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sir
来源:智先生(ID:zhixs10)
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究竟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些对中国没怎么关注了解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西方媒体报道的那样,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用不起智能手机,甚至满大街都是三轮车。

有些在看到相关经济数据后惊呆了,只是出于朴素的民族情感,他们不相信一向「落后」的中国竟然崛起得这么快。于是往数据造假方面去联想,进行贬低,似乎这样就能让他们的国家和民族振作起来。而有一些人,会选择实地考察,带着家人亲身体验中国一线城市的繁华,他们看到的是遍地现代化高楼建筑,科技元素感爆棚,同时人文发展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大为感叹后,就在网上发表与懂王相类似的评论,说如果中国算是发展中国家的话,那欧美国家也没有几个发达国家了。还有一些相对比较客观,他们对中国产业发展状况、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承认中国在某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不过他们普遍看好中国的前景,并用调侃的口吻表达对西方各国发展停滞的忧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它还在发展中,而美国、欧盟和英国是发达国家,因为它们已经停止了发展」。
不过这类人群数量不多,更多的是吹捧派和贬低派在角力。与外网论坛众说纷纭不同,作为西方阵营的领头羊,这十几年来美国的政治风向有些邪门。一方面以民主、人权之名,对我国内政指手画脚,说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文明国度。另一方面则蠢蠢欲动,不断想把中国投进发达国家圈子里。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在一些美国学者的建议下,奥巴马表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所以要拉着中国搞「两国集团」,一起主导世界事务。我国当然拒绝了,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高攀不上西方文明的灯塔,况且这也和中国外交宗旨不符。川普上任后,强调中国是不输于美国的「巨大经济力量」,认为中国在钻发展中国家的圈子,让美国蒙受不公正的对待。因此美国一直给各大国际组织施压,让它们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修改为高收入或者发达国家。到了拜登时期,美国更是先行一步,动用政治力量在国内操办了一场「抬咖大典」。
2023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415:0的无争议票数通过了一项提案,宣布中国是发达国家,3个月后,参议院也跟进通过了法案。众所周知,美国两院向来对立较劲,互不相让,可当它们达成一致的时候,通常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两院通过法案的理由冠冕堂皇,他们认为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不再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所以有必要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尽管国际上对发达国家的认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但不论是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明确把中国列为发展中国家。因为要达到发达国家的门槛,起码要满足三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是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这个指标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守门员,斯洛伐克和希腊的标准来定的。
2023年,这两个国家的人均GDP分别是2.2万和2.1万美元。在这一点上,我国差距不小,虽然去年GDP按照当期汇率折算后是17.8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只有1.27万美元,离达标线还有7300美元的差距。按照「十四五」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快也要到2035年。据2022年7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标准,高收入国家的GNI门槛线为1.32万美元,低于这条线的就是中等偏上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以及低收入等三个国家类别。按美元计价,我国去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6万美元,已经很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了。他们认为,哪怕人均GDP不达标,人均GNI能够着也可以了,中国人多富裕啊,这还不是发达国家?可问题是,这个GNI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可支配收入,它的构成要素非常繁复。
大家把它理解成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相当就行了,与GDP的关系是「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联合国要把GNI和GNP归为一类,但要反映中国老百姓真实收入水平的话,得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它的中位数。2023年这两组数据分别是3.92万和3.3万元人民币,平均到每个月是3000元左右。如果要更详尽和更客观,还要分城镇和农村两个区域来讨论,那差距就更大了。无论哪方面来看,这都与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相差甚远,而这直接反映在了第三个核心指标,也就是人文发展指数HDI里面。虽然中国人均GNI很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可是HDI指标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影响HDI的因素主要是健康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2023年我国的HDI分数为0.78,排在全世界第75位,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但是排名前三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在0.9以上。
它们都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收入高、受教育水平良好,社会福利和医疗体系健全。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像产业比例、人均受教育水平、生活品质等各种指标。其实把我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单独拿出来比对的话,差不多都符合这个标准,可是放在整个国家维度的话,需要提升的空间就很大了。从经济角度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剥夺中国享受的发展中国家待遇。按照多个国际组织的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优惠待遇。比如世贸组织规定,发达国家的最高关税税率是4%,而发展中国家最高去到14%,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能享受到关税差的优惠。因此将中国定性为「发达国家」的话,美国在与中方贸易时就可以不用遵循「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原则,像大豆等特定产品甚至可以对中国市场形成倾销。除关税优惠外,发展中国家还享有对产业补贴的特权,以及世界银行低息贷款的支持。
我国态度非常明确,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国际社会共识,因此美国赋予的这顶高帽我们戴不了。美国要想以此为借口,达到贸易侵入目的的话,还是省省好一点。以前怎么做,今后依然要怎么做,这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利。当然,就算美国要玩单方面提高关税这一套,我们也没有丝毫顾虑,因为它一早就在玩破坏规则的游戏了。2019年,美国宣布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在老大哥影响下,西方32个国家也陆续取消了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虽然不公平,但是可以理解,毕竟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的地位了。取消普惠制待遇也就算了,美国还滥用「301调查」政策,以贸易不公平之名乱加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的起征点更由25%加到100%。据说欧盟在结束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后,也跃跃欲试,想效仿美国的加税幅度。所以无论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一点都不影响欧美的制裁力度,我们习惯就好。不仅是经济因素,美国这个举动还有很浓重的政治因素。以目前中国与西方阵营的对线程度,就算以后欧美各国一致同意,把我国提到发达国家的「高度」,也不意味着他们会接纳我们进西方朋友圈。
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要把中国踢出「发展中国家阵营」,方便在外交领域孤立我们。这些年,美国被中国的崛起速度,以及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进程搞得疑神疑鬼,认为这是对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胁。黄四郎怕的不是刀枪剑炮,而是当大家都认为,他已经死了的时候,世界就会迎来利益大洗牌的格局。按照目前的规划和产业发展速度,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只是时间问题。
有人不解,哪怕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了,这与我每个月辛苦打螺丝,收入3000元有什么关系呢?
确实,收入分配不均、行业内耗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都是目前面临的发展问题。
但同时也要看到,老百姓的收入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收入中位数从2017年的2万2提升到如今的3万2就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仍然不高,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老百姓的收入不会再受3000元的束缚。
这也是中国必须崛起,奋力突破西方包围圈的根本原因。
美国嘴上说的响亮,称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可包括它在内的整个西方国度,都不希望中国真正成为发达国家。
因为这意味着新增了14亿发达国家的公民,比目前发达国家人口总数还要多5亿,西方国家独享全球经济成果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整个世界的蛋糕就那么大,不过谁吃得多一点,谁吃得少一点,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心机。
当盘子做大了,机会就会变多,企业才能摆脱内耗的困境,增加产业链条的收益,工人工资就能提高。
因此,只要不是决意躺平,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

更何况,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