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浪漫却饱含争议的《胜利之吻》,主角们其实互不相识
满是人潮的广场里,一位水手搂着一名护理师亲吻,仿佛世界只剩他们两人。这张照片名为《胜利之吻》(VJ Day in Times Square),由摄影记者Alfred Eisenstaedt所拍摄,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照片。
不过这幅看似散发欢乐、浪漫氛围的画面,主角们其实互不相识,近几十年来甚至引起了争议──究竟这个瞬间是如何发生的?
二战结束那日,《胜利之吻》诞生了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世界二次大战总算迎来尾声。消息传回美国后,大家兴奋不已,纷纷前往时代广场喝酒喝采。
彼时作为《LIFE》杂志摄影记者的Alfred Eisenstaedt,也拿起他的徕卡IIIa上街取材,试图纪录这具纪念性的时刻,但怎么拍都没有达到心中想要的亮点,直到遇见这名水手。
「我看他不断在广场奔跑,于是在他的前方一起狂奔,忽然眼角瞥见一抹白色,那名水手正搂着一位护理师亲吻,我立刻按下了快门。」Alfred Eisenstaedt表示,水手深色的制服和护理师的白衣形成强烈对比,让照片产生了加倍的冲击力。
在两人亲吻的数秒间,Alfred Eisenstaedt共拍下4张照片,并于一周后刊登于《LIFE》杂志上,被众人视为浪漫的象征。
不过当时并未留下主角的资讯,因此被摄者是谁始终是个谜,直到后来两人亲自与《LIFE》联系,并透过科学技术多方查证后,才确认水手为George Mendonsa,女生则是Greta Zimmer Friedman,且她并非护理师,而是牙医助理。
延伸阅读:她曾坐在希特勒的浴缸里:Lee Miller ,从顶尖模特儿到战地摄影师的传奇
是浪漫或被强吻?被摄者说词让照片引发争议
George Mendonsa原先于太平洋服役,照片拍摄日恰好放假返乡,彼时22岁的他和后来的妻子Rita Petry出门约会,突然传来战争结束的消息,大家都喝酒笑闹着。
「当时微醺状态下,我看见一名护理师的身影,因为战争时常受她们照顾,本能驱使下我抓住了她并亲吻。」奇妙的是,当时的约会对象Rita Petry也站在一旁,并于多年后受访表示自己对那个吻毫不在意,当下只是跟着笑看。
被亲吻的当下,恰好是牙医助理Greta Zimmer Friedman的午休时间,当时21岁的她在诊所听到战争结束,便前去时代广场走走,一切就这么发生了。
「我被拉了过去,对方很强壮,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对我来说那不是个吻也不浪漫,只是庆祝胜利的举动。」不过Greta Zimmer Friedman也说,自己并不反对这个行为,因为对方曾经为正义而战。
在彼时的时空背景、社会气氛下,这张照片很快地引起众人赞赏,但正因画面里的两人素不相识,《胜利之吻》在近来引起不少争议。
特别是这几年#MeToo运动爆发,更被视为性骚扰的证明,设置于佛罗里达州的相关雕像甚至遭破坏,「不应该因为她没有逃脱、反击而让这张照片被浪漫化。」反对者如此说道。
他坚持用小相机捕捉画面,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而无论是浪漫的理解,或用其他角度看待,《胜利之吻》确实是一张足以被称作经典的照片,摄影师Alfred Eisenstaedt生前也直言,这是他的生涯巅峰作品。对他来说,重要的并非拥有多顶尖的摄影器材,而是无止尽地观察、捕捉有故事性的瞬间。
出身德国的他于1935年移居美国,为《美联社》留下不少好照片,而后成为《LIFE》十分关键的职员,交出许多第一手的战争报导,并在1950年被选为年度摄影师,直到其晚年都仍有莫大的影响力。
Alfred Eisenstaedt总是拿着35mm相机,并偏好于自然光源下拍摄,画面才显得自然轻松。他的摄影并不局限在某种主题,无论名人或素人都是观察对象,屡次捕捉出漫不经心或幽默的片刻。
即便是面对时代广场那般欢腾、人数众多的场景,Alfred Eisenstaedt也没有带上大型昂贵的相机及镜头,而是一如往常地拎起徕卡IIIa出门。
包括《胜利之吻》在内,这些作品提醒着众人省思,摄影记者是历史的公正见证者──但他所见证的历史,也可能只是真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