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都能站起来的!
作者:李大闲人 伊朗总统离奇坠机,真相扑朔迷离。 对美强硬派总统的突然离世,总让人对美国在背后的作用心有余悸;而布林肯抛向沙特王子的“厚礼”,也让我们对这个看似强硬的85后究竟有多少选择余地着实捏一把汗。 宕开眼下微妙的局势,在如今的中东版块,失败情绪弥漫,人们普遍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主体意识,甚至自我厌弃、自我否定,任由西方的“帝国理论”侵蚀心灵。 台前的精英群起宣扬,中东自古就是帝国争霸的场域,因此今天也逃不过由帝国笼罩的命运。中东的命运,说到底还是听凭大国强权左右。 精英们仍然坚信“世界需要一位警察”,而以往那位警察,是民主灯塔美利坚。 中东人民无力掌握自身命运,又目睹了美国在中东称霸的失败,便把目光转向了另外的“强权”。 于是,他们把中东的命运说成是中国的“责任”,等着中国去替他们解决全部问题。 要求中国直接派军队,是中东版块的共识。早在叙利亚发生战乱时,中东国家就真心相信中国会派大军前去平叛。 尽管中国为中东的和平不懈努力,但当地想的却是另一回事:中国明明有军队,为什么不派出来? 我们认为,中东是中东人的中东,中东人是中东的主体。中国只能是一股友好的、积极的、向善的辅助力量。中东要变好,只能靠中东人民自己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地人却相信,中方才是主动一方,整个中东都是被动一方。中国具有不能推卸的负担,必须出手管理。 去年伊朗沙特和解后,我们的民众普遍都很高兴。大家自然地认为,我们帮助沙特和伊朗疏通了关系,接下来各方就能团结合作,沉下心来好好发展,中东的好日子要来了。 但中东的解读却全然不同。 他们认为,协议的主体并非两个中东国家,而是中国;两国和解不是两国事务,而是中国事务。所以双方和解能否持续,不是看那两个国家的能耐,而是看中国的能耐。 如果伊朗不暴躁,那是东方大国有了面子;如果伊朗掀桌子了,最被打脸的是中国。 我们的观念是“远亲不如近邻”、“邻国是搬不走的邻居”;而中东人却想最好东方大国派军全面控制,既控制以色列,也控制伊朗。 在传统精英眼里,美国一切行为都是在保护中东利益;而当权派则乐的利用宗教矛盾,维护通知利益,守着那点蝇头小利,继续奴役民众。 底层民众虽然富于斗争精神,但受限于眼界,只能通过宗教视角寻求胜利和救赎;传统精英已经全盘西化,只想套用西方公式快速解决问题,为美国方案马首是瞻。 所以如今的中东基本盘,要么是经西方右翼思想俘虏的、跪下的精英,只想按外面的风向躬身融入;要么是顽强的、虔诚信奉保守宗教思想的民众,抱着传世的经典等待救赎。 75年前,天安门城楼上那句站起来的宣言,不仅是意志上的宣誓,还是思想上的信心。 站起来的豪言,不仅源于对世界大势的洞悉,还有历经千锤百炼、再不动摇的底气。 放眼全球,真正站起来、立得住、朝前走的,也许真的寥寥无几。 复兴靠的不只是权谋,还有底蕴和坚定。
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