送从来不去,最后出现了一个赖大管家,拿着贾府的资源,天天给自己捞钱。贾府的人沉迷享乐,又哪里顾得了这些?贾府的财政便一天天坏下去了。赖大拿了资源,贾府就算倒台,也能另起炉灶。现实比小说还要赤裸裸。满清王朝的统治者生活腐朽,不乐意参与政事,八旗子弟只知道提着笼子遛鸟。最后搞得满清政府要编练新军,只能找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当了军队的职业经理人,就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小站练兵,培养了一大批只忠于自己,不忠于满清王室的人。袁世凯一做大,就立马起了异心。武昌起义三声枪响,袁世凯不想着去镇压起义,立马跑到宫里,逼着清帝退了位,他要共和第一功去了。甩手掌柜不是不能当,如果自己一分钱不要,还是可以当的。问题是自己要钱,自己找来的实际经营者,哪个没有自己的家室,谁又没有一点点私心?拿着这么多的权力,不眼红的人少。虽然名义上没有股权,但是实际上,完全可以借用原本的政治资源和商业资源,一边收买人心,组建自己的队伍,一边捞钱进袋,满足自己的生活。最终好的情况,是公司营收一天天恶化,往坏了想,甚至会带着一帮人出走,彻底架空原来的人或者是成为原来人的竞争对手。公司领导,不能怕自己忙。毕竟谁都知道,大家都是打工的,领导不在,只能是马上开始摸鱼。所以,成功的老板,都是忙碌终日。等到二代开始玩耍,满世界旅游的时候,大抵也就是衰败的开始。富不过三代,虽然不是真理,也是基本不变的原则。最后的结局,要么是公司还在,创始人家族早就出局,要么是公司倒闭,赖大带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