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6个水族乐园
曾几何时,某个炎热的夏日,迈着步伐,一脚踏入未知的海底世界。进到漆黑又沁凉的水族馆,身心仿佛也浸泡在海水里,仰望着忽明忽暗的波光,在许多从没见过的海洋生物面前,感觉到自己是如此渺小。
「我张开眼睛,海底世界就在眼前。我和妈妈一起轻轻地把手伸近,不论我走到哪里,鱼儿们都会跟过来,这是我儿时的记忆。」改编自五十岚大介同名漫画的电影《海兽之子》开头字幕这样写着。
水族馆的旅程总离不开奇幻,多数人的水族馆初体验都来自小时候的出游。曾几何时,某个炎热的夏日,迈着步伐,一脚踏入未知的海底世界。进到漆黑又沁凉的水族馆,身心仿佛也浸泡在海水里,仰望着忽明忽暗的波光,在许多从没见过的海洋生物面前,感觉到自己是如此渺小。
说起水族馆,那就不能不提起世界上的第一座水族馆。1853年5月,位于英国伦敦动物园内的鱼屋(Fish House)展现在世人眼前,由英国博物学家飞利浦·亨利·戈斯(Philip Henry Gosse) 开办,他同时也是「水族馆」(aquarium)一词的发明者。
当时鱼屋内的是使用一个个相对较小的水箱,用来饲养精选的海洋动物,除了展示58种鱼类和200种无脊椎动物以外,它重要的使命便是延续着1847年才刚被开发出的新技术——保存海水。
若你也爱水族馆里如梦似幻的气氛,同时也为神秘的海洋生物着迷,那么你就不能错过这6个座落在世界各地的水族世界:
#01:冲绳美丽海水族馆
位于冲绳的美丽海水族馆(冲縄美ら海水族馆),是我最接近鲸鲨的一场梦,高8.2公尺、宽22.5公尺的观景窗在眼前展开。
这个容纳750万公升水的巨型水槽,称为黑潮之海(黒潮の海),贯穿着水族馆的一、二层楼。鬼蝠魟悠游在体长约8.8公尺的大鲸鲨周围,里面约有70种生物,约1万只鱼,建构出的神秘景象让人难以忘怀。
这里饲养着5只鲸鲨,他们会轮流现身于黑潮之海中,冲绳美丽海水族馆自1995年3月开始饲养鲸鲨以来,目前保持着世界最长的饲养纪录,并持续刷新纪录中。也藉由长期饲养鲸鲨,了解谜样的鲸鲨生态。
鲸鲨的嘴巴非常宽大,是一种滤食动物,主要捕食小型动植物、浮游生物等,所以当鲸鲨进食,就是一口吸进约100公升的海水和饲料,扰动着嘴巴附近的水流,鱼群也会很有默契地远离鲸鲨。
另外也可至另一处由上往下地观赏黑潮之海,有时也会碰见保育员正在喂食水面下的生物,多只身长超过2公尺的鬼蝠魟,围在一起绕圈进行群体的觅食行为,就像ㄧ边吃饭、一边施展魔法。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重现了冲绳近海的环境,从水面至水深700公尺的海底世界,将光线、水质等要素,维持与自然海洋相似的状态。馆内包括深海生物、鲨鱼、珊瑚礁和热带鱼类等,超过750种、约2万8千只水中生物。
这里也有「INOH礁池」,能直接用手触摸海中可爱的小生物,像是海星、海参、海蛇、海胆、螃蟹等。来访冲绳的游客,都能透过冲绳美丽海水族馆有更多的认识。
#02:布莱顿海洋生物馆(Brighton Sea Life)
邻近英国布莱顿码头(Brighton Pier),从1872年开幕一直持续到今日都还营运着,布莱顿海洋生物馆(Brighton Sea Life)是现存最古老的水族馆。
建筑保留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拱廊天花板、受哥德式和庞贝式影响下产生的细致石雕和柱子。历经战争和几次的收购与整修,现在馆内展示了150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不乏濒危的珍稀品种,部分区域还可以和螃蟹、海星等海生物亲密接触。
虽占地不大,但馆内设有壮观的海底隧道,穿梭其中,感觉像是被海洋生物包围般,甚至能在隧道的上方搭乘玻璃底船,让人更靠近鲨鱼及魟鱼,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布莱顿海洋生物水族馆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是保护区,它强调了保护海洋环境和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性。
Sea Life在接手后,更是野放了海豚,也废除原有海豚与海豹的表演,透过教育讲座,参观者可以了解海洋生物和其他组织,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永续捕捞所做的保育工作。
#03:乔治亚水族馆(Georgia Aquarium)
如果你是海洋生物的爱好者,那么乔治亚水族馆(Georgia Aquarium)绝对是个梦寐以求的探险地。位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奥林匹克百年公园北侧,于2005年11月开幕,在新加坡的海洋生物公园,以及中国的长隆海洋王国出现以前,曾是世界最大的水族馆。
乔治亚水族馆设计了60个动物栖息地、来自全球各地的1万多个生物品种,还有一条长达30公尺的压克力海底隧道,感受着浩瀚的无边际海洋,和海流的韵律一起呼吸。
这里主要展出美洲堡礁系统以及鲸鲨和魟鱼,也可以看见色彩鲜艳的鱼群、鲣鱼、海鲡和石斑等数十种大型鱼类,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2只年轻的公鲸鲨来自台湾,分别以「太鲁阁」和「玉山」来命名。
从加州海狮、寒水区的白鲸和南极企鹅、淡水的河川生态包括鳄龟和水獭到热带水域的珊瑚礁鱼群,每一个生态系统都被精心设计,为的就是还原最真实的自然栖息地。
在深海掠食者的展馆里,有许多种鲨鱼在这里生活着,不过并不包括我们熟知的大白鲨,因为大白鲨必须要让水不断从鳃流过,才能获得更多的氧气,也因此瞬间游速可达时速约56公里的大白鲨,需要非常大的空间游泳才能正常呼吸,可不能随便说养就养。
天生习惯长途游动前进,直到想转弯才会停止的生活习性,导致大白鲨被关进水族馆里时,经常出现撞壁的问题,这些原因使得它们更加难以被放入水族馆内。但在乔治亚水族馆仍可以认识其他多种掠食性鱼类,像是双髻鲨、沙虎鲨、虎鲨、白边真鲨、丝鲨和狭纹虎鲨等。
我的美国友人有次聊到在乔治亚水族馆过夜,她分享着在充满鱼群的水缸前铺上睡袋,兴奋到睡不着觉的经验,有着不同于白天的趣味,可以窥探海洋生物的夜生活。而我不甘示弱地举出,其实台湾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也有夜宿的体验活动,甚至是夜宿历史最悠久的海洋馆。
#04:西澳水族馆(Aquarium of Western Australia)
身为一名佛系潜水者,位于澳洲伯斯的西澳水族馆(Aquarium of Western Australia)有几个很让人着迷的特点。
西澳水族馆由珊瑚世界国际公司(Coral World International) 拥有和经营,这间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热衷于海洋教育、复育和保护,在世界各地有一系列专业海洋公园和水族馆。
而创办人莫里斯( Morris Kahn)是一位狂热的海洋爱好者和水肺潜水员。曾经他与家人在一次潜水中,他的小儿子上升得太快,为了避免儿子因压力而造成耳膜破裂的伤害,莫里斯追上了他,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使莫里斯一度无法潜水。
他逐渐意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海洋的秘密和美丽仍然是他们无法掌握的,于是他满怀热情地创建了一个「水下天文台」,就是这个位于印度洋海岸、希拉里斯船港( Hillarys Boat Harbour)旁的西澳水族馆。
在这里,来访的人可以选择浮潜或水肺潜水,进入容量为300万公升的沉船海岸(澳洲最大的单体水族馆)和鲨鱼共游,可以近距离观察7种鲨鱼、赤蠵龟、魟鱼及西澳特殊的鱼类,听去体验过的人说,完成和鲨鱼潜水还能获得一张证书,和鲨鱼牙齿当作纪念,非常吸引人。
西澳水族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活体珊瑚礁之一,和其他水族馆的养殖珊瑚不同,只种植和展示活的当地珊瑚。
沿着澳洲海岸线,从冰冷的南部水域到北部的温热带区域,这里展示了西澳多样化的本土海洋生物,4000多条鱼及近100公尺长的海底隧道,还可以购买Behind The Scenes门票,进到幕后看看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如何帮各种生物准备食物,探寻更多水中生物的奥秘。
#05:瓦伦西亚海洋公园(Oceanogràfic València)
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市中心,有一座科学艺术城,设计者是有着「结构诗人」之称的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包含了科学博物馆、天文馆、海洋世界、歌剧院、公园等。
身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参与者,过去总用建筑的角度观察着这个占地35万平方公尺、如未来世界般的河床开发地。在其中的瓦伦西亚海洋公园虽不是卡拉特拉瓦设计的,但也同样展现着结构美学的建筑特色。
作为欧洲最大的海洋公园,瓦伦西亚海洋公园(Oceanogràfic València)在2003年开幕,占地高达11万平方公尺,可容纳4200万公升的水,其中包括一个2600万升水的海豚馆和一个700万升的海洋水族箱,是500个不同物种、45000只动物的家。
这里共分为10个区域,有着海豚馆、红树林沼泽、沼泽地,以及一个种植着80种不同植物的花园,还设定了地中海、北冰洋、岛屿、热带、温带海域和红海等6个不同的海洋栖息地,北极的白鲸、南极的巴布亚企鹅、河流流域的细吻鳄鱼、温热带鱼类、南美海狮、大洋洲的象龟,以及地中海的陆龟和章鱼等各种鱼类。
除了刚刚在其他水族馆有的夜宿及幕后体验外,这里还有4D的影厅,透过190个场景来感受风、雪、光线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环境和冒险。
像是瓦伦西亚海洋公园,其实有许多水族馆及海洋公园都有鲸豚表演来当作一大卖点,但同时也都面临着动物福利的挑战与争议。
#06:海洋世界(SeaWorld Parks & Entertainment)
在到海洋世界(SeaWorld Parks & Entertainment)打工的日子里,是我第一次看杀人鲸表演和海豚表演,也曾经到过圈养海豚数量最多的探索湾海洋世界(SeaWorld Discovery Cove)近距离接触海豚。
在和海豚游泳前,训练员会呼喊海豚的名字,来让它们自行选择是否愿意现身。被这些生物的奥秘震惊之余,我也对于园区门口时常有抗议群众感到疑惑,于是想要了解更多,从而慢慢理解到,海洋动物并不适合被圈养作为娱乐用途,它们的生命与生活时常受到剥夺。
而这些问题提醒着我们,当我们享受着与海洋生物接触的乐趣时,更需要在意这些动物的自然权益。
过去我在SeaWorld的主要工作是验票,而园区入口的工作内容,也包含提醒游客把可能会危害生物的物品留在园区外,像是吸管、气球、口香糖等。这些东西会不小心在与动物互动的过程中,让它们误食而生病或丧命。工作之余,看着年幼的孩子们透过美好的体验而喜欢上这些动物时,更意识到园区有义务作为教育和倡导者的角色。
SeaWorld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动物组织之一,他们在海洋研究与动物保育方面已有超过50年以上的经验,更有专属的团队负责救援、照护生病、受伤或是被遗弃的海洋或是陆地动物。未来若是水族馆的展示不足以满足对海洋世界的好奇,专门中心也会提供游客预约参观的服务,展示驻馆科学家与研究团队的工作,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其实水族馆通常都附设有海洋学研究团队,甚至是重要的海洋学研究机构,进行研究计划。人工繁殖计划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相关物种的认识,而且可减少于野外捕捉物种。
世界各地的水族馆也常和学术界合作,透过教育和研究项目帮助、拯救濒危物种,亦会进行很多环境及物种保育工作,并提高公众的保育意识。
水族馆的奥妙,就在于引领我们认识这些在日常之外,却又孕育着无数生命的水底世界,带给人们一种像是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般的体验,在海的皱褶里,光倾泻而下的瞬间,满足一种想像,窥见不属于我们的美好。