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牛肉汤:台湾人是在近几十年,才开始大吃牛肉的吗?
一碗飘香30年的台南牛肉汤,最近和大家永久道别了。 2022年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30年老店「康乐街牛肉汤」,近日在粉专发布公告,因老板身体状况欠佳,他们决定正式歇业,许多粉丝与老客人纷纷在该文底下与之道别,留下不舍的心情。
牛肉之于台南,甚至整个台湾饮食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关系。然而,我们真的是脱离农业时代,才开始大吃牛肉的吗?
牛牛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牛牛?
21世纪的中国台湾,尽管饮食习惯已经相当国际化多样化,身边总是有几个朋友,因为家庭传统习俗或宗教信仰,一出生时就被算命师铁口直断:「你的八字不能吃牛!」也有准考生在备考阶段,顾忌于掌管考试的神祇「文昌帝君」坐骑是牛,因此决定暂时远离牛肉,免得对天上大老不尊敬,以保佑考试顺顺利利。
现代有人不吃牛,古代人似乎也不大吃牛。数百年以来的农耕文化,让牛牛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牛,是人类好伙伴好厝边,替我们耕田,为我们劳动,再加上传统信仰关系,于情于理怎么样都不忍也无法吃下肚。
就是有上述这种温良的传统印象,所以在大家的认知中,几乎都是在国民政府来台之后,才渐渐兴起牛肉面料理。台南的确也是民国7、80年代工业化后,交易耕田牛只的善化牛墟式微,保留屠宰场并开始兴起温体牛肉汤,才有今日台南牛肉汤的战国群雄online盛况。
所以,台湾人是在近几十年,才开始大吃牛肉的吗?事实远比你想的更令人吃惊。
说好的牛牛好朋友?都马偷偷宰来吃
周朝《礼记》就规定除非举行祭祀仪式,否则不能杀牛,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过去就有考古团队,曾在古代西安战国墓中发现牛肉,可见以前人早就在阳奉阴违,背地里偷偷吃牛。 《礼记》算什么? 「打牙祭」才是真理。
那么中国台湾的吃牛史呢?其实也是很早以前就开动。从荷西时期到明郑时期,台湾卖到中国的肉类腌制品中,虽然大多是「鹿脯」(鹿肉干),但其中也有牛皮跟牛肉干。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的《澎湖纪略》里,就有提到把海龟充当牛肉拿来卖的事迹。
这么说来,传说中的海龟汤,其实就是牛肉汤......?
只是,上头要大家不吃,大家还是给我吃不停。最后朝廷实在看不下去,直接在大清法律明文规范,但凡有偷宰牛的萧贪人士,将一律受到严格杖刑,希望借此告诉大家:「牛是我们吃饭的家伙,但不是拿来吃的家伙!」要你各位给我注意点。
再吃?通通抓去重打一百大板!
依据《大清律例》明文规定:「宰杀耕牛及贩卖与宰杀之人者,初犯则均枷号二月,杖打一百板,…宰杀自己之牛者,则处予枷号一月,杖打八十板……」。再吃?再吃就打爆你的屁股,让你牢饭吃不完兜着走。
只不过,牛牛的宿命似乎没有因此而好转,从清顺治到乾隆年不断修订的《大清律例》,依旧镇不住百姓的贪嘴。政府之后只好用比较有「份量」的明令,叫大家卖搁呷啊。
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在高雄凤山立下「禁私宰耕牛碑」:「窃宰牛之禁,风废已久,买犊为治耕,牛力居其半。即以朝廷而论,非郊祀大典,无轻用也。⋯⋯豪恶窝藏,夜半来者,量与薄值,操刀而屠,公然挑贩。屠家从此致富,⋯⋯」
这串大意在讲:「是说,大家现在都不太鸟严禁偷宰牛的规定,搞得只剩小牛可以耕田。啊可是小牛是童工,力气又不够会搞差耕作业绩的。我们朝廷呢,都有明定除非是碰到大型祭典,不然是不轻易动到牛的⋯⋯而且有些有钱人居然金屋藏牛,然后再趁夜黑风高时偷偷卖掉。那些买牛的家伙更嚣张,公然摆摊卖牛肉赚一波大的!」
讲得慷慨激昂,就是希望大家高抬贵手,别再吃牛。只是事隔24年,吃牛风气吹又生,政府还是得再重申一次。
1890年,清朝光绪十六年间,在宜兰又立下另一个「严禁妄用牛油作烛碑记」,内容主要是在说:宜蘭县知县与绅士李望洋等人,要大家不、准、偷、宰、牛,也不准把牛吃干抹净循环再利用,拿牛油当蜡烛烧。
说是这样说,碑是这样写,仍有百姓没在甩,照样偷吃不误。
好啦,各位可以光明正大开吃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日治时期,当时的日本政府先前已经受到「明治维新」洗礼,从服装到饮食等许多生活层面,都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
原本完全不吃牛的日本,在看到以牛为主食的欧美人士,各个头好壮壮堪比卜派水手,决定跟进开始吃牛。我们熟知的高级神户牛,就是在那时兴起扬名全世界的。
所以呢,日本政府来台后,也将这波吃牛风气带进宝岛,鼓励台湾人可以明目张胆地放肆吃牛啦!当时日本推行的牛料理之一,就是现代常见的寿喜烧「锄烧」;另外也有新开设的西餐厅,菜单上开始出现牛排、炖牛肉等牛肉料理,只是当时西餐厅是有钱的好野人才吃得起的,在民间还没有很普及。
到了国民政府时期,不少外省牛肉面也跟着乡愁一并来台。此外,当时有一部份潮汕人口移居台湾,主要落脚在台北、台南与高雄一代,也把他们在原乡的「汕头沙茶牛肉火锅」带进台湾,增添不少牛肉料理丰富度,如今成为台南高雄的知名料理之一。
除了前面提到的牛肉面与沙茶炉外,台南的温体牛肉汤近年更是声势高涨,不仅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甚至还被传到国外去。
除了必比登连续推荐好几家台南牛肉汤店, 今年初,美国CNN报导「2024年全世界最值得一游的城市」,台南是全台唯一上榜的城市,而牛肉汤也被特别提及。可见这一碗好滋味,也牢牢抓住外国人的心与胃了。
细推一轮台湾吃牛的来龙去脉后,一方面感念牛牛们一生鞠躬尽瘁,从出力到出肉,在在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庆幸从小到大一路至今,不曾被算命师阻挠,或是谋求考试顺利而远离牛牛,更不用像古人一样,想尝一口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偷吃。
望在座各位看完这篇后,下次若是去台南喝牛肉汤,对眼前这一碗不妨抱持感恩之心,并在内心默念一声:「阿弥陀佛,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