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凋零之路
最近日本的股市和房市开始复苏,而且由于日元的贬值,外国游客剧增,这应该会对日本的出口产生很大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怎么样也回不到过去了。
最近读了一篇《外交事务》杂志里的文章《东亚即将到来的人口崩溃,以及它将如何重塑世界政治》,里面的数据及其讨论触目惊心。
东亚内卷三兄弟虽然有很多内部纠葛,但未来的命运似乎颇为相似,大概以后就是孤苦伶仃三老头了。
日本总务省统计的截至2023年9月15日的65岁以上老年人推算人口为3623万人,达到史上最高的29.1%。这种社会状况也反映到了文化作品中。
在缺乏后代的社会中,如何支持大量老年人,这个问题通常是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题材。然而,现在这些故事对日本不再那么遥远了。
在2022年的日本电影《计划75》中有个情节,东京市政府开始为自愿安乐死的老人们支付补贴,以减少他们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导演早川千绘在构思情节时,采访了15位老年女性——她们全都表示欢迎这样的计划在现实中实施。
早川对此评论道:"这种反应太真实了,无法称之为科幻。我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计划成为现实。"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艾略特的巨著《荒原》的可怕开头
“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
她回答道:我要死。”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比尔SIBYL是一位预言者。据说,有一天,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西比尔,并答应满足她的任何愿望。西比尔要求长生不老,阿波罗同意了,但西比尔却忘了要求青春永驻。因此,西比尔虽然长寿,但她最终变得衰老和枯萎,却求死而不得)
此外,日本社会上,确实也因此存在着一种代际之间的怨气。
去年,纽约时报有个报道提到,耶鲁大学日籍助理教授成田悠辅曾公开为日本应对老龄化"出谋划策",称"唯一的解决办法不就是老年人集体自杀或者一起切腹?"
虽然他后来自称这只是"抽象的隐喻",但他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50多万粉丝,这些粉丝多是沮丧的日本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前程受到了"老人社会"的阻碍。
在另一档日本节目中,当一名学龄男孩要求成田详细阐述他的"集体切腹理论"时,成田向一群学生描述了恐怖电影《仲夏夜惊魂》(Midsommar)中的一幕,片中,一个瑞典邪教组织让其最年长的成员跳崖自杀。
成田说:"很难回答这是好是坏,不过,如果你认为这是好的方式,那么或许你可以努力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
日本也算是个尊老的儒家社会,但为何会有这样可怕的思想潜流呢?
事实上,整个东亚都面临着人口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东亚人口迅速增长。从1950年到1980年,人口增长了近80%。到2020年,该地区的人口几乎是1950年的2.5倍,从不到7亿增加到近17亿。
做个对比, 这一人口增长远远超过了美国在这三代人期间的总增长,并且增长速度更快。人口因素是东亚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然而,这种人口红利已成为过去式。在1970年代初,日本的生育率下降到替代水平以下,通常替代水平是每名妇女生育2.1个孩子。到1980年代,韩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占东亚总人口五分之六的中国在1990年代初也开始生育率下降。自那时起,东亚的生育率进一步低于替代水平。
截至2023年,日本的生育率在东亚最高,但仍比替代率低40%以上。中国的生育率几乎比替代率低50%;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每一代新生儿将仅为上一代的一半。
2023年,韩国的出生率比替代率低了惊人的65%,创下了和平时期的最低纪录。如果这一情况不改变,两代人后,韩国的育龄妇女将只有现在的十二分之一。
这意味着,到2050年,这个地区的每个国家人口都会减少,而且老龄化更加严重。
例如,2050年的中国,60岁以下的人口将大幅减少,但70岁、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是现在的2.5倍,即多出1.8亿人。
其他国家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到2050年,日本70岁以下的每个年龄段人口都可能比现在少。在韩国,80岁以上的人将超过20岁以下的人。
人口总数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口结构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冲击。
老年人的劳动量不如年轻人和中年人,这就是为什么人口学家通常将15至64岁的人称为"工作年龄"人口。虽然东亚的工作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一直增长,但现在正在减少。
如果目前的预测成真,到2050年,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将比2020年减少20%以上。日本和台湾将减少约30%,而韩国将减少超过35%。
未来几年,该地区的"潜在支持比率"——即20至64岁的人口相对于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率——预计将大幅下降。
2020年,中国的这一比率是5.1比1,韩国是4.2比1,日本是1.8比1。到2050年,中国将为1.8比1,日本和韩国将达到几乎难以置信的1.2比1——这意味着在日本和韩国,65岁以上的人几乎与20至64岁的人一样多。
这样一来,工作人口将花更多时间和金钱照顾老人。政府也将面临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的压力,特别是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即使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国家增长最快的年龄群体可能是最不能工作的那一类:80岁以上的超级老年人。
在中国,这个"超级老年人"群体将在2020年至2050年间增加四倍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将是80岁或以上。
在日本和韩国,几乎六分之一的人将超过80岁。到2050年,整个东亚80岁以上的人将比15岁以下的儿童还多。(在韩国,这一比例可能是两倍)。
而且,许多超级老年人几乎没有亲人照顾他们——或者完全没有亲人。东亚是当今世界上无子女率最高的地区。日本人口学家估计,1990年出生的日本女性有40%的几率永远不会生育,并且有超过50%的几率永远不会有亲生孙辈。
到2050年,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60多岁男性将是独生子女政策时期的"剩余男性",他们从未结婚或生育。
那么怎么办呢?
正是由于老龄化的严重,日本一直在延迟退休,也是延迟退休力度最大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施行的是55岁退休制。70年代后,日本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缓解养老压力,此后几乎每隔10-20年,日本政府都会修改法律,把退休年龄延长5年。1986年,日本将退休年龄由55岁延迟至60岁,;2006年,退休年龄正式定在了65岁,于2013年全面普及。然而这并不是最终方案,
自2021年4月1日起,日本政府宣布实施《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正式进入70岁退休的时代。
当然,这种所谓的延迟退休其实也只是个短期目标。因为毕竟老年人的体力精力和学习能力都大幅度衰退了,所以就是活到老做到老,其实也不太符合整个社会的经济效应。
这个问题现在来看也没啥特别的解决方法。还是要期望AI和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加快吧。
不然的话,东亚各国要么只能大幅增加移民,要么就只能逐步习惯一个人口持续负增长、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了。
不过,前者在文化上存在巨大障碍,毕竟东亚几国的内部文化都比较单一,对于移民的接受有点困难。
而且,以日本为例,日本现在对于移民的心态比三十年前开放多了,然而随着日元的贬值和经济的停滞,甚至日本年轻人都要去英美澳打工,才能多赚点钱。那么,而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潜在移民或跨国打工者,算算账,他们为啥非得去日本呢?
后者呢,其实还蛮难以想象的 .其影响之深远现在还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