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4月10日举行,各政党候选人角逐国会300个议席。11日上午选举计票工作全部完成。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获得175个席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惨败,与其卫星政党一共获得108个席位将虚心接受此次国会议员选举显现的民意,革新国政,为稳定经济和民生竭尽全力。为此,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总统府秘书室长、政策室长以及首席秘书等全员请辞。按照一般的理解,一国总统,接受民意,革新国政,这不是好事么?为啥我说“韩国没救了……”了呢?因为从尹锡悦这次开始,几乎宣告,任何触动利益群体的改革在韩国几乎都没有办法推动了。这次执政党“国民力量”支持率暴跌,和前一段尹锡悦想要推动的“医改”分不开。简单给大家介绍下“韩国医改”。

韩国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这个短缺不是“财阀”和“政客”医疗资源短缺,而是普通老百姓医疗资源短缺。在韩国,特别是在非首都地区,各个科室都面临医生缺少的问题,说来原因也简单,因为韩国读医科,又难又贵,好不容易读出来了,当然要去大城市赚钱了,没有人愿意留在小城市。再加上韩国人口老龄化在快速加剧,可以预期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最后则是有一些不那么赚钱的医学专业,过去招收学生少,这也不意外,资本主义社会嘛。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呢?估计随便一个中国人拍脑袋都能够想到解决办法。人不够,扩招嘛(中国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具体来说,就是韩国政府决定从2025年开始,每年增加2000名医学院的招生名额,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生短缺问题。然而,这一政策遭到了医生们的强烈反对。虽然医生给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不是因为医生少,而是制度问题呀,诸如对医生太苛刻,医生压力大呀,诸如医疗纠纷多,医生不容易呀。总而言之,不能扩招。而不让扩招,实质担心扩招会导致医生人数过多,从而加剧竞争,使得医生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下降。有个名词叫做“踏板效应”,在挤公共汽车的场合,当车厢里塞满了人,车门口也挤满了人,关上车门都很困难时,还在车下面的人会拼命地对车上的人说“往里面挤一挤就可以让我踩上踏板了”。于是,一阵用力地推、挤、攘、压,你终于手抓车门,脚踩踏板了。可是当你踏上了汽车这时候,你回过头来,看到车下面还在奋力争取往上挤的人群,你会说“别挤了、别挤了!没地方了,等下一趟吧!”。转瞬之间,心态变化、语气变化。韩国医生罢工,就是“踏板效应”最直接的体现。不过韩国医生们不光说说,而是付诸实施。先是通过集体递交辞呈和罢诊离岗来表达对政府的抗议。政府没有搭理,然后随着韩国医学院的加入,医学教授们开始罢课。
随后,韩国政府表示的更刚,发出警告,要求辞职的医生必须在2月29日前返岗,否则将面临吊销行医执照至少3个月等严厉处罚。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立即平息罢工潮。相反,医生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罢工事件对于韩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韩国医生集体辞职事件”的高峰期,韩国全国缺勤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共计11994人,占到医生群体总人数的92.9%。截至4月8日,首尔7家政府指定的大型急救医疗中心中,已有6家因人手不足减少或暂停了部分手术和治疗,在岗医生已不堪重负。从全国范围来看,44家急救医疗中心中超过9家无法正常提供急救服务。整个韩国的医疗秩序在煎熬中濒临崩盘。然后熬着熬着,就熬到这次选举。不过从这次选举结果来看,尹锡悦政府认怂了,说了上面的那一句:将虚心接受此次国会议员选举显现的民意,革新国政,为稳定经济和民生竭尽全力。而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总统府秘书室长、政策室长以及首席秘书等全员请辞无疑,是向这次罢工事件妥协,递交了“投降书”。大概率之前“缺岗”的医生不会受到什么追究会返回岗位,而扩招问题大概率也会不了了之。韩国医生,会继续保持他们“白色贵族”医生胜利了,但是问题解决了么?并没有,而普通老百姓的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生短缺的问题,会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