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美决战,王不见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4-22 07:35:30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时间来到2024年4月中旬,当我在办公室敲下这一行文字时,落地玻璃外的成都是个大晴天,欧洲大厦洁白优美的曲线矗立在我视野的前方,天府五街的行人,正在阳光下平静地为生活奔波,天府大道上各种轿车、SUV、公共汽车、电动车穿梭不歇,上班族正急匆匆地穿过斑马线奔向地铁口,几个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一拐一拐地骑着共享单车,在人行道上慢悠悠地走。
我眼前的世界显得无比安宁详和。
但也就在这一刻,加沙人刚掩埋完亲人满是灰尘的尸体,躲在地道里揣着手雷,死死盯着地面缓缓向前的以色列国防军;也门胡塞武装正拎着他们不知道从哪手搓出来的超高速导弹,瞄准红海上的英美船只打靶;俄乌前线的乌克兰士兵,躲在挖了一年的战壕里,一只脚浸着雨水和烂泥,看了看倒在前方已经阵亡的战友,慢慢咀嚼着人生最后一块饼干。
当成都天府五街还在享受和平岁月时,世界上许多地区充斥着战争与死亡,那几个一拐一拐骑着共享单车走过街道的年轻小伙,并不知晓这个世界残酷的一面,他们在抱怨工资与加班时,加沙人正揣着手雷冲向以色列国防军,世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世界的阴暗与阳光、战争与和平是互为一体的,他们互相影响、互相钳制,如果你看不到这个世界有多残酷,那也只是因为有人抵御住了残酷。
2024年4月中旬,这个世界还能维持住基本和平的局面,大部分人还能正常打卡上班,傍晚和家人一起吃个晚餐,顺便发发生活的牢骚,是很不容易的。
这是中国强大到让美国不敢轻易拔枪,被迫与中国作出共同约定,双方尽量守住底线,不引爆一场世界大战的结果。
这个世界本来会更加残酷,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诡异的制衡局面,按照过去的剧本,两位王者发展到这个阶段,本应该爆发一场波及全球的战争,但大家都回避了直接对弈,默默在各自势力的边缘地带,悄悄作起了文章。

大家默契地玩起了全球地缘游戏,切边削角可以,但要确保王不见王。


关于新旧王者交替的剧本,历史原本只打算用鲜血来书写。
自打有了工业革命,英国人一骑当先,利用先发优势统治地球两百年,但就像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三大顶尖技术迟早流传到欧洲,英国人的蒸汽机、纺织机还是被法国、德国、美国先后偷学成功,世界由一家独大逐渐发展成英德法美俄几大列强争雄,当中以美俄潜力最深,不过德国工业质量高,短期对英国威胁最大。
后发德国没有殖民地,为了争夺全球工业原材料,企图以2B铁路断英国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英国人为此感受到了深重的危机,为了阻止新王夺权,英国开始结盟,德国跟着结盟自保,双方高度紧张,最终因为奥匈王室被刺点燃导火索,爆发了一战。
一战爆发之时,列强各国人民并不觉得恐惧,尤其英法不恐惧,按照他们以前打殖民地各国摧枯拉朽的军事传统,无非是组织一支几百数千人的军队,到地球上别的国家进行军事郊游,他国权贵就要被打得肝胆俱裂跪地投降,年轻军人们轻易就可以加官封爵。
出去带着队伍遛跶一番,回来就可以亲吻女王的手背,对他们来说,打仗约等于升官发财。
但一战是人类工业化之后,第一次全球列强之战,现代杀人手段高效残忍,让各国死人堆积如山,前线官兵常常生存周期不到几小时,要么死于子弹、要么死于毒气,死法多种多样,尸臭遍布战场。
前线泥地里,自然泥水与人类尸体腐烂后的液体混杂在一起,空气中的恶臭让前线官兵此后一生想起来就要呕吐,从没出现过的地狱场面,使英法俄奥也尝到了肝胆俱裂的滋味,俄国被打得国内直接改朝换代,英国被打得霸权消散,法国最惨,因为法国采用了前线轮换制,大部分年轻人都上过前线,但凡见过那种残酷场面的年轻人,个个都患上了PTSD综合症,对战争有了强烈的恐惧心理,一战中英法德俄奥都死了很多人,但法国心理创伤人数最多,所以法国在二战中死活不跟德国打了,宁肯做亡国奴也不打,可见PTSD伤害有多严重。
我说过很多遍,二战是一战的延续,本质还是德国挑战英法,是一战结束后法国对德国盘剥太深,同时触动了德美两国利益,美国资助德国重新站起来反抗拥有全球殖民地的英法,但这次德国突围的策略不是2B铁路,而是转而吞并欧洲各国,从而引发规模更大的全球战争,最后6000万人死于二战,1.3亿人受伤,总伤亡达到了约2亿。

新王与旧王交接地带,尸盈遍野,血腥与恶臭曾经布满历史的角落,只是那一代人已经全部死光,少有人抱着脑袋、披着毛毯,浑身颤栗着坐在火炉边跟你回忆往事。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联手先废了英法在全球殖民地的绝对统治,但这项工作做得不彻底,英国至今保留了松散的英联邦,法国至今控制着西非,英国女王常常请英联邦的某个首脑,在伦敦一处老咖啡馆喝点东西,而法国直接将反抗他们的西非首脑拉出去枪毙,殖民冤魂今犹在,不见贝宁春闺人。
二战后世界建立了新的秩序,英法德三国退出世界一流强国,美苏客气着收拾了英法几次后,急匆匆着进入制霸时间,没有精力将英法殖民体系打死打残。
新的全球体系里,美国位列第一,拉了一坨国家对付苏联,苏联位列第二,一看势单力孤,也赶紧拉了一坨周边国家对付美国。
本质上跟当年英国对付德国有什么区别?还是一个联盟对付另一个联盟。
同样是一个新王旧王争霸的世界,因为有了核武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恐怖经历,美苏双王很难搞得尸山血海,但双王之间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将全球隔绝成两个不同的经济军事体系,一直耗到苏联力竭而死,天下在1992年归于美国。
本来天下大定,美国神功护体,一统江湖,武有赫赫军威甩全球各国十条街,文有各国公知俯首称臣,主动帮助美欧洗脑自己国民,天下无敌的美国弹笑间统御全球几十年,正打算千秋万载、烈火烹油间,突然斜刺里杀出个中国,仅用了短短四十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替了苏联天下第二的位置。
“高贵的东方女王摘下了丝制手套,加入了全球争霸。”(阿拉伯人不知道中国百年耻辱,一直将中国形容成高贵的东方女王)

在英德、美苏之后,世界迎来了第三波中美之间新旧之王的交替之战。


从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双王对决开始,中美争霸赛其实已经历时八年。
与英德、美苏之间惨烈的新旧对决不同,这一次中美之间,很默契地采取了“王不见王”的大策略。
按照以前历史剧本,新王崛起发展到旧王70%-80%的实力时,双方决战就在所难免,而且新王有工业后发优势,工业质量通常高于旧王,总是忍不住拔出手中的利剑刺向旧王。
但2023年中国工业产值达到14万亿美元,远超第二美国的2.85万亿美元,占到全球工业总产值的28.5%,中国依旧沉得住气,中国依旧不拔剑。
按当年德国苏联的脾气,要有这个实力,早在旧王身上先捅十个血窟窿尝尝鲜了。
中国沉得住气,不仅仅是因为全球工业大国前十名,除中美外剩下的日德韩印英法意巴八国,几乎都是美国盟友,去掉印度和巴西,美国及盟友2023年还有10.36万亿美元工业产值,跟我们的14万亿相差不大,但重要的是,我们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
充满血腥与恶臭的一二战,是欧美人发起的一二战,中国人要的是和平崛起,要的是天下大同。
不过很多事情,我们身不由己。
当前世界所有的动荡与斗争,不管是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胡塞、朝韩互嘲、台海局势、菲越政荡等等等等,除了南美中国实在鞭长莫及,非洲主要是俄国与法国正激烈争夺矿产资源,其他世界各国军政要事,尤其欧亚大陆各国,挖到底都是中美之间在角力。
毕竟中国崛起时间太短,说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大事的幕后大佬,会不会太夸张?
不夸张,14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放在哪都不夸张。
而且许多事情,中国是被动参与的,因为你已经强大到在某些方面可以抗衡美国,受美国欺负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就难免过来请中国出面,多少想借力平衡。
有多大实力,就必须承受多大责任,你不入欧亚?谁入欧亚?
中美双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跟英德、美苏那种要么生要么死的关系全然不同,一方面美国给中国产品疯狂加关税拒绝中国产品,一方面又有大量中概股至今在纳斯达克上市;一方面美国逼迫各外贸企业迁出中国,一方面中国又鼓励美资来华投资,甚至手把手救活了特斯拉;一方面中美狂造F35和J20,气氛紧张到一触即发,一方面双方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双方高层立即叫停,并对外界声明这仅仅是一场误会。
中国只愿边自保边和平崛起,美国只愿不要再卷入强国恶战折损国力,或者暴露自己战力大跌的本质,因此两国相互保持默契。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斗争格局前所未有,英德之间尸横遍野的惨烈、美苏之间不共戴天的冷战,跟中美之间这种“该对付你就对付你,该做生意还继续做生意”的奇怪趋势,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中美之间当前不是生死对决,更有点像相爱相杀。

在战场的中心,大家听不到鼓点,但在战场的边缘,我们交锋激烈。


民主党的美国对付中国,采取的是联盟合围。
在军事上,反复争夺菲律宾高层——中美在菲律宾几度易手,美国联合日韩两大傀儡国形成军事包围,另旁敲侧击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企图拉他们入局,并不时以台湾问题挑衅中国;在经济上,则采用当年对付苏联的办法,拉拢各发达国家盟友,宁肯放弃中国市场,也要断绝向中国输入先进技术。
中国的反制策略,是在军事上继续争取菲律宾,以朝鲜制韩国、以琉球制日本,另努力争取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不要加入战局,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以大局为重;在经济上,积极开放市场,请美国各发达国家盟友来赚钱发财,绝不采用苏联那套非友即敌的外交政策,甚至把我们当成敌人的美国政府,我们都对他们部分企业比如特斯拉这种施以援手、释放善意,不搞简单粗暴的孤立主义。
美国有两个严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上面这个大策略是民主党的策略,民主党追求的是长期国家利益,这个策略执行成本很高,需要向盟友们出让利益,盟友们才会勉强答应对付中国。
也只是勉强答应,德国法国首脑每次访华,都要带一大堆顶尖企业家来中国拿订单,拿到心满意足才飞回欧洲,他们怎么舍得跟中国决裂?
而共和党一旦川宝上台,他要追求的是国内短期民众利益,他不仅会放弃盟友利益,还将强迫盟友们吐出利益,这样将迫使盟友们跟中国亲近,破坏掉美国的合围中国计划。
美国另一个大问题,是他们帝国的边疆太遥远,触手太多,统治成本太高。
中国现在跟美国玩起了“王不见王”,中国拿周边威胁到自己的日韩暂时没什么好办法,于是中国放弃在这片区域的死斗,直接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开辟新战场,尝试剪断美国的触手。
第一步从阿富汗逼退美国;第二步保证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美达成不向俄乌双方提供先进武器的默契,俄乌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第三步撮合伊朗沙特和解;第四步在巴以冲突中只做幕后交易,逐渐使以色列陷入苦战,准备将美国放在中东的钉子拔掉。
因为上面的布局太过漫长,使许多人忽略了事件的连贯性,从2021年8月美国撤出阿富汗,到2022年2月俄乌战争、2023年10月阿克萨洪水行动,这几年美国在东欧和中东的势力,是一点点被削弱并向后退却的。
常人的情绪和思考常常只能维系几天,但国家大战略,通常要以五年十年为计算单位,普通人缺少宏观思维,看不到太长远的事物。
比如以色列陷入现在的苦战,是常人难以预料到的。
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明显经过精心准备,几千枚火箭弹,加上乘坐机动滑翔伞、身上带着炸药发起自杀式袭击的武装人员同时猛攻以色列,使以色列极为震怒,但没想到占据武器优势的以色列,打到今天还打不下天通苑大小的地方,而以色列轰炸加沙炸死无数老幼的视频传遍全世界,使以色列在道义、战绩上遭到双重否定。
水平水平不行、道德道德不行,等到美国军人自焚抗议以色列暴行后,以色列多年舆论塑造的强大金身被打破,紧接着黎巴嫩真主党跟也门胡塞武装发起双重进攻,胡塞手搓Badr-1近程导弹和Quds-2反舰弹道导弹,专打美英货轮,精打细算断以色列粮草。
以色列遭遇前所未有的政治与军事困境,美国放在中东最重要的楔子,现在有了被拔掉的风险。
这次巴以冲突,就是布局了许多年的阳谋,各股反以势力协同作战,各种克制以色列和英美的武器大量出现,甚至打出了漂亮的舆论战,都不是一拍脑袋就突然变化出来的,是需要一个大纲领、一个总指挥的。
如果把时间线放长,我们看到的是一出完整的中美对决,而不是零散的国际新闻,总体态势是中美在东亚和东南亚僵持不下,但中国成功开辟了新的战场,不跟美国在家门口纠缠,转而攻击美国触手,使美国的威望在东欧与中东大损,区域实控地盘这几年正在逐渐萎缩。
美国想跟我们下国际象棋,我们直接把棋盘端了,跟美国下起了围棋,弃难分胜负的东亚,在中东挂出一条长龙,将美国战线逐一击退。

只要将美国触手再花几年剪掉部分,到时候再调集资源回转到东亚,则日韩一举可破。


美国在欧亚大陆压缩地盘的回撤,比起世界历史上其它大国分崩离析的惨状,已经算维持得很不错了。
跟德国被全国反推打残、苏联崩溃式谢幕,美国算是比较体面了,从2016年算起,8年来美国只是在中东与东欧慢慢退却,东亚和南海还是呈对峙局面。
我总觉得,过去两代新旧王对决,英德与美苏之间,盎撒人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深谋远虑,英国作为最古老的旧王,到现在也没有家破人亡,工业转移后,至少能靠做全球洗钱中心,过着还不错的小日子,并和原殖民地国家关系都还不错。
并且英美作为旧王,他们都曾成功击退过德苏新王的挑战,就是挑起世界大战拉大伙下水,做得实在不地道。
美国继承了英属不列颠的政治技巧,手法也算高明,不过他们遇到的对手,也不再是德苏这种脖子一硬跟你玩命的新王,而是吸取了历史教训,绝不跟旧王翻脸,慢慢与美国下起了欧亚围棋的中国。
成都天府五街还在享受和平岁月,那几个一拐一拐骑着共享单车走过街道的年轻小伙,并不知晓这个世界残酷的一面,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种太平日子并不是天生就应该存在,本来这个世界会发生非常激烈的全球大战,按历史的剧本,新旧王的交接通常是一场毁天灭地的战争。
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是因为中国人足够热爱和平,中国人也足够有定力、有智慧。
这篇文章开篇时,我还在四川成都,快写完时,我已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调研了三四天。
4月16日,我去到圣彼得堡俄共总部,采访到了俄共本地第一书记罗曼,也就是俄共在圣彼得堡的最高领导人,当我问他过去苏共与今天中共的区别时,他说,中国现在取得的成就,像一盏灯塔,只是指示我们的方向,并不像过去苏共那样,强制干涉别的国家内政,中国懂得跟大家和平相处,这是以前苏共做不到的。
是的,他一个远在万里的外国人都清楚,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从来都不像盎撒人那样,渴望掠夺与战争、压迫与控制,我们希望大家好好挣钱好好过日子。
我们不喜欢任何战争,但我们也从不畏惧任何强敌。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