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仲华
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
伊朗总统莱希遇难之后,全世界都在表达哀悼,包括联合国,只有美以两国例外。以色列在全民欢庆,放烟花,跳大绳舞庆贺。美国也在欢庆,只不过欢庆的方式有些特别:在媒体上铺天盖地谩骂莱希是所谓“德黑兰屠夫”,这意思就是间接庆贺莱希死得好。我昨天的文章讲莱希做总统之后的巨大外交成就,称之为“最懂如何反美”的人,但没讲此人的政治生涯。所谓“德黑兰屠夫”与莱希的政治生涯有关系么?莱希虽然是哈梅内伊的近亲弟子,但并非晚辈弟子,而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的早期参与者,属于“长征派”的第一代革命家。1979年伊朗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时,莱希是在校大学生,法学博士。由于积极投入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运动,在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年(1980)就进入了伊朗司法体系工作。在经过了30多年的努力工作后,终于在2014年出任伊朗总检察长职务,算是进入了政府高层并接近权力中心。2019年出任伊朗司法总监。2021年参选总统并获选。所谓“德黑兰屠夫”称号的由来,其实是莱希尚未进入权力中心时的经历。1988年,两伊战争时期,莱希作为一名普通的副检察官参与了时任伊朗领袖霍梅尼对左翼政治犯的审判。所谓左翼政治犯是指在两伊战争期间出现的反政府武装“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战争时期,霍梅尼为打击内奸,平息内乱,要求包括莱希在内的审判团迅速对反对派进行审判和处决。在随后的几周时间内,伊朗审判并处决了数千名“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成员,因此被美国和西方称之为对反对派的“大屠杀”。按理说,这次所谓“大屠杀”的决策者是当时的最高领袖霍梅尼,审判和宣判死刑的是当时庞大的司法体系,时年只有25岁的莱希只是负责起诉事项的众多察官之一(当时他还只是副检察官)。数千人在几周内被审判和处决,需要多少检察官和法官,这是可想而知的,而莱希在这其中能承担多大的角色和责任,这也不难想见。可这件本来与他关系不大的历史事件,怎么就让莱希变为了“德黑兰屠夫”呢?假如莱希不做总统,其实也就没有人把这么重大的称号封赐给他。当年在几周内审判和处决数千人或许的确算是一次“大屠杀”,而这“德黑兰屠夫”的称号本来也是美国和西方送给时任伊朗领袖霍梅尼的,以当时莱希的身份,他想要这样的荣誉称号简直就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没有可能性。这称号被移植到莱希头上始于2021年莱希当选总统之时。在三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当中,有一位参选人指责莱希应该对当年的“大屠杀”负有责任,但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因为谁都知道战争时期的莱希还狗屁不是,担当不起这么重大的称号。可是,当莱希真的当选总统后,这事就开始发酵了。美国媒体率先炒作莱希与当年“大屠杀”的关系,并将当年送给霍梅尼的“德黑兰屠夫”称号重新戴到了莱希头上。这就是莱希被称为“德黑兰屠夫”的由来。最近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莱希是“德黑兰屠夫”,其用意非常明显,除了继续抹黑,还有就是为莱希可能被暗杀的正当性寻找理由。霍梅尼当年下令处决数千反对派武装成员,是在两伊战争时期,那些反对派武装背后是谁很关键。众所周知,两伊战争也是在美国的策划下打起来的,只不过当时的美国支持的是伊拉克。美国策划两伊战争的目的是不是报复伊朗现政府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一手扶植了后来又成为美国死敌的萨达姆政权。萨达姆正是通过美国支持的两伊战争而崛起的,就如同当年的塔利班是美国一手扶植并最终反目成仇一样。伊朗反对派武装失败后遭到伊朗官方镇压,美国就开始大肆炒作霍梅尼是“德黑兰屠夫”,这本身是不是已经说明了所谓反对派武装背后是谁?国家战争时期,一致团结对外是基本常识,此时出现以推翻执政当局为目标的反对派武装,哪个政府会容忍呢?如果处决数千反对派武装是”大屠杀“,那么今天以色列屠杀3万多加沙平民又是什么?要知道,那3万多平民主要是妇女儿童,其中被打死的儿童就多达1.5万人。面对如此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美国和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半点反应,反而要一再否认加沙发生大屠杀的事实?拜登为何要对国际刑事法院针对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领导人)发出的逮捕令大发雷霆,声称不可接受?即使霍梅尼政权在处理反对派时有过当或不法行为,但把霍梅尼的罪过转嫁给当时只有25岁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头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把戏说明什么并不难理解。从霍梅尼时期伊朗的外战和内乱看,从莱希参选总统时被竞选对手利用历史事件进行抹黑看,从近年来伊朗接连发生政府高官被暗杀的情况看,伊朗这个国家其实并非美国所描述的那样集权专制,否则就不会在战争期间出现反对派发动内乱,也不会有总统竞选以及竞选期间出现相互抹黑的“美式民主范”,更不会有多位政府高官被暗杀所表现出的内部被渗透得如此严重。美国的霸权并非只有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的支撑,还有认知战、情报战的配合。暗杀是情报战的一部分。随着俄乌战争和巴以战争的形势变化,随着中美角力形势的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都已经陷入空前的被动。这种背景下,居然出现了一系列暗杀事件:5月7日,近年来一直对美异常强硬的沙特王储小萨勒曼车队遇袭,造成轻伤。5月15日,北约的刺儿头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总统埃尔多安遭遇未遂暗杀。5月15日同一天,强硬反对北约援助乌克兰和支持以色列的北约成员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到枪击,重伤抢救中。5月16日,美国在东欧最大的敌人,中俄两国的好朋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遭遇未遂暗杀。5月20日,曾当着美国副总统的面,公开指责美国“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存在执念”并强调“我们没有”的加纳总统发生车祸,1死多伤,总统幸免于难。这么多反常的事情集中爆发,而且全都发生在美国的敌对或非友好国家,这可能是巧合么?这世界不只有大屠杀,也有暗杀,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无论是大屠杀还是暗杀,策划者都是屠夫。只不过未必是”德黑兰屠夫“,更像是“华盛顿屠夫”或“特拉维夫屠夫”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